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戰争更加危險:斯大林死後,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做了什麼?

20世紀50年代,對于蘇聯來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1953年,蘇聯的偉大領袖斯大林離開了這個他一生為之奮鬥的地方。

他死後,蘇聯和衆多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哀悼的同時,卻出現了大規模的動亂,一時間,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似乎陷入了黑暗之中。

而這卻與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有着緊密的關聯,他到底做了什麼呢?

比戰争更加危險:斯大林死後,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做了什麼?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

美國和蘇聯在二戰結束後,就進入了敵對狀态。在前期的對抗中,美國竭力想要赢得優勢,卻一直沒有機會。

直到斯大林去世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抓住時機,用“心理戰”向蘇聯發起攻擊。

美國慣用心理戰術來摧毀敵人。在二戰時期,就組建了心理戰機構“美國之音”,通過無線電廣播的方式向法西斯國家群眾宣傳和平與正義。

戰争結束後,美國又将這樣的手段用來對付蘇聯。杜魯門任總統時期,秘密建立了一個“心理戰略委員會”,來專門負責對蘇聯的心理戰。

心理戰略委員會先後策劃、協調、評估了一系列對蘇聯及其衛星國的心理戰計劃和項目,這些計劃有《針對蘇聯衛星國難民的心理戰計劃》、《反擊蘇聯對美國訛詐的心理戰計劃》等。

美國想要憑此向“鐵幕”後的人民輸送美國價值觀。然而由于心理戰略委員會内部争權奪利,加上杜魯門對于心理戰術運用的不成熟,使得美國對蘇聯的心理戰術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比戰争更加危險:斯大林死後,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做了什麼?

美國總統杜魯門

艾森豪威爾上台後,将不堪大用的心理戰略委員會撤銷,組建了“行動協調委員會”。為了改變内部争權的情況,艾森豪威爾不再任命負責人,而是由副國務卿直接出任行動協調委員會的主席。

減少了權力上的紛争,行動協調委員會運轉得更加流暢,他們目标明确、具體、專業,制定了大量針對蘇聯的心理戰術。

斯大林死後,艾森豪威爾政府看到了機會。他們制定了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心理戰計劃和項目,主要有《利用斯大林去世的心理戰計劃》、《關于蘇聯衛星國經濟安全的心理戰計劃》、等等。

為了取得預想中的完美效果,行動協調委員會定期對計劃的執行進行評估,并修改其中的細節,不斷完善心理戰術。

美國國會也大力支援,撥給了大量的行動資金。

“美國之音”則是全天24小時沖破鐵幕,對“鐵幕”後的人民一遍又一遍地宣傳美國的價值觀念,強行“洗腦”。

比戰争更加危險:斯大林死後,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做了什麼?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就此拉開了序幕。在美國不遺餘力的攻勢下,蘇聯與東歐各國均受到了影響。

1953年6月,在斯大林去世的3個月後,與西方國家接壤的東德首先受到了影響。首都東柏林爆發大規模罷工運動。

僅僅兩天的時間,就有500家工廠企業,将近30萬人被卷入其中。

他們喊着“反對蘇聯‘占領軍’,要求提高工資,改善生活條件”的口号,在街上遊行示威多達60次,引發了多起與警察流血事件,造成55人死亡。

比戰争更加危險:斯大林死後,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做了什麼?

東德6.17事件

美國的這些計劃,很快就看到了效果。東德事件之後,蘇聯和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上司人開始進行反思,對斯大林的一些政策提出了質疑。

當時的他們哪裡知道,他們已經跳進了美國設計的緻命陷阱裡面!

比戰争更加危險:斯大林死後,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做了什麼?

艾森豪威爾

同時,美國也在持續不斷的“實戰”中,逐漸完善了自己的戰略計劃。艾森豪威爾在心理戰的基礎上,又添加了一個新的内容——和平演變。

比戰争更加危險:斯大林死後,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做了什麼?

