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州一中黨委書記黃端祥:弘揚李達精神,赓續紅色血脈

編者按: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升國旗儀式活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的重要手段。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教育高品質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百年名校永州一中在2021年秋季學期進一步強化了升國旗儀式的德育心育功能,特别安排全體班子成員根據各自分管工作和學校實際開展了“升國旗儀式講話”活動。小編第一時間對該校上司的講話稿進行了采集,分享給大家——

永州一中黨委書記黃端祥:弘揚李達精神,赓續紅色血脈

弘揚李達精神,赓續紅色血脈

——在“升國旗”儀式下的講話

黨委書記 黃端祥

(2021年10月11日)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赓續紅色血脈,開創美好未來。今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一百年前,在籌備中共一大的核心成員中,就有我們的校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宣傳家、教育家李達。作為學校黨委書記,在全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當下,想借此機會再帶領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以李達為代表的第一代“一中人”,在緬懷革命先烈曆史功勳的同時,着眼保護好、傳承好和發揚好他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财富,這對我校辦好新時期人民滿意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李達,号鶴鳴,1890年出生在原零陵縣的一個佃農家庭。1905年考取我校,我校當時的名字叫永州府官立中學堂;1909年考入了京師優級師範學堂,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師範大學;1913年,以全省“榜眼”的成績成為了留日官費生;1921年,當選為(中共)中央局宣傳主任;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副校長、湖南大學校長和武漢大學校長。一代偉人毛澤東曾稱贊他是“真正的人”“理論界的魯迅”。縱觀校友李達傳奇的一生,他身具的“愛國擔當”和“堅持真理”精神尤其值得我們這些後來人學習和弘揚。

愛國擔當

愛國擔當的校友李達在我校就讀期間,就參與了“抵制一切洋貨”“加強體魄(軍事)訓練”等運動,還曾站在闆凳上向全校師生宣讀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痛訴清朝廷草菅人命、任意殘殺無辜百姓、割地賠款的萬言“斷指血書”,并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呐喊呼籲全體師生行動起來,開展反封建、反侵略的救國運動……

後來的中華留日學生救國團主要成員裡有他;中國共産黨曆史上最早的8名黨員裡有他;領銜在以中國共産黨“抗日救國六大綱領”為基本内容的《中國人民對日作戰的基本綱領》宣言上簽名的也有他……

創辦中國共産黨的第一份秘密機關刊物《共産黨》和第一所平民女校的是他;實際負責中共一大籌備、組織與接待工作的是他;親筆起草第一個黨綱、政綱及黨章的是他;勸說著名愛國将領馮玉祥聯共抗日,最終促成“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組建的也是他……

正是因為類似這些舉動,懷揣一顆“紅”心,不斷在理論和行動上向敵人投出“匕首”的校友李達一度成了日僞當局大搜捕名單上的頭号人物。

堅持真理

除了愛國擔當,校友李達還在追求和堅持真理方面給我們樹立了好榜樣:15歲的他考入我校時年紀小、個子小,求知若渴的他隻用一個學期,就從錄取榜單上的最後一名躍居全校第一名;為傳播真理,留學日本期間,他用心翻譯了《唯物史觀解說》等三本著作并寄回國内出版,他後來的《<實踐論>解說》《唯物辯證法大綱》等10餘部著作成為了馬克思主義史上的不朽名典。1923年6月,中共三大決定全體共産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為此,李達與陳獨秀發生了激烈争執,深得馬克思主義精髓的他認為“中國共産黨與國民黨的階級基礎和奮鬥目标不同,黨内合作必損害我黨的獨立性,關乎黨的生死存亡”,并強調,“我黨的任何決定都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不能盲從共産國際的指揮。”曆史證明,校友李達的堅持是正确的。

說到堅持真理,校友李達多次“頂撞”毛主席的故事應該很具代表性:

有一段時間,在毛主席看來,“跟馬克思平行不算馬克思主義,比馬克思低不算馬克思主義,隻有超過馬克思,才算馬克思主義。”校友李達卻說:“我們應當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大躍進“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産”口号提出後,李達卻表示這是唯心主義的,還當着毛主席的面說: “你發燒四十度,下面就會發燒四十一度、四十二度。”

毛主席視察武漢大學時,肯定了武漢大學“教育革命”的成績,但校友李達卻旗幟鮮明地公開說,“1958年教育革命搞得很糟,挫傷了知識分子的積極性,損害了知識分子的自尊心。”“學生給教授寫大字報,批評教授,真是荒唐至極。”……

親愛的同學們。百年黨史,有許多紅色基因需要傳承,有太多英雄人物需要銘記,也有系列強大精神需要弘揚。校歌、紅樓、李達廣場和銅像……百年校史,既是一部奮進史,也是一部紅色史。我校校友和教員為國家、黨和人民利益而犧牲、而奔走,事迹可歌可泣的,可以單獨成為一個譜系,僅僅是革命先烈名單,就有: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的蔣毓華、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的舒翼、192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的唐鑒,還有鄧國光、文希春、歐陽立、徐子沅、唐克、呂旃蒙、伍雲、周沁、馮凱等等。昨天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日,在辛亥革命的浩浩洪流裡,也不乏“一中人”的身影, 這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就是1913年受國父孫中山先生密令從事反袁(世凱)活動而犧牲的蔣先烈烈士,他的言行深深影響了自己的八弟——後來的共産黨人、“黃埔三傑”之首、曾立下赫赫戰功的蔣先雲烈士。這些革命先烈,在求學時期,朝氣蓬勃、努力進取,無不将自身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投身革命後,又滿腔熱血、信仰堅定,無不将自身的追求與祖國的前途牢固地牽連在一起。

親愛的同學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100多年前,為了獨立自主之新祖國,為了長明心中之信仰,雖肝腦塗地九死而不悔的英勇先烈,屹立如風雨不摧之豐碑,我們都不應該忘記!今天的我們,肩負着實作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曆史重擔,這副擔子壓在我們肩頭的時候,歲月靜好,山河無恙,但其重量并不比壓在先輩們肩頭的救國使命輕半分,其榮光也不比任何一代華夏兒女所創造的曆史功績遜一毫!希望大家都能大力弘揚以校友李達“愛國擔當”“堅持真理”為代表的寶貴精神,赓續紅色血脈,樹立紅色理想,将奮鬥當成青春的底色和習慣,用黨和祖國的奮進曆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指引方向,用學校和先輩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不斷啟迪智慧、砥砺品格,繼往開來、開拓前進,努力成長為“有情懷、有情商、有情趣”三情兼備的時代英才,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相信你們,祝福你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