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簡辛(富書作者)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機會主義者,而是長期主義者。
俗語講“低頭拉車,擡頭看路”。
意思是說拉車的時候就要低下頭,踏踏實實地出力氣。同時也要時不時地擡頭看看道路,保證方向和目标是正确的。
去看那些真正厲害的人,之是以能成事也是這樣:一邊擡頭看路,一邊低頭走路。
多數人的努力隻為感動自己
朋友小丹在一家教育教育訓練機構做課程内容開發,因為“雙減”政策的影響,他們行業在大幅裁員,一個人幹好幾個人的活兒。
前幾天因為咳嗽、發燒進了醫院,吓得自己以為是得了新冠肺炎,結果确診是支原體感染。
小丹每個星期超過5天半夜兩三點睡覺,加上飲食沒有什麼營養,免疫力越來越低。
她自嘲說自己現在是“隻有工作,沒有生活”。
我問她自己有什麼打算麼,幹了五六年了,卻越幹活兒越多,工資倒是沒漲多少。她說等哪天裁員到自己頭上,她再想吧,現在有空隻想睡覺。
這樣讓我想到了“倉鼠之輪”,小倉鼠每天在倉鼠輪上低着頭一刻不歇地奮力地奔跑,但已在困局中,就算再賣力氣也走不出去。
這樣隻顧着低頭走路,沒有方向和目标,就算走得再快,也隻是感動了自己。
這兩年線上課程學習成為很多人給自己充電的重要管道。
同僚洋洋在機關裡做着一份文員崗,也是辦公室的“學習達人”,給自己買了很多線上課,訂閱了很多專欄,學了“上司力培養”,參加各種講師教育訓練。
周末的時候要去參加線下好多課,給自己投資了不少錢,把自己忙得暈頭轉向的。
可是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幹了兩年多,也沒有太大變化,反而看他越來越焦慮。
“你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麼嗎?”我問他。
“還沒想好,但是我知道跟着趨勢走肯定沒錯,技多不壓身嘛。”他笑着說。
懂得看趨勢沒有錯,可隻顧左顧右盼,最後芝麻、西瓜都撿不到。
如果總是擡頭看路,沒有專注于行動的輸出,虛假成長隻會讓自己更迷茫。
謀略于全局,跳出“短視思維”
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別,往往在于高手有縱觀全局的能力。
董明珠作為格力電器的“鐵娘子”,在參加《初入職場的我們》中,除了讓人們看到她雷厲風行、嚴厲認真的一面外,更看到了她思路清晰、看問題直擊本質的能力。
在其中一期,當格力員工提議做《董小姐下午茶》活動時,董明珠表示“這個話題我覺得沒有很明确”。
關于這次活動的主題是什麼?
閱聽人群體是誰,女老闆、女性還是年輕人?
關于活動的目的是賣産品,還是思想碰撞?
這些問題非常關鍵。
因為,目标清晰,方向才不會模糊,發力才準确,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這隻是對于一場活動而言,目标清楚,方向明确這場活動就辦成了;對于一個龐大的企業來說也同樣,縱觀全局才能赢。
面對現在瞬息萬變的世界,有遠見的人,早早就擡頭看好路,選了“進路”,也看好了“退路”。
而思維的僵化,會讓路越走越窄,最終無路可走。
這和《貧窮的本質》中所揭示的原理是一樣的道理:窮人為了生存,更加注重眼前的生活,無法為長遠目标做打算;不為長遠目标做打算,就隻能陷在解決眼前的生存問題中。如此就是貧窮的死循環。
和擺脫貧窮一樣,想要擺脫思維的局限,擁有和高手一樣的全局能力,要記住2點:
學會規劃:對要做的事進行長遠計劃,分解成階段、目标、關鍵問題、具體執行方法。
提高認知:普通人和厲害的人之間的差距,就是認知水準的差距。通過讀書輸入資訊,通過實踐輸出行動,思維拓寬以後,才能擺脫“短視思維”。
“普通人入局被局所困,高手破局做局立局。”
說到底,是看局的視角不同。
專注于腳下,艱苦訓練才能成事
曾國藩曾講:
“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
做事,專注專心必須是第一位的。
如此全神貫注的做事、多做事、持續地多做事,才能成事。
前段時間看到一張中國女排姑娘備戰2018年備戰亞運會的訓練計劃表。
每天不到6點起床,6點半吃早飯,7點半開始45分鐘的早訓。
8點15開始全體集訓,持續5個小時以後,1點開始午餐和午休,時間為2個半小時。
從3點半開始繼續訓練,一直到晚上7點結束,然後是晚飯時間。
從8點開始進行1個半小時的業務學習。
到9點半一天的訓練才結束,個别有傷病的隊員進行傷病治療。
從中國女排姑娘的訓練時間中可以看到,她們每天專注身體訓練的時間在10個小時左右,專注頭腦訓練的時間在2個小時左右。
長期專注的訓練,才讓他們在那年的賽場上表現出驚人的戰績:
中國女排,八場比賽一局未失,時隔八年,重奪亞運會冠軍。
這樣專注的訓練計劃,适用于每個想要走好當下的路、又渴望突破晉級的人。
第一步,計劃要去往的目标要盡可能地具體。
想辦法量化你的目标,比如作為一個寫作者,那我的目标是寫出一本10萬字的書并出版。
第二步,要對目标倒推分解,最後精确到每一天要做什麼。
比如在年初的時候定下目标12月份新書上市,那11月份就要走出版流程,包括審校、裝幀和印刷等;10月份就要交稿,9月份必須完稿,預留一個月修改定稿。
全書10萬字,按照一天兩個小時寫1000字來算,差不多要4個月,再多預留一個月緩沖,一共是5個月。
那從4月份就要開始寫,那2月份和3月份就要整理資料,聯系好出版社。
如果現在是1月份,我需要整理自己要寫的内容,要浏覽相關類别的作品,要先寫一篇同方向的文章,收集一下大家的意見。
那從明天開始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列出同類作品的書單”,然後項目就此啟動。
有時候人們無法專注,是因為不知道要專注于什麼。
這樣精準倒推到每一天,原本複雜模糊的目标就很清晰了。
第三步,要讓計劃看得見。
讓環境充滿觸發點,絕對是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促進持續專注的重要技巧,比如用Excel做計劃表當電腦桌面,用甘特圖去顯示整個計劃進度,或者把計劃執行内容貼在随處可見的地方。
隻要你是相信因果的,這個計劃就會對你産生作用。
我們總是以為強者是因為天賦異禀,但其實所有高手的厲害之處,都有迹可循。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機會主義者,而是長期主義者。專注于腳下,謀略于全局。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厲害的人,做生活的掌舵者。
作者簡介:簡辛(富書作者),和500萬人一起更新生活認知,本文來源:富小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