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瑞泰克創始人張林:軟體定義汽車時代,汽車安全屬性是首要|钛媒體直擊烏鎮

福瑞泰克創始人張林:軟體定義汽車時代,汽車安全屬性是首要|钛媒體直擊烏鎮

改變世界的汽車正在被改變,汽車“新四化”正在催生百年汽車産業大變革。

從被硬體定義到被軟體定義,汽車的屬性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從傳統的交通工具開始向“第三空間”進化,消費者的關注點也在向乘坐體驗、智能網聯配置轉變。毫無疑問,未來,汽車将會演變成為最大的智能終端,集娛樂、出行、辦公于一體的第三空間。

9月27日,在《钛媒體會客廳》欄目,钛媒體集團聯合創始人、ITValue發起理事劉湘明與福瑞泰克創始人、董事長張林博士,展開了一場關于“軟體定義汽車”的對話,“這不僅是圈内一個時髦話題,也是具有啟發性的話題,确實在逐漸影響着汽車行業的根本性變革。”張林說。

《钛媒體會客廳》欄目由钛媒體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傾力打造,這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唯一搭建的“科技媒體直播間”——钛媒體直播間。

<h2>軟體定義汽車,基于SOA的服務架構</h2>

目前,在軟體定義汽車的背景下,面向服務的軟體架構SOA快速從IT行業被借鑒到汽車行業,原來定義硬體的一些流程、做法,都迅速被轉換成以定義軟體、定義服務這樣的一些新的技術理念,從去實施産品的定義、開發和驗證。

不過,當汽車能夠被軟體定義,其背後隐藏的硬體将會高度趨同。對此,張林表示,汽車的差異化将主要展現在軟體和算法上的創新,這将會重塑整個汽車供應鍊體系。他認為,作為汽車的生态,以SOA為主體的軟體開發平台将成為智能汽車的産業增長點。

智能網聯汽車正在讓整個汽車産業鍊從過去的垂直整合模式向一個圓桌式,或者是鍊狀的合作生态模式轉變,每個玩家都将在這個新的價值鍊中找到新的價值。

關于軟體定義汽車的核心價值和實作的邏輯,張林介紹稱,首先在軟體實作功能會比硬體更經濟有效,這是軟體定義汽車的一個最基本的價值。

其次,軟體定義汽車将會帶來很多的增值價值,也将會改變整個汽車行業的營銷模式,汽車銷售不再是終點,而是變成服務于客戶的新起點。當一輛車輛傳遞給消費主體後,通過OTA(車輛的軟體更新)更新的方式,在售後可以持續獲得很多增值服務。車企與價值鍊上的供應商,将會伴随着産品的全生命周期7×24小時為終端客戶服務。

第三是協同價值,軟體具備它的靈活性、可擴充性,可以在不同的産品中進行移植複用,部分高價值的比如幾十萬的車輛上的功能,我們也可以在幾萬塊的車輛上進行複用,這是軟體的魅力。另外,通過軟體架構,它更具備靈活性、高效性,可以實作主機廠和多個合作夥伴軟體生态的協同開發。

是以,通過軟體定義汽車這樣一個實踐,張林認為,未來相較于面向過去的千人一面,更多走向千人千面的駕駛乘坐體驗。

今天,在一個豪華汽車上可能有1億行代碼,遠遠超過波音飛機、空客飛機上的代碼數量。在張林看來,這個趨勢還在加快,未來經濟型轎車上的代碼數就可能有幾億行代碼。當軟體嵌入車輛上被使用,軟體就成為車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旦OTA就相當于将車輛重新定義,汽車将會變成一個全新的産品,這也是智能汽車之是以具備可成長性。

福瑞泰克創始人張林:軟體定義汽車時代,汽車安全屬性是首要|钛媒體直擊烏鎮

钛媒體聯合創始人劉湘明對話福瑞泰克創始人、董事長張林博士

近期,工信部針對智能汽車生産企業和産品釋出了相關新政策,其中,車輛的軟體更新(OTA)被頻頻提及,例如車企針對車輛的軟體更新等需建立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且車企實施OTA更新時,涉及安全、節能、防盜等技術參數變更必須報備。

