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遠東地區一直以其豐富的海鮮資源而聞名,如鲑魚、鲭魚、大比目魚、鲭魚等。在最輝煌的蘇聯時期,遠東貢獻了500萬噸海鮮,為蘇聯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優質蛋白質。
蘇聯解體後,遠東的漁業産量急劇下降,而海洋資源仍然強勁。近年來,遠東漁業捕撈量約為200萬噸,但由于加工能力跟不上步伐,大多數海産品最終隻能以低價出口或國内銷售。

遠東鲱魚捕撈業
在地理位置上,我國東北地區靠近遠東港口(尤其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有能力的水産養殖加工企業并不少數,更重要的是,勞動力充足,成本低廉,這一優勢是南韓、日本無法比拟的。是以,東北地區有充分潛力成為"代理"加工廠,短期内中國也是最有希望成為俄羅斯水産養殖業大"救世主"的地區。
<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31">名副其實的"黃金漁場"</h1>
遠東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漁場之一,沒有一個漁場,該國90%以上的海魚都是從中釋放出來的。
在遠東北部水域(拉普捷夫海),漁業豐富,但這裡的年冰河期長達10個月,最低氣溫為零下50攝氏度,氣候條件非常惡劣,不适合漁業的發展。
相比之下,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這三個溫水區具有較強的發展優勢,資源量相當可觀。特别是鄂霍次克海雖然看起來相對封閉,但它與白令海和日本海一樣,屬于公海,不是俄羅斯的"私人花園"。
太平洋鲑魚在遠東漁業中占很大比例。太平洋鲑魚的種類繁多,包括鲑魚,紅鲑魚,大鱗麻鲑魚,銀鲑魚和細鱗鲑魚。日本、中國、北韓半島和俄羅斯都是太平洋鲑魚的來源國,有權根據國際規定進行捕撈和捕撈。
北太平洋鲑魚捕撈場
根據俄羅斯聯邦漁業局的一份報告,到2021年,遠東地區的鲑魚捕撈量預計将達到459,000噸,比2020年增長53.5%。如果每條鲑魚的重量計算為2公斤,俄羅斯今年将捕獲2.3億條太平洋鲑魚。
然而,中國的鲑魚資源非常少,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在下降,本世紀初的漁獲量不到10,000隻,一些物種(如馬蘇鲑魚)已經滅絕多年。
事實上,在一年一度的鲑魚季節,大部分魚類資源早在海中就被網消滅了,很少有人能夠成功地遊到産卵場 - 這意味着絕大多數"蛋糕"進入俄羅斯和日本的網中。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31">俄羅斯的"軟肋"</h1>
在全球範圍内,隻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比俄羅斯更多的漁業資源 - 不幸的是,俄羅斯漁業部門并沒有"盡最大努力"使用這些高品質的海鮮,其中大部分以低價出售。俄羅斯政府官員也承認,幾十年來,該國的水電行業一直被視為國民經濟中最成問題和最棘手的部門。
首先,從捕撈能力的角度來看。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漁船種類相對較少,其中80%以上已經停運,裝置嚴重老化,捕撈能力低下。當世界先進漁業國家轉型更新,俄羅斯連續兩次錯過了漁業革命,蘇聯時代的"強風"似乎永遠消失了。
一艘停靠在遠東港口的漁船
在專屬經濟區以外的公海,俄羅斯漁船隻與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的遠洋船隻競争,其業務主要局限于近海地區。這導緻俄羅斯近海捕魚強度是海洋捕撈強度的兩倍多,并且在資源使用方面造成了重大"損失"。
其次,處理能力跟不上。俄羅斯有少量的水産加工廠,主要加工低價值産品,如罐頭魚、魚粉和冷凍魚。此外,俄羅斯工廠的加工工藝相對落後,尤其是漁船,加工裝置隻能簡單地冷凍。
中國市場上的水産加工産品
橫向對比,中國市場常見的水産品有生鮮、罐頭、零食、幹貨和保健,而俄羅斯市場上的魚産品主要是冷凍魚、鹹魚、熏魚和魚罐頭,産品的附加值不高。
最後,近海捕撈的魚蝦不能被加工廠及時消化,隻能大量出口到國外。更戲劇性的是,俄羅斯每年還從國外進口大量高端深加工産品。水産品出口便宜,而進口水産品價值不菲,這一直是俄羅斯的"痛點"。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31">中國是最大的"救世主"?</h1>
對于目前俄羅斯水産養殖業的困境,解決方案不超過兩種。
首先,政府加大了投資力度,幫助遠東地區建立完善的處理體系。雖然近年來,俄方确實投入了越來越多的建設資金,但希望在短期内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仍有不小的壓力。
相比之下,第二種方案更"緊迫",具有"立竿見影"——依托周邊地區資源,通過國際合作共同開發遠東漁業資源。
事實上,俄羅斯的漁業部門已将重點轉移到中國工廠。2019年10月,俄羅斯漁業公司(RFC)總部遷至遠東,以前總部設在莫斯科,現在遷至符拉迪沃斯托克,以發展其在遠東的"業務"。
據了解,這家俄羅斯漁業公司不僅在工廠和漁船的建設上投入巨資,還計劃尋求更多的中國合作夥伴,共同開發遠東狹窄的鳕魚市場。
這裡叫窄鳕魚,國内名叫明泰魚。據史料記載,明泰魚是北韓半島人民的"救命魚",在饑荒年代挽救了許多生命。南韓人對Mintai魚有着特殊的感情,Mintai魚被認為是國家美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明泰魚幹
20世紀90年代以來,北韓半島周邊明泰魚資源急劇下降,魚類種群一路向北轉移到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俄羅斯自然有了"近水準台第一個月"、"騙取"相當數量的資源。由于對Mintai魚的依賴已經根深蒂固,北韓和南韓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Mintai魚。
令人尴尬的是,作為民泰魚的最大捕撈國,俄羅斯沒有及時加工鮮魚的能力,隻能廉價出口或尋找代理加工廠——是以中國的延邊成了"天選之地",每年加工6-10萬噸民泰魚,南韓市場80%的明泰魚都是從這裡來的。
中國北方窄鳕魚加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吉林省伊彤縣和大連市,都有水産品加工教育訓練基地,可以穩定高素質水産品加工勞工的産量。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勞動力嚴重短缺,就業成本高昂。在這一點上,中國和俄羅斯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h1類"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31">的結論</h1>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沿海過度捕撈呈上升趨勢,特别是柴油補貼出台後,機動漁船數量迅速增加,近海漁業資源瀕臨枯竭。
中國舟山機動漁船返鄉
在近海"無魚可捕"的背景下,積極降低近海捕撈強度的唯一途徑就是從漁業向加工業轉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俄羅斯,漁業資源相對"過剩",加工短闆條産業發展制約,而中國的合作不僅能實作互補性,還能提高競争力,可以說是雙赢。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山農創意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