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鐵血宰相”俾斯麥—不服就是幹

五、“鐵血宰相”俾斯麥—不服就是幹

“鐵血宰相”俾斯麥

俾斯麥信奉武力至上原則,你打我我打你,你罵我我打你,你瞅我我打你,你誇我我打法國(法國:有病吧),“把德國扶上馬鞍!”正是他性格的真實寫照,鐵血就是俾斯麥的代名詞。在他的任上将俄法奧三國玩了個遍,把他們都賣了還幫着數錢,最終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大業,而法奧也在普魯士的鐵騎之下一蹶不振。他曾充滿豪氣:“在這世界上,我們德國人隻畏懼上帝,此外什麼也不畏懼。”也最終跌落低谷,黯然下野,這就是俾斯麥,敢與上帝叫闆的男人,俾斯麥:你瞅啥,上帝:瞅你咋地。

俾斯麥出生于普魯士一個容克貴族地主家庭,他老爹也曾在軍隊混了一官半職,大機率沒混出來。當時正處于是腓特烈大帝時期,而整個俾斯麥家族的的最大榮耀也和腓特烈大帝有關。這位老皇帝在70 歲時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許是患了老年癡呆也說不準,與這位下級軍官随口搭讪了幾句,“吃了沒,吃的啥,你認識我不,我迷路了,禦花園咋走,吃了沒,吃的啥。。。”可能還沒走出幾步呢回頭又發現了俾斯麥老爹,這人好熟悉,要不然問問他禦花園怎麼走,這對于整個俾斯麥家族來說可了不得,皇帝心裡可說了,你們是忠臣,一家子将門虎子,我要給你們加官進爵雲雲,總之吧,自己覺得榮寵至極,都飛上天了。

小俾斯麥在自己家的園子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練就了一身種莊稼的本領,看着自己的園子裡種滿了小麥,心中不經想着豐收時那飽滿的稻谷,終于快能吃煮玉米了,直到八歲遠去柏林念書。首都的國小可了不得,孩子們都是權貴富人之後,都是城裡人,自然對于來自鄉下的土豹子俾斯麥不友善,排擠打壓都是家常便飯。這讓俾斯麥的童年生活不堪回首,不過福禍相依,逆境出人才,他那抗争的性格也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塑造了出來。

五、“鐵血宰相”俾斯麥—不服就是幹

童年時期的俾斯麥

随着時間的推移,俾斯麥脫去了稚嫩的外衣,成長為了一個體格雄壯的魁梧大漢,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期間,性格暴戾的俾斯麥強悍而粗暴,敢于和各個年級的同學決鬥,有記錄的達到了27 次,可謂是你瞪我一眼,我追你一路,臉上也是以留下了一道劍疤,不過在俾斯麥看來這正是他驕傲的資本,胳膊上套個鈎子,腿上綁個木棍,立志要成為海賊王的。。。

五、“鐵血宰相”俾斯麥—不服就是幹

年輕時的俾斯麥

說到俾斯麥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那就是老毛奇,這兩人都是德意志統一的功臣,可以說是當時的絕代雙驕,這兩個人如果放到現在,上德雲社搭個台子說相聲絕對也能火,外表的差異太大,這還不算什麼,職業選擇的反差才是真的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五、“鐵血宰相”俾斯麥—不服就是幹

德意志一統三大功臣,從左到右,俾斯麥、羅恩、老毛奇

作為普魯士的名将代表,老毛奇從青年時期就是那瘦弱不堪的樣子,都不需要畫虛弱妝,自帶“美顔效果”,看上去就是那種手無縛雞之力書生模樣,被雞縛反而有可能。連當時沒當皇帝的威廉一世都說,“這可不是一塊當兵的好材料”。和老毛奇不一樣的是,俾斯麥作為一個文官,之前我們也說過,威武雄壯,為人好勇鬥狠,怎麼看都有一種中世紀武士的遺風。又是這位威廉老爺子,哪裡也有他,第一次見到俾斯麥時,就納悶你這個身材不當兵可惜了了,俾斯麥則回答到,“軍隊不适合我這種人的發展”,在我們後人看來,這樣的回答很正常,此處爺不留,但在當時的普魯士卻顯得十分另類,年輕人想要出人頭地,在尚武的普魯士,從軍是首選,參考老毛奇,都這樣兒了都想着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