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忘恩負義的人有多可恨?陳蒨到死都想不到,陳顼竟然搶了他的江山

陳霸先匆匆篡位的結果是,原本就已經四分五裂的南梁舊土再次走向坍塌解體,漢中、益州被北周的宇文護霸占;襄陽、江陵則在蕭詧的統領下成立了後梁;鎮守湘州的大将王琳因陳霸先擅殺王僧辯而割據自立;南陳創立之初,所擁有的土地不過是建康、三吳和嶺南地區。

陳霸先雖然在戰場上戰無不勝,卻不敵命運的毒手,上位不到三年便一病不起,駕崩而去,直到臨死也沒有完成南陳的統一。

忘恩負義的人有多可恨?陳蒨到死都想不到,陳顼竟然搶了他的江山

陳霸先雕像

王琳起兵伐喪

在陳霸先一朝,是沒有太子的,陳霸先的兒子少,唯一在世的陳昌在江陵淪陷時,與堂弟陳顼同時被北周擄走,當陳霸先病逝的時候,南陳群龍無首。

章皇後主張迎回陳昌繼位,可北周遲遲不願意放人,一個讓南陳“感恩戴德”的機會被宇文護放棄,南陳大将侯安都等人不願受制于人,逼迫章皇後補立遺诏,陳霸先的侄子陳蒨成為南陳第二位君主。

陳蒨剛剛繼位,王琳便起兵伐喪,趁着陳霸先病逝的時機東征讨陳,南陳大将吳明徹兵敗栅口,王琳進軍神速,一往無前。作為王琳的盟友,北齊也及時地派遣慕容俨坐鎮江北,随時準備南下。

局勢已經十分不利于陳蒨,在此萬分危急的情形下,太尉侯瑱臨危受命,率領大軍與王琳對峙于蕪湖,雖然多次破解王琳的進攻,卻始終拿不下敵人,戰況膠着。

就在兩方僵持不下時候,在王琳身後的蕭詧突然對郢州發動進攻,郢州兵力空虛,被王琳留在郢州的大将孫玚卻是少有的軍事奇才,可惜王琳錯誤的判斷郢州的局勢,固執的認為孫玚無法守住郢州,為了避免回援郢州時遭遇東西夾擊,王琳趁着江水暴漲,西南風乍起,對南陳發動猛烈進攻,試圖滅掉陳國。

忘恩負義的人有多可恨?陳蒨到死都想不到,陳顼竟然搶了他的江山

王琳與侯瑱水戰

面對突然的進攻,侯瑱列隊江邊,避而不戰,王琳趁勢順江之下,等王琳的戰艦全部東進之後,侯瑱在王琳身後舉着火把出現了,西南風成為侯瑱用火的最佳助攻,江水暴漲則将侯瑱的火船全部推向王琳的戰艦。

王琳慘敗,逃奔北齊,南陳軍一路西進,收降王琳的城池,而北周直到此時也未曾攻下孫玚鎮守的郢州,聽聞王琳已經逃奔北齊,孫玚無奈,向南陳投降。

侯安都謀殺陳昌

本想趁着南朝内亂再次賺取南陳的土地的宇文護失算了,他不曾想到孫玚竟然是一名防守大将,為了持續壓制崛起中的南陳,宇文護将陳霸先的兒子陳昌與侄子陳顼放回陳國,寄希望于陳昌與陳蒨爆發争權内鬥,好坐收漁翁之利。

宇文護雖然是一流的權術家,卻不是一個完美的謀略者,在南陳急需陳昌的時候,故意扣着不放,如今南陳已經是陳蒨的天下,陳昌唯一的優勢不過是已經過世的陳霸先的兒子這個名号罷了,沒有才能、沒有威望,他拿什麼奪權?

忘恩負義的人有多可恨?陳蒨到死都想不到,陳顼竟然搶了他的江山

大将侯安都

陳蒨找來司空侯安都,淚流滿面地表示打算退位讓賢,侯安都哪裡能同意,陳蒨本就是他力主承繼大統的君王,如今一個小小的陳昌竟然想逼迫陳蒨讓位,侯安都火冒三丈,當即開赴長江,迎接陳昌去了。

等陳昌到達建康時,他已經變成了一具屍體,至于原因,江水暴漲,船隻受損,陳昌不幸溺亡。

陳蒨的試探

陳蒨幾乎是梁武帝蕭衍的翻版,前期為政清明,廓清宇内,晚年則昏聩庸碌。

大将侯安都在擁君、征讨王琳的過程中立下不朽之功,因擅自專權,無視陳蒨的指令而被扣上謀反的罪名誅殺。陳蒨的弟弟陳顼卻扶搖直上,掌控了南陳大半的軍力,而陳蒨此時竟然走了蕭衍的老路,舍身入佛,幸運的是,陳蒨從走向昏庸到病逝,僅用了極短的時間,并未像蕭衍那樣将江山敗壞的一幹二淨。

在病逝之前,陳蒨将皇位留給了弟弟陳顼,這種緻命的試探被謹小慎微的陳顼躲過去了,他雖有稱帝之心,但在陳蒨一朝,是絕沒有這個膽子的,一旦陳顼答應,到手的恐怕不是皇位而是屠刀了。

