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沉淪·天堂旅行

“這算作我的遺書。”

——《天堂旅行團》

你若問我推薦這本書嗎?我隻好說不知道。我想,或許我能和你聊聊這本書。可事實上是“我寫幾句就焦躁不安,手抖,抽搐,腦子裡有把刀翻來覆去,心髒生疼,胸悶,動不動躲到角落哽咽”,這是作者寫下這本書時的狀況,我在寫讀後感時亦有,但不完全是。苦于沒有詞語表達我所有的感受,情緒壓制着我,又帶着窒息的空氣。原諒我淺薄詞窮,隻能給你們簡單說個大概。

“起始單薄,落幅無聲”,嵌進夕陽裡的路燈,慢悠悠地亮了,并無溫度,隻是夕陽襯托使其那般溫暖。秋聲入耳,風生不出綠葉也結不出果子,隻是撲落了枯葉和爛果,腐蝕在這寂寥的秋裡。生命若也如此,那又該是何種模樣?

全書寫盡了愛情,無論是宋一鯉和林藝,還是闫笑文和青青又或者是李樹和樂宜,全是以悲結尾。時間最是說明一切,無人耗費時間接受超出承受範圍的一切。“月亮永遠都在,懸挂于時間長河之中。我從前一天來,要找的人是你。你往後一天去,不是我要找的人了。”就此錯過,與君相别。

有人曾問我,你還相信愛情嗎?我信啊,一直都信啊,隻是覺得大機率與我無關罷了。可是那又有什麼關系呢?如果愛,那就勇敢去愛吧,至少你還有夫妻的能力啊。

貫穿全書的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生命。一個可以活着卻想自殺,一個瀕臨死亡卻用力活着,你看啊“沒有機會的人試圖抓住每一縷風”,而“殘留機會的人卻想靠一瓶藥離開”,慶幸他們的互相救贖,也遺憾不能永存。

身患癌症的女孩餘小聚在偷聽過醫生講話後,抓緊時間不留遺憾地去做想做的事。借助偶然得到的演唱會票,又偷偷上了宋一鯉的車,求他帶她去看一場演唱會,我以為隻是一個小姑娘想看一場演唱會,想出去走一走罷了。可是這隻是表面,隻是淺層,作者筆鋒一轉,表達出的卻是一個小女孩對生命的珍重。

“就是她啊,病床熬不住痛的七歲小女孩,在世界的盡頭,對着一個孤獨墜湖的人說:把手給我”,我很難過,我寫不出那種感覺,又寫着寫着很想哭。

作者說,“無論生命還是愛情,都不是永恒的,周而複始,你來我往。存在的意義,不在于多久,而在于如何存在”,或許遺憾未必是遺憾,她曾來過,即便離開,卻也宛如明月,周身盛滿月光,借着這月光活下去吧,用力活下去吧。

“親愛的,這世界不停開花,我想放進你心裡一朵”,願餘生淋漓盡緻,倘若天黑心傷,那就借月光活下去,用力地活下去,矢志不渝,認真感受,并無一遺漏。

結局不是悲調,是新生的希望,是對生命的熱愛。可我為什麼還是這麼這麼難過呢?大抵是墜入書裡了吧……關于《天堂旅行團》,就說那麼多啦,讀或不讀,自是随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