和平演變正式提出後,行動協調委員會向艾森豪威爾送出了一份題為《日内瓦心理戰略》的備忘錄,想要通過在美、蘇、英、法四國日内瓦峰會上向蘇聯政府提出”開放天空”的建議以奪回心理宣傳戰的主動權。

蘇聯上司人赫魯曉夫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美國的建議,他認為這一政策是美國為了針對蘇聯而制定的赤裸裸的諜報陰謀。

日内瓦峰會後,美國通過演講、電影、傳單、漫畫、新聞釋出會等方式,向社會主義陣營宣傳“開放天空”的設想,試圖通過人民輿論,逼迫赫魯曉夫屈服。

赫魯曉夫迫于壓力,隻能坐在談判桌上與艾森豪威爾進行交涉。

雖然直到最後,蘇聯也沒有與與美國簽訂任何協定,但美國在世界人民面前成功塑造了一個光輝的形象。而這就是和平演變計劃的宣傳攻略。

艾森豪威爾對于蘇聯的攻勢,并沒有因為赢得一個小戰果而停止。從日内瓦峰會後,美國政府在1年的時間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再次重申美國将繼續“迫使蘇聯共産黨政權本質和政策發生改變”的決心。

為了實作這一目标,艾森豪威爾充分利用反共主義、民族主義和人民資本,再次對蘇聯發起進攻。

比戰争更加危險:斯大林死後,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做了什麼?

赫魯曉夫和艾森豪威爾

1956年,美國行動協調委員會與美國新聞署,通過美國駐蘇聯及其他東歐國家的美方人員開始向“鐵幕”後的知識分子和記者散發、寄送裝滿宣傳資料的“特殊包裹”。

在這份特殊包裹裡,美國大肆宣傳所謂的“人民資本主義”,并宣稱在這樣的制度下,勞工生活富裕、家庭幸福美滿。

在美國廣播委員會的配合下,類似的宣傳内容不斷出現在蘇聯和東歐人民的生活中。

為了加大輸出力度,艾森豪威爾于5月在伯勒大學發表演說,向美國人民推出了“人民與人民夥伴關系”計劃。

這個計劃的核心内容是,鼓勵到蘇聯和東歐國家旅遊、工作或與這些國家有聯系的美國公民,“通過幫助傳達關于我們國家和美國人所倡導的和平目标的真相”,來讓蘇聯和東歐人民認可美國的價值觀,進而掀起反蘇、反社會主義的浪潮。

艾森豪威爾的目的達到了。在赫魯曉夫發表徹底否定斯大林的講話後,波蘭和匈牙利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行動。

衆多勞工、市民走上街頭,要求政府下台,甚至出現了示威人群進攻市政大樓的行為。

比戰争更加危險:斯大林死後,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做了什麼?

1956年波蘭事件

這兩次事件對于社會主義陣營的沖擊更大,幾乎造成了陣營的分裂。

在和平演變攻勢取得優勢後,艾森豪威爾乘勝追擊,于1958年,促成了美蘇之間“關于文化、技術和教育領域交流的協定”,開啟了兩國的文化交流對抗曆史。

美國開始通過官方管道,對蘇聯展開心理戰術。之後,幾乎每兩年,美蘇就交流一次。

比戰争更加危險:斯大林死後,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做了什麼?

赫魯曉夫訪美

1989年,東歐劇變,主要社會主義國家由社會主義轉變為資本主義。兩年後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受到重大挫折。

此後,社會主義國家數量屈指可數。而西方國家,将這一重大事件歸為“和平演變”的功勞。

20多年後,美國及其盟友故技重施,為了中東資源,在中東推行“和平演變”,制造“阿拉伯之春”,讓中東動亂至今。

甚至時至今日,美國仍然在玩弄“和平演變”政策。對于這樣的“陰謀詭計”,前車之覆,我們應當引以為鑒。

參考資料

邱斌.艾森豪威爾第一任期内美國對蘇文化政策的演變[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12,(第1期).

樊百玉.掌控和平:艾森豪威爾政府對蘇政策的調整[J].近現代國際關系史研究,2018,(第1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