張林認為,由于汽車有極高的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屬性,而任何一行代碼理論上都可以改變車輛的屬性,是以對于OTA要嚴謹和慎重。對于OTA産品,一旦認同它是一個新産品,就必須要經過嚴格的、慎重的驗證、測試、釋放這個過程。汽車的OTA與手機的OTA要求不一樣,畢竟車輛安全屬性才是首要。

随着軟體占比越來越大,架構将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車企必須從設計、研發、制造各個環節去充分考慮。張林認為,未來在汽車的新架構上,有雲端、整車的中央計算平台、智能網關、資料通訊的功能,也會承擔部分計算功能,能夠支撐智控平台、智駕平台、智聯平台三大功能的實施。

福瑞泰克有靈活開放的合作模式,比如在部分車輛中,通過VDC或者智控平台,來實作部分ADAS的功能。通過提供完整成熟的算法,軟體子產品內建到主機廠現有的VDC平台中,進而和一些傳統功能聯合使用。在此過程中會涉及到與相關合作夥伴,以及主機廠去協同,提供各自功能的子產品,最終在整個VDC中形成對車輛完整的傳遞。

走向自動駕駛獨立的域控制器方面,軟體架構的子產品會非常複雜,包括對服務、對場景的需求定義、API、中間件、OS、基礎軟體,以及虛拟化的硬體抽象層。此外,在高階的自動駕駛中,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雷達、雷射雷達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行車和泊車會高度內建在一起。在這個龐大的系統中,汽車架構會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考驗各個合作夥伴一起攜手共進的能力。

<h2>

智能駕駛系統,安全屬性的考量是首要

</h2>

當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正處于尴尬期,今天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背後的人工智能,還不能達到人所具備的智能,是以在某些場景中,我們看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是機械式判斷,而很多事故往往發生在場景切換的界面上。

智能駕駛或者現在所謂的高階駕駛輔助系統,目前還是以駕駛員為主,系統幫助駕駛員更加安全舒适的駕車。當駕駛員判斷失誤或不留意時,智能駕駛系統能夠幫助車輛安全緊急的制動。在很多場景之下,智能駕駛系統的安全性已經被展現。

在海南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特斯拉CEO馬斯克通過視訊發言表示,未來自動駕駛可以通過視覺神經網絡實作,比普通人駕駛有10倍以上的安全性。

張林也認為,未來自動駕駛将會比人駕駛更有安全性,因為大部分交通事故都是因為人為因素造成,比如人在駕駛時疲倦、打盹、開小差等,都會帶來安全事故的隐患。但計算機系統不會,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準确的執行,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好的駕駛系統将來确實會比人類駕駛員安全性更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隻有通過深度學習這個場景,才能做出很好的判斷,一旦跳出它所學習過的場景範圍,就不具備人的這種歸納推理邏輯,它可能犯錯的機率更大。

張林認為,不同場景之下,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應該做不一樣的判斷,如何正确使用智能駕駛或智能駕駛在那些場景中使用更安全,這些是需要讓大衆有正确的認知。

在他看來,對于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而言,安全屬性的考量是首要,其次才是如何帶來更加輕松和舒适的駕乘體驗。

福瑞泰克創始人張林:軟體定義汽車時代,汽車安全屬性是首要|钛媒體直擊烏鎮

在安全設計方面,福瑞泰克解決方案包含了功能安全ISO26262、SOTIF預期功能安全以及資訊安全這些基本要素。同時,作為Tier1,福瑞泰克提供高性能、可擴充的硬體平台,同時會承擔軟體子產品的實施。在這個過程中,福瑞泰克與主機廠以及各生态夥伴一起協同聯合開發,進而完成軟體開發過程中的定義、開發、內建、驗證和測試。

自2016成立以來,福瑞泰克不斷推動ADAS和自動駕駛本土化技術的演進和量産落地。在過去的幾年中,福瑞泰克已經與 40 多家 OEM 廠商合作,其軟硬體解決方案獲得了覆寫商用車、乘用車共計 40 餘款車型的前裝定點,其中不乏如長安 UNI-T 這樣的爆款車型,今年預計會有40萬套國内的車輛搭載其産品和系統。

