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偉大的夢想 悲壯的追尋 序

作者:森林裡的尋夢人

森林巨人探秘者12345

偉大的夢想 悲壯的追尋 序

千磨萬難翻越野人山

被民間稱着野人的一種森林中的巨人是否存在,一直是中國的科考專家和學術界的保守勢力,針鋒相對争論半個世紀的一個科學疑案。揭開野人之謎,是我為之奮鬥終身的夢想,也是中國科學探索者奮鬥了半世紀的一個偉大的夢想。

作者自序)

最近,通過熒屏看見雲南的動物保護人員、森林警察,由360人,76輛汽車,9架無人機組成的“追象隊伍”,利用紅外線熱成像儀,跟蹤監測北遷亞洲象群的行蹤,不斷拍攝象群悠閑自在走進村莊,走上街頭,大吃大喝人類投放的食物和農民的莊稼,躺在密林中酣睡的鏡頭,吸引了我的眼球,引起我浮想聯翩百感交集。

作為當年鄂西北奇異動物科學考察隊的一個科考隊員,我真希望在我生活的時代,能找到一個對生活在自然界的野人有興趣的企業家,幫助我解決紅外線熱成像儀和無人飛機等考察裝置,帶領幾個科考助手和協作人員,為實作揭開野人之謎的中國夢繼續奮鬥一番。即使因為在濃蔭蔽日的高山林莽搜尋野人,要比在雲南的次森林中搜尋亞洲象群艱難百倍,使我最終難以成功,能為自己熱衷的科學探索事業和信念奮鬥終身,我已人生無悔。

我是當年走進神農架深山當伐木工的一個老三屆知識青年,轉眼到林區已經50年。是人生的命運和信念,使我與森林中的野人結下了不解之緣。自1973年3月,在神農頂南坡的原始森林中,偶爾發現神秘的野人蹤迹,我就迷上野人不能自拔。從此,我的身影開始穿行在鄂西北神農架和與周邊接壤的巫山、巫溪、竹山、房縣、保康、興山、巴東等縣的叢山峻嶺中。

因為我的生命完全與深山林莽融為了一體,通過不斷潛伏到深山林莽過野人生活,我不但單獨在深山有幸多次目睹到野人,我還與科考同伴及深山的藥農、獵人一道,也多次可遇不可求的目睹過野人。是因為野人在濃蔭蔽日,能見度隻有十米左右的茂密的森林中奔跑迅疾令人望塵莫,才使我曆經磨難一次次找到野人,卻因為沒有任何高科技的考察裝置無法拍攝到野人。

在建立新中國前後的短短幾十年中,從鄂西北相繼傳出的當地人民群衆,教師學生,政府官員,知識分子,臨近解放進山剿匪的解放軍部隊官兵,開發神農架初期的許多工程師,包括一些進階工程師,生物學家,遭遇過野人的記載多達數百次,涉及數千人。始終支援開展野人考察研究的中科院古人類所所長吳汝康院士、著名人類學家賈蘭坡院士認為,如能揭開鄂西北傳聞已久的野人之謎,将是當代自然科學領域最偉大的發現。

1976年,中科院專門派出古脊椎古人類研究所的黃萬波,周口店北京猿人陳列館館長袁振新等人類學家,到房縣和林區配合在鄂西北最早開展野人科學考察的王善才、李健等專家學者進行野人先期考察。

1977年6月,根據黃萬波、袁振新、王善才、李健等專家學者,在鄂西北開展先期考察後的彙報,國家成立了以湖北省委書記韓甯夫為組長,以中科院一局副局長董曉舒、中科院古人類研究所黨委書記吳侬、湖北省軍區副司令員汪立進、鄖陽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建等為副組長的“鄂西北奇異動物‘野人’科學考察上司小組”。随後,“鄂西北奇異動物‘野人‘科學考察隊”正式成立。為協助中科院古人類所的鄭海航、黃萬波、袁振新及劉民壯等人類學家、生物學家開展野人考察,武漢軍區還選派王高升、鄧澤生等部隊上司,帶領某部偵查兵,協助科考隊進山搜捕野人。

