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振
展覽期間: 2016/ 11/12(周六) - 12/11(周日)
開幕酒會:11/12(周六)3PM
展覽地點:上海相潤藝術空間
策展人:楊雪豔
位址:上海市闵行區宜山路2016号合川大廈3樓F室相潤藝術空間(地鐵9号線合川路站)
上海相潤藝術空間将在迎來的11月12日下午3點,隆重舉行南韓畫家李而立個人邀請展開幕式。展覽期間将會展出包括近期作品共24幅畫作。
碎片
The Fragments
145×112cm, Oil on Canvas, 2011
故事要從阿爾布雷特·丢勒的<憂郁>開始說起。在一塊筆記本大小的狹小平面當中擠滿了無數物象的版畫,如同謎語一般引發了諸多美術史學者的評論與闡釋。謎語的本質是語言。謎語是由問題與答案兩者所構成的。要解開謎語就要将圖像移至語言的領域。是以,版畫中的每一個事物并不隻是單純的持有形體的實物,而應被看做是飽含未知意義的記号化圖像。它們不是被随機挑選并随意擺放在既存的空間當中,而是根據某種有意義的準則被選出并布置于,進而創造出了空間本身。
共鳴-‘藍’
The Resonance - 'Blue'
100.0×100.0,
Oil on canvas,2014
李而立所追求的主題自始至終都是‘共鳴’。從丢勒的版畫中讀取出來的含義很容易與李而立的作品聯系在一起。在破壞與創造,混沌與秩序,沉浸于幾乎無限重複着的獨特的時間性裡的天使的姿态,在500年過後的現在被李而立繼承了下來。他跨越500年與丢勒産生了共鳴。
共鳴的本質是反複。一個持有能量的物體在振動。振動産生了光與聲。光與聲以波長的形式散發到物體的外部。在物體的能量傳播範圍的另一個物體也在振動并散發着光與聲。當兩個物體的振動頻率達到同一數值,當它們開始反複傳達對方的運動,它們的能量便會互相照應并增幅。這個能量的合便能産生出更強力的光與聲。在超越人類的聽覺與視覺極限并創造出未知感官的領域的同時,若沒有能夠恰當地容納這份能量的媒體,它便會無情地破壞既存的安穩世界。
碎片-‘紅椅子’
The Fragments- 'Red Chair'
145.0×97.0cm,
Oil on canvas,2012~4
共鳴-‘外部’
The Resonance-'Outside'
85.0×85.0cm
李而立拒絕沉浸在毀滅過後的憂郁,或者停留于萬物的衰老與衰退,他以近乎學術性的态度去探索這場災難的根本原因。而原因,當然,就是力量。力量的産生與軌迹,與随着力量與傳播範圍的擴大而陷入暴力的命運。
這份暴力在摧毀如奢華的家具一般傳統且穩定的形态的同時,也創造出了許多不存在于日常生活當中的新鮮圖像。仔細觀察破裂的牆面,我們甚至能在肆意擴散的裂縫之中找出特定的規律——由從上施加的巨大壓力而形成的如皺紋一般寬扁的紋樣。一股能夠輕易地使厚重的水泥如奶油一般變形的驚人的力量。李而立的近期作品加重表現了能夠同時擔任毀滅與創造的物質力量。
由于這一對壓力的強調,李而立的近期作品呈現出近似抽象畫的形态,在平面上重塑着三次元的物體。一面水泥牆為了接近繪畫本身的材質而成為了一面單純的畫布。由壓力産生的紋樣創造出了每次共鳴散發出的波長的抽象線條幻影。
水泥與顔料、牆面與畫布、世界與藝術、具象與抽象,這些對立的主題在各自産生巨大能量的同時不停地進行共鳴。李而立的近期作品試圖在共鳴與毀滅之中捕捉那些典型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