陳蒨非常滿意陳顼的回答,他将十三歲的太子陳伯宗托付給弟弟陳顼,為了避免陳顼被權力誘惑,陳蒨同時将親信劉知師和到仲舉一并放到輔政大臣當中,形成兩方制衡。

忘恩負義的人有多可恨?陳蒨到死都想不到,陳顼竟然搶了他的江山

陳顼上位

華皎謀反

可惜,陳蒨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劉知師和到仲舉都是文臣,在陳蒨一朝,權力鬥争并不經常上演,跟本沒有給他們積累實戰經驗的機會,而唯一值得信任的武将韓子高不過是陳蒨的男寵,他憑顔值當上的将軍,能力基本為零。

一個手握南陳兵權的皇叔對付兩個毫無鬥争經驗的文臣簡直易如反掌,劉知師被殺,到仲舉被誣陷與韓子高謀反,陳顼在極短的時間内,就将陳蒨留下制衡他的朝中大臣清除幹淨,剩下的不過是何時稱帝罷了。

忘恩負義的人有多可恨?陳蒨到死都想不到,陳顼竟然搶了他的江山

陳蒨與韓子高

到仲舉和韓子高被殺,讓陳蒨的另一個寵臣惴惴不安,他就是鎮守湘州的華皎,為了不重蹈韓子高的覆轍,華皎秘密的聯絡北周和後梁,向他們靠攏,大肆征兵,随時準備應戰,而陳顼這邊也沒閑着,大将吳明徹早已經悄悄地率軍東出,兵鋒直指湘州。

北周宇文護終于等來了南陳的再次内亂,他不願放過這個極好的機會,便以宇文直為都督,出兵南下,增援華皎,而後梁則派遣大将王操,領軍兩萬與華皎會師,共抗吳明徹。

宇文直、王操與華皎最大的優勢是處在長江中上遊,戰艦齊整,西風起,便可順江而下,沖垮吳明徹的大軍,随後直搗建康,滅亡南陳。

王琳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華皎等人并不急于東進,而是趁着風起之時,準備了無數幹柴,讓這些着火的船隻順風直下,火燒吳明徹,然後再大軍齊出,擊殺殘餘勢力。

完美的計謀,可惜天不随人願,就在華皎将無數船隻點火啟航後,風向突然變了,原本沖向吳明徹的火船一下子沖進了自家大營,吳明徹趁勢攻擊,收複湘州。

忘恩負義的人有多可恨?陳蒨到死都想不到,陳顼竟然搶了他的江山

華皎

吳明徹北伐

掃除華皎,陳顼終于可以安心地稱帝了,他将侄子陳伯宗一腳踢下皇位,随後将其毒殺,陳蒨到死都想不到,好心好意将陳顼從北周救出,卻是個引狼入室的舉動。

陳霸先篡位三年便暴病身亡,陳蒨繼位時,内亂疊起,國家不昌,等他平定王琳、建立了一個繁榮昌盛的南陳後,也病重離世了,而陳顼坐擁陳蒨的治世遺産,掃平華皎叛亂時不僅沒有大規模的損失,反而奪取了不少後梁的土地,尤其是大将吳明徹在南陳軍中冉冉升起,一切的因素都指向了南朝人心中的第一個夢想,北伐。

伐齊還是伐周,陳顼心中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想法,他先是派遣使者前往北齊,遊說高緯,可惜高緯隻知道陪女人胡鬧,根本沒有統一天下的野心,連陳顼的使者都沒見就将其驅逐出境了。

聯齊伐周不成,陳顼也不敢派人前往北周了,畢竟此時的北周已經是宇文邕的天下,君明臣良,武力強盛。陳顼不派人來,北周這邊卻遣使南下,緻力于周、齊聯盟,陳顼早就盼望着這一刻,當即應允。

忘恩負義的人有多可恨?陳蒨到死都想不到,陳顼竟然搶了他的江山

北伐

搞定了北周這個強大的敵人,陳顼終于敢安安心心地去攻打北齊了,大将吳明徹統軍十萬直奔淮南,在高緯的統治下,北齊早已經人心喪失,尤其是守衛邊境的那些害怕被高緯無端誅殺的将領們,日夜盼望着王師的到來,而北齊最後的三位名将,段韶病逝,斛律光與高長恭被殺,淮南諸将根本抵抗不住吳明徹的進攻,占據淮南二十餘年的北齊最終還是丢掉了這一重要戰略要地。

可惜,陳顼隻是想收複淮南,并沒有進取天下的野心,在吳明徹收複淮南後,便停止進攻,劃淮而治,苟安江南,這一曆史性的機遇被陳顼白白喪失,三年後,北周武帝宇文邕對北齊發動進攻,在極短的時間内,就攻破晉陽和邺城,活捉北齊高緯。

忘恩負義的人有多可恨?陳蒨到死都想不到,陳顼竟然搶了他的江山

南陳名将吳明徹

聽聞宇文邕滅亡北齊的消息後,陳顼非常震驚,他立刻派遣吳明徹舉兵北伐,這次終于決定跨過淮水,對徐州以北等地發動進攻,不過北周軍并不是北齊軍,他們軍容齊備,戰鬥力極高,不僅擊潰了南陳軍,還活捉了大将吳明徹,将南陳剛剛收複的淮南地區一并占有,陳顼辛苦一生,徒勞無益。

公元582年,陳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他遺命太子陳叔寶繼承皇位,而北方,早已經是大隋的天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