天天看點

抗日戰争台灣同胞沒有缺席,他讓深藏日本皇宮的侵華“罪狀”大白于天下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勝利紀念日。自甲午戰争割台後,遭受日本殖民統治的台胞心向祖國,為全民族抗戰作出巨大貢獻,抗日戰争台灣同胞沒有缺席。這其中就包括一位智勇雙全的台胞蔡智堪,他讓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大白于天下。

抗日戰争台灣同胞沒有缺席,他讓深藏日本皇宮的侵華“罪狀”大白于天下

“君子報仇,九世不忘”

蔡智堪,原名蔡德扁,1888年出生于台灣苗栗縣後龍鎮,家族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自1895年清政府割讓台灣後,蔡智堪的父親積極籌款支援義軍抗日。在無力回天的情況下,1899年父親帶着11歲的蔡智堪來到東京經商,他教育兒子要有收複故土之心,“君子報仇,九世不忘,願吾子孫有以覆之者”。父親的東京“蔡豐源商行”積累大量财富,為蔡智堪日後從事反日救國活動打下物質基礎。

由于長期在日本生活,蔡智堪對日本政治有着深入了解。當時日本執政的是“立憲政友會(政友會)”,田中義一擔任首相。這個由日本甲午戰争“功臣”伊藤博文組建的政治團體一向堅持領土擴張,圖謀侵略中國。正因如此,蔡智堪不惜以大量金錢資助在野黨派“民政黨”要員,希望以此牽制“政友會”的力量。

同時,蔡智堪利用他在日台灣富商地位,積極遊說日本朝野政要,并通過在日本發行《日華》雜志等方式,宣傳中日兩國應該修睦邦交,期望能借此抑制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

以生意為掩護,蔡智堪在中國東北與日本之間奔走,廣泛結交政界高層人士,成為與日本皇室、政界高官、政黨首腦以及中國東北軍政高層都有密切關系的人物,為其秘密從事反日活動、承擔特殊使命創造條件。

抗日戰争台灣同胞沒有缺席,他讓深藏日本皇宮的侵華“罪狀”大白于天下

“奏章宜速圖謀入手”

由于生意需要,蔡智堪經常往返于東京與沈陽之間,與張學良帳下負責對日外交的王家祯相識。共同的愛國志向讓他們成了知心好友,蔡智堪也成為王家祯對日情報工作的“利劍”。1928年一天,蔡智堪突然收到寄自沈陽的大餅郵包。他在裡面發現了夾有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公署外交委員會負責人王家桢的密信。密信寫道:“英美方面傳說,田中首相奏章,對我頗有利害,宜速圖謀入手,用費多少不計。 ”

原來,1928年4月14日,中國駐日公使緊急電告中國政府:“日本内閣正在研議《田中奏折》具體實作的方法步驟與階段,視為日本帝國百年大計,希望我政府特别加以注意搜求。”事态緊急,王家桢由此想到了在東京的商人蔡智堪。

《田中奏折》原名《帝國對滿蒙積極根本政策》,是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上奏給昭和天皇的奏章。全文長達4萬多字,為田中主持的“東方會議”内容內建,詳細指明了日本侵華方略。

如果能夠讓《田中奏折》公之于衆,則可向世界揭露日本侵華野心。當時,衆多外國記者、特工聚集在東京,他們的目的和蔡智堪一樣,就是為了找到傳說中的《田中奏折》。與此同時,東京警視廳也在嚴密監控外國人在東京的一舉一動。一個在日華人要想得到《田中奏折》,談何容易。

抗日戰争台灣同胞沒有缺席,他讓深藏日本皇宮的侵華“罪狀”大白于天下

巧用日本朝野沖突

蔡智堪想到的,是利用田中首相的反對派——在野的“民政黨”。原來,“東方會議”後,田中首相激進的對華政策和“民政黨”保守政策之間沖突日益激烈。“民政黨”認為,隻有田中内閣倒台,才能避免日中戰争,保證日本皇統安全。

按照計劃,蔡智堪宴請前内閣大臣床次竹二郎、現任民政黨總務長永井柳太郎等“民政黨”政要,說服他們相信,如果要想扳倒田中内閣,就必須讓《田中奏折》公之于衆。

數日後,床次告訴蔡智堪,他的計劃得到了保皇黨的認可。床次說:“内務大臣牧野伸顯伯爵表示,中國政府如果敢将《田中奏折》公表國際,保皇黨方可利用英美輿論,阻止田中發動武力政策。中國如能承允這一點,牧野密許你去抄寫。”

進入戒備森嚴的日本皇宮談何容易。蔡智堪描述,“皇宮有多名皇警,穿長衫,執大刀,日夜守望。各門前設有長橋,日本人稱是‘斷足橋’。如果有人潛渡門橋,皇警必揮長刀,砍斷其足,然後再處以不敬之罪(死刑)。”

要進入這樣的地方,沒内線是不可能的。這個内線,就是牧野伸顯一個小妾的弟弟——皇室書庫官山下勇。1928年夏天某夜,蔡智堪喬裝成修補圖書的匠人,帶着牧野送來的“皇居臨時通行牌”,由山下勇領路潛入日本皇宮。

進入書庫後,《田中奏折》擺在蔡智堪面前。原本他想拍下奏折,但由于隻能在夜晚進出皇室書庫,普通燈光亮度不夠,又不能用閃光燈,是以隻得作罷。最後,蔡智堪将半透明的碳酸紙鋪在原件上,用鉛筆照着描出。直到次日天亮前《田中奏折》還沒有抄完,蔡智堪不得不離開書庫。次日夜裡,他再次潛入書庫,抄完了奏折全本。

據蔡智堪的回憶,之後他将《田中奏折》抄本藏在皮箱夾層裡,從東京護送到沈陽,親手交到王家桢手中。

1929年,南京出版的《時事月報》第1卷第2期刊發文章《驚心動魄之日本滿蒙積極政策——田中義一上日皇之奏章》。文中提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内閣于同年倒台,隻不過《田中奏折》的曝光,還是沒有阻止日本侵華步伐,也沒有阻止日本軍國主義走向滅亡。

抗日戰争台灣同胞沒有缺席,他讓深藏日本皇宮的侵華“罪狀”大白于天下

不惠公私半文錢

1940年,已經離開日本的蔡智堪在搜集情報的時被日軍逮捕,關進台灣監獄,直到1945年方才出獄。那時,蔡智堪難掩興奮之情,寫下了《台灣光複節複家日》:

滿腹經綸信手裁,癫狂愧乏濟世才。何時應得韓歐筆,萬裡江山歸滿來。唯飲後龍一杯水,不惠公私半文錢。勸君莫話封侯事,瘦馬重荷益惘然。

1955年9月29日,蔡智堪在台灣逝世。蔣介石為其頒發褒揚令。而蔡智堪的祖籍地福建泉州石獅,也以有這樣的抗日志士而驕傲。

欄目主編:洪俊傑 文字編輯:洪俊傑

來源:作者:修文整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