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塔縣堅持發展畜牧業,特别是将養羊業作為突破口,戰略調整全縣農村經濟結構,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目的,緊緊圍繞全縣"1555"行動計劃,大力推行"1151"富民增收項目, 依托科技進步,創新畜牧業技術推廣模式,提升畜牧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大力推進畜禽标準化規模養殖。加快發展畜禽标準化規模養殖是推動現代畜牧業發展的主要途徑。結合我縣畜禽養殖實際規模,縣畜牧獸醫局采用畜牧業專業技術人員覆寫鄉鎮挂點、跟蹤指導服務等方式,加大技術指導力度,不斷提高畜禽養殖場科技含量, 大力推進規模化養殖場标準化建設。同時,建立畜禽标準化規模養殖示範農場作為載體,以點面、充分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帶動周邊農戶積極發展畜禽養殖,增加養殖收入,擴大輻射帶動面标準化養殖規模。推動全縣畜禽标準化規模養殖不斷發展。
全面實施"五支"千家高效育種。一是加強宣傳指導,縣鄉技術幹部要采取袋村抓點、責任推廣的做法,積極進村、分發宣傳資料,同時采取算比、效率分析等方法,讓廣大農民進一步認識到養羊是一種難得的快速, 養殖簡單,市場前景良好,提升了養殖戶養肉羊的積極性。二是開展"五大配套"高效示範養殖示範村、示範群建設。采用技術骨幹依附鄉鎮和示範點,開展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提高農民育種水準,讓廣大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充分發揮典型示範的作用。三是引導廣大農民種植或再植牧草,采取"稭稈壓榨短、淨水過濾、混合濃縮"的科學飼喂方法,發展适度規模養殖,提高養殖效率,改變養殖養殖結構。強勢帶動原有的單戶庭院式分散養殖逐漸向專業化、規模化養殖模式邁進,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切實加快畜禽品種引進和改良。一是加快動物品種改良的步伐。采取"内外兼而有"引領兩足行走的方式,積極引進小尾冷羊等小尾冷羊等多子多羊基本羊,大力推廣推廣。同時,通過雜交和溫和施肥技術,加快母羊和動物替代的更新換代,向小尾冷羊等多胎多羔羊和無角多角多羔羊、菩提、杜泊純種肉與公羊雜交生産。廣泛的雜交改進,以擴大分布覆寫範圍。到目前為止,該縣90%以上的農民飼養了基本綿羊,全部更換為多個嬰兒和更多的羔羊。全縣好羊覆寫率達到85%以上。二是要做好養殖基地建設。積極培育和建設種場,擴大養殖場、養殖點、商品養殖場四級養殖網絡,加大優良品種推廣力度,促進品種改良。三是大力引進和推廣畜禽品種改良新技術。2016年,縣畜牧獸醫局大力引進肉羊改良最新技術——肉羊腹腔鏡人工授精技術,完成了200隻的初步試驗示範施肥,2017年計劃在全縣範圍内開展示範推廣,完成腹腔鏡人工授精5000隻羔羊。
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按照"法制防控、科學防控、群防群策、果斷處置"和"政府保密,企業機關保證品質"的要求,建立"春秋集中免疫為主,全年檢測替代為輔"制度,認真抓好春秋兩季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 確定主要動物疾病的密度應為100%以上,免疫抗體通過率在70%以上。同時嚴格執行免疫辨別管理制度,加強日常補充,確定我縣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
加快牧草開發。結合推廣"五支"羊養殖新模式,積極鼓勵人工草,大力推廣小麥稭稈氨處理、玉米稭稈青貯、稭稈短、壓榨處理、多種飼料合理配套、精細化飼喂,加快開發農作物稭稈資源,建立全村稭稈開發利用示範鄉鎮, 村組,使有限的飼料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稭稈加工使用率逐年提高,有效解決了飼料草源不足的問題。同時,大力推進優良播種工程,建立優質草料示範基地,推動牧草生産向規範化、規模化、現代化邁進。
認真開展畜牧業科技教育訓練。以畜牧業科技練兵為主要抓手,提高群衆科學育種水準,重點做好畜禽育種、規範育種、稭稈綜合加工利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實用技術,結合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獨立開展畜牧業教育訓練和畜牧業教育訓練基地,加強縣、鄉、村兩級畜牧科技人才教育教育訓練,提高技術人員專業技能。加強肉羊養殖業務指導和技術服務,確定羊産業安全、健康、快速發展。
(曹福君吳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