國家組織野人科學考察,跟人類在浩瀚的宇宙搜尋外星人一樣,完全屬于正常的科學探索活動。但國内一些以權威自居的專家,主觀臆斷的提出自然界根本不可能有野人。他們有的提出“認為有野人完全是胡扯”;有的提出“認為有野人存在的人,簡直是胡說八道,是天方夜譚”;有的提出“認為有野人,就必須拿出科學證據,活的要見人死的要見屍。不排除那些自稱見過野人的人都是起哄。僅憑有多少目擊者聲稱見過野人,就組織捕風捉影的野人考察,是極其荒謬的。這隻能是又一個美人魚事件”。還有否認野人的專家,甚至指責說“進行所謂的野人考察是典型的搞僞科學,野人問題不存在學術争論,這是科學與僞科學的問題”。也有學術刊物針對某些專家否認野人的觀點,專門發表評論文章“豈容打着科學的旗号宣揚荒謬”,有媒體還公開在報紙頭版頭條釋出聲明:“專家斷言,野人不存在”。由于學術界的保守勢力始終對開展野人考察如鲠在喉,利用輿論工具一直極力反對,百般阻擋,使國家幾次組織科考隊進山搜捕野人都隻能被迫下馬。

野人是大自然留給人類最寶貴的自然遺産。中科院院士、中國著名動物保護專家馬建章教授認為,“靈長類是森林的主人,哪裡有森林,哪裡就有靈長類。隻要具有較大領域面積的生存條件,靈長類就不存在滅絕的可能。”

野人是一種似人似猿,上肢短、下肢長、沒有尾巴、一身紅毛、完全直立行走,面部五官與人類相同,屬于進階未知靈長類的動物。在現今中國,民間出現過20多個身材異常高大的王峰軍、張俊才、趙亮、黃長球、曾金蓮、姚德芬等人。其中,身高2.55米的王峰軍,穿鞋的長度是75碼約42公分。而科考隊員們于1980年8月,由孟慶寶政委和科考隊員袁裕豪,在竹山境内的高山森林中,發現并跟蹤追擊過的上千個連續性的野人大腳印,腳印長度有48公分。

王峰軍、張俊才、趙亮、黃長球、曾金蓮、姚德芬等人,被中國民間稱着巨人。可是除王峰軍身高有2.55米,其他的張俊才等人身高隻有2.43米,2.45米。而國内的曾金蓮、姚德芬等幾個女巨人的身高,僅僅隻有2.45米到2.36米之間。而據作者和樊井泉、袁裕豪、郭建等科考隊員,于1978年、1981年,在發現野人的過程中分别觀察到,生活在高山森林中的成年野人,它們快速行走到平均2.50米高度的神農架主峰南坡的天蔥嶺和箭竹嶺的茫茫林海中後,野人還可以露出腦袋、肩膀。這說明野人的身高至少有2. 60米甚至接近3米。

因為野人身材特别高大,體格粗壯,而且行動靈活,有着比虎豹财狼及黑熊、棕熊更兇猛的厮殺搏鬥能力,這使野人在森林中幾乎沒有天敵。神農架及周邊七個縣,屬于連綿數萬平方公裡的大巴山山系,境内到處是高山峻嶺峽谷深澗和茂密的森林屏障,構成了最适應野人生存的地貌環境。加上森林裡有取之不竭的各種植物塊莖、種子、漿果、幹果,還有與森林結合部的山民們的糧食作物,以及森林裡豐富的動物資源構成的食物鍊,是這些得天獨厚的地貌、植被、食物鍊,使野人和生活在森林中的黑熊、棕熊、虎豹财狼、大熊貓、金絲猴等許多大型獸類動物一樣,能從遠古時代一直生存繁衍到今天。

