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鐵“稱重師”:在毫厘之間“遊刃”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中國青年網武漢1月25日電(潘佳秀子 井迪 黃茹娟 許輝 郭雨帆)春運期間,高鐵動車成為衆多旅客回家的首選。在運作過程中,高鐵動車以每秒百米的速度日行千裡,卻沒有絲毫不影響旅客的舒适度。那麼是什麼原因使一枚硬币在高速行駛的動車組上豎立8分鐘不倒?這其中的奧秘就藏在素有華中地區最大動車檢修基之稱的武漢動車段。

高鐵“稱重師”:在毫厘之間“遊刃”

“稱重師”測量車鈎尺寸。王琪攝

1月24日,春運第四天,在武漢動車段檢修工廠中的房間檢修庫内,一群平均年齡僅有24歲的年輕“稱重師”正緊張地為停放在股道上的動車組進行稱重作業。稱重班工班長鄒冰說:“動車組穩不穩其實與我們的工作有着緊密的聯系。”1990年出生的鄒冰,工作五年來,經他調試的500多列動車組都能安全平穩地為旅客提供美好的乘車體驗,是稱重班裡經驗豐富的“老兵”。

高鐵“稱重師”:在毫厘之間“遊刃”

“稱重師”記錄稱重所測資料。王琪攝

鄒冰介紹,動車組稱重測量與人體稱重測量不大一樣,高鐵動車組車上有着數千個大大小小的部件裝置,每一個位置不一樣、高度不一樣就會影響動車組重心的偏移。而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對所有的技術參數進行測量,并通過核算調整,確定所有資料都符合要求。一組16編組的動車組有32個轉向架,256個輪、軸重量資料,需要資料測量稿紙10頁,測量資料達到了1419個,所有資料均以毫米為精度,而每一組資料的出爐都要測量三次以上,鄒冰和工友們每天都要走上20000多步、彎腰低頭上千次。

高鐵“稱重師”:在毫厘之間“遊刃”

“稱重師”測量車體距軌面的高度。王琪攝

高鐵“稱重師”:在毫厘之間“遊刃”

“稱重師”測量轉向架之間的尺寸。王琪攝

稱重測量隻是“稱重師”工作的一小部分内容,稱重測量之後的計算才是他們的“重頭戲”。鄒冰坦言,“動車組每調整一毫米,就可能使動車組一節車某一個點産生100多公斤的重量偏差。”是以,他們每調節一個細微參數,都要提前做好一節車24個位置重量變化的估算,這不僅是大腦的高速運轉更是體力與精力的高度集中。

高鐵“稱重師”:在毫厘之間“遊刃”

“稱重師”用鋼闆尺測量所取尺寸。王琪攝

“每天雖然都累的夠嗆,但是每次看到經過自己測量的動車組平穩出庫運作,我們還是感覺很驕傲。”鄒冰笑着說道,“來武漢有10個年頭了,也就回家過了3個年,按照安排,今年臘月二十九值完班,就可以回老家重慶和家人跨年,内心還是很期待。”

高鐵“稱重師”:在毫厘之間“遊刃”

“稱重師”量取動車組部件高度。鄒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