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于本月31日舉行4年一次的國會衆議院選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承諾,要向群眾展示“煥然一新”的自民黨。不過,選民們發現,盡管一些資深議員決定退休,選區内出現不少新面孔,但選票上還是一些耳熟能詳的老名字。
日本選民感慨,日本政客似乎将國家政治當成一門家族生意?日媒指出,日本的政治運作仍由“世襲政治”主導。
子承父業
10月19日,在首都東京附近的埼玉縣,包括地方議員在内的500多人在當地一座神社聚集,參加自民黨候選人山口晉的競選啟動儀式。現年38歲的“新面孔”在競選演講中承諾,将沿襲父親的政策原則,專注于地區發展。随後,幾位自民黨資深參議員相繼為這名年輕人站台,呼籲選民支援他,并提到其父親的政治業績。
山口晉的父親是誰?正是72歲的自民黨元老級議員、前選舉對策委員長山口泰明,今年放棄參選。《日本時報》稱,山口晉的主要對手是來自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的候選人,年齡比他大得多。而山口進的“優勢”顯而易見。
無獨有偶。70歲的資深衆議員、前内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今年同樣放棄參選。他的兒子、45歲的一名律師正在愛媛縣參加競選。在其他資深的自民黨議員中,73歲的前國會對策委員長川崎二郎、78歲的前内閣官房長官河村建夫也将急流勇退,由兒子接棒參選。
日媒稱,議員世襲在日本政壇極為普遍。不僅是所謂的第二代政客尋求從政。第三代、第四代世襲政客的人數也在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國會衆議員中,每4人中有1人是“世襲”議員。自民黨議員中,三成左右是世襲議員。
就本屆大選而言,參選的336名自民黨候選人中,有31%(104人)有望從家族成員(父輩或祖父輩)手中接管選區。這一比例遠高于立憲民主黨的12.1%。
三大法寶
事實上,“世襲政治”并非日本獨有。比如美國的布什家族、加拿大的特魯多家族、印度的尼赫魯—甘地家族和菲律賓的阿基諾家族,都曾有好幾代人出任國家上司人。但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世襲議員的比例明顯更高。
原因何在?東京大學政治學教授内山融(Yu Uchiyama)認為,政治世家的年輕議員享有三大優勢——選民基本盤、知名度和财政支援,而這三大要素都是勝選必要條件。
具體而言,與政治素人相比,政治世家出身的子弟憑借父輩、祖輩“蔭庇”,資金充足、人脈豐富,深谙議員行事之道。隻要他們有心參選,還沒起跑,就已領先于平民對手好幾個身位。
日本《選擇》月刊指出,日本的世襲議員從一開始就得到“後援會”這個組織的多層保護。自民黨的“後援會”是一個以業界團體為核心、與政治關聯緊密的“集票機器”,世襲議員隻需坐在“轎子”裡,由“後援會”擡着走就行了。正因如此,世襲議員充斥國會也就不足為奇了。
備受争議
不過,“世襲政治”在日本國内一直備受争議。日本媒體對其弊端和缺陷多有揭露。
《東京新聞》曾感歎,那幫“世襲”議員大多生在東京,長在東京,選舉地盤卻在農村或地方基層,怎能對民生疾苦有切膚之感?又怎能制訂符合民心的政策?
《每日新聞》曾批評,世襲現象“是惡非善”。因為它阻礙社會流動性,固化社會階層,使得“出身決定人生”。
日本《選擇》月刊指出,日本政治的日益劣化與世襲議員的大量存在不無關系。在美國,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每次選舉都要進行嚴格的預選。無論你有如何顯赫的家庭背景,隻要缺乏相應的政治資質,都不可能成為候選人。而日本的世襲議員得不到作為政治家的必要曆練,充其量隻是“口頭改革派”。這是造成日本政治家極其脆弱、從政能力令人失望的結構性原因。
日本選民則對世襲現象褒貶不一。《日本時報》稱,在埼玉縣,一名自民黨支援者稱,資深議員後代比陌生人更值得信賴。一名74歲的選民則嘲諷,日本政客似乎把國家政治當成家族生意?
依然活躍
圍繞“世襲政治”,日本政壇近年來不乏改革呼聲。
2009年大選時,民主黨一度推出“限制政治世襲”方針,要求現任議員的親屬不能接管選區“後援會”,但最終不了了之。自民黨也在尋求修改黨規,對支援有政治背景的競選人施加更嚴格的标準。去年11月,時任黨首菅義偉說,自民黨應對“世襲政治”加以限制。
但本月初,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仍任命了多名來自政治世家的新閣員,包括68歲的财務大臣、前首相鈴木善幸的兒子鈴木俊一。岸田本人同樣出身政治世家。
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同樣對“世襲政治”态度暧昧。現任黨首枝野幸男今年6月表示,不應當簡單地把“世襲政治”視為壞事。在北海道選區,75歲的立憲民主黨資深議員、前經濟财政和消費者行政擔當大臣荒井聰的兒子正在競選衆議員。
展望未來,澳洲東亞論壇網站稱,雖然有很多關于改革政治體制以降低世襲政客影響的讨論,但“世襲政治”在日本依然活躍。日本下一代上司人估計也是世襲政客,幾個顯赫的名字若隐若現: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兒子小泉進次郎、前首相福田康夫的兒子福田達夫、前首相小淵惠三的女兒小淵優子,以及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孫子中曾根康隆……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圖蟲 圖檔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