野人的生活習性與野外的大熊貓及黑熊、棕熊一樣,它們都是以家庭的形式生活在高山森林中,都有比較固定的生活領地。野人們為了覓食,為了生存繁育,為了偷食農作物,它們跟黑熊、棕熊一樣,可以自由的單獨行動,也可以兩三個一起行動。它們為了到其他野人的領地尋求配偶,為了追捕獵物,為了從高山陰冷的北坡翻越到高山向陽溫暖的南坡,也會經常穿越高山的公路,并與人類不期而遇。以至僅僅在國家組織的野人科考隊被迫下馬後的二三十年間,當地人民群衆,全國各地到神農架考察觀光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遊客,集體遭遇野人穿越公路的驚心動魄的事件,又發生近10次多達50餘人。

2006年,由中國早期開展野人科學考察的組織者和發起人王善才研究員等專家起草,有46位專家和有關上司聯名簽字的“關于繼續組織神農架野人科學考察的建議”,上傳到湖北省及國家的有關上司後,湖北省和國家的有關上司,都很快作出了“建議組織專家論證,協商解決”等重要批示。

在期待有關部門組織我們論證的焦慮日子裡,我通過不斷與王善才研究員進行電話聯系,我已夜以繼日的起草了考察方案,制定了購買高科技考察裝置和開展野外考察二年的經費預算。并聯系了一些當地能夠進山的協作人員。隻等有關部門根據國家的幾個上司的批示精神,組織科學論證。隻要解決科學的考察方法,解決高科技考察裝置和實施野人考察的啟動經費,使我們能夠應用紅外線熱成像儀,無人飛機等高科技考察裝置,首先拍攝到野人的影像資料,對于中國的科考專家拍攝到野人,發現和證明野人這個新物種存在的壯舉,相信全世界人民都會皆大歡喜,普天同慶……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然而,在關鍵時刻因發生在神農架的一件荒唐事,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引起國内許多專家對組織野人考察的質疑,認為野人屬于民間奇談,重新組織野人考察,是為了炒作神農架的旅遊。林業主管部門專門下發了以“野人屬于民間奇談,沒有組織考察的必要,不組織,不參與,不炒作”為主要内容的檔案。進而使我期待重新組織野人考察的計劃幻滅了。

無數中國的野人科考專家和野人考察志願者,為了到與世隔絕經常雨霧朦胧的深山林莽搜尋野人,他們不但時刻都有遭遇毒蛇猛獸襲擊的危險,因在很少有晴朗天氣的鄂西北高山森林中考察,經常出現極端天氣,很多科考隊員和作者一樣,因在山野中遭遇暴雨、雷電、迷霧、冰雹、低氣溫、冰凍天氣,在搜尋追蹤野人的時候都遭遇過九死一生的磨難。

科考隊員們舍生忘死追尋野人,隻想實作一個偉大的中國夢。但不管中國的科考隊員們為了追尋野人,是怎樣竭盡生命的全力在拼搏,一些以權威自居的專家總會帶着懷疑、嘲笑、指責的口吻,或者為了嘩衆取寵,或者為了蹭熱度,要信口開河妄加評論,不負責任地對野人科學探索事業進行否定,甚至當着僞科學極力反對,以至使我們要開展一項有益于人類自身起源、進化研究的野人科學探索事業,因為難以翻越學術界的保守勢力這座險惡的高山,難以得到社會的了解和支援而變得更加艱難困苦。

想知道鄂西北發生過多少驚心動魄的野人事件;想知道中國的科考隊員追尋野人有多悲壯;請關注《偉大的夢想悲壯地追尋》正文123第1篇:

(作者系原鄂西北奇異動物科學考察隊科考隊員,記者,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本作品系作者原創,未經授權禁止任何無報酬轉載。對非法抄襲剽竊作品内容者,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2021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