自動駕駛技術路線,選擇漸進式發展模式

智能駕駛領域,除了像福瑞泰克這類創業公司外,還有各路科技公司也在跨界切入,甚至車企也開始自研,競争愈加激烈。

張林坦言,“當你面對多家客戶的不同口味時,如何在你的廚房裡高效地配備出不同的菜肴,進而滿足各家的需求,可能是競争中要去形成的優勢。”

福瑞泰克創始人張林:軟體定義汽車時代,汽車安全屬性是首要|钛媒體直擊烏鎮

福瑞泰克紮根中國本土市場,面向主機廠的需求:一方面、圍繞軟硬解耦的大趨勢,以平台化優勢向主機廠提供更多硬體可擴充、軟體可更新的定制化服務。

另一方面,以量産經驗作為支撐,福瑞泰克在攝像頭和雷達感覺融合以及對中國道路場景的了解等方面有超過三年的前裝量産經驗,進而保證其産品的開發以及産業化精準落地。

據張林介紹,在量産中,福瑞泰克針對中國路況解決大量的、複雜的、長尾的問題,能夠確定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量産帶來大量車輛在路上跑,這樣能夠真正使福瑞泰克積累資料,算法不斷得到更新;量産也是工程疊代的過程,福瑞泰克不僅提供先進的系統和軟體,也用大量的精力聚焦在工程疊代上。

在自動駕駛技術路線的選擇上,福瑞泰克更相信漸進式發展模式。張林認為,漸進式發展模式無論從商業上還是技術上,都是一個更可取的一個方向,當産品能夠實作量産落地,就有營收和利潤,而有了造血能力才能夠支撐企業進一步往前發展。

自動駕駛領域是一項非常長期的投資,張林認為,漸進式的發展更容易展現企業的投資回報能力,完全的無人駕駛早晚會有一天到來,但這個周期有多長,誰都無法準确預測。

在張林看來,資本對于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熱度,最近不僅沒有降溫反而在加大投入。最近兩年,資本都非常看好自動駕駛這個整體賽道,但是在具體投資方向上,關注度開始發生變化,開始關注投資回報和産品是否能夠量産落地,這也是很多自動駕駛公司都開始強調其量産落地能力的原因。

智能駕駛這條路很長,持續的發展需要持續的投入,這都需要靠資金。據張林透露,今年上半年,福瑞泰克剛剛完成了超億美元A輪融資,也在計劃今年第四季度開啟B輪融資。

對于今年國内外很多公司都開始向自動駕駛貨運賽道賽道聚焦,張林認為,很多新玩家的切入,這背後有不同的原因,一方面,RoboTaxi由于載人對于安全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資本的驅動,希望看到商業應用場景,而貨運賽道這個場景相對而言,可能實作起來更快一些。

不管是貨運卡車上的智能駕駛,還是乘用車上的智能駕駛,張林認為,從整個智能駕駛體系和架構上都沒有太大學質的不同,但在具體的感覺、規劃、決策、控制等層面細節上會有不同,比如在刹車方面,商用車與乘用車對感覺的要求就不同;另外,商用車車身比較長,盲區比較大,對于傳感器的部署與乘用車也不同。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貨運賽道也有不同的垂直場景,比如重卡幹線物流、港口、礦山等,甚至末端的快遞配送車。

所有這些自動駕駛細分垂直場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落地更快。在這些方面,福瑞泰克目前已經是國内前裝商用車ADAS的領軍企業,已經是很多商用車車企的供應商,包括東風、福田、福田戴姆勒、陝汽、大運等,福瑞泰克都在提供量産的ADAS及自動駕駛系統産品。

在這個過程中,福瑞泰克也在更新其産品從L1、L2,往L2+到L3更新。在張林看來,自動駕駛貨運賽道的應用場景很廣,潛在價值很大,中國物流市場是一個巨大的蛋糕,相信每一位參與者都有機會分到一塊蛋糕,哪怕是一小塊也非常有吸引力。

總之,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智能汽車的産業鍊很長,自動駕駛可延展、擴充的邊界很寬,每一個身處其中的玩家,隻要有過硬的産品和技術實力,都将能在汽車“新四化”浪潮中乘風破浪。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張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