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傳達,一件好的作品可以帶給讀者美的享受,心靈的升華或者是技能的提升,反之一件思想不正的作品可能讓讀者三觀震碎而不自知。一些作家們通過各種形式讓一些有毒的三觀侵入人們的思想,有的直接提出,有的通過故事隐晦表現,有的直接給帶高帽子,荼毒了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們。
日本作家春上村樹的《挪威的森林》一書暢銷中國,其中以林少華譯版最廣為流傳。男主人公渡邊先是跟初戀同床後分手,之後又跟很多女孩同床,還在女主直子和綠子之間遊移不定,這樣一個渣男在林少華版《挪威的森林》一書的譯序中卻被評判為向往純真。他列舉原因一是渡邊與很多女孩同床發生在與去“阿美寮”與直子确認感情之前,原因二是與綠子确認感情前,刻意避免與綠子發生性關系。林少華在譯序裡直接為渡邊洗白,把一個渣男描繪成純真代表,着實震碎了我的三觀,這就好比在說一塊炸了的臭豆腐就不再是臭豆腐,而一躍變成了新鮮豆腐一樣。如果說渡邊“浪子回頭金不換”,還勉強說的過去,但是若說純真,真是不敢苟同。如果這也算純真,那麼除了永澤這樣至死流落花叢中的人,估計再也找不到渣男了吧。不知道這對于女人來說是幸運還是不幸。
瓊瑤劇《新月格格》曾經風靡一時,女主角新月格格在父母雙亡後,被父親生前好友努達海所救,努達海的妻子雁姬待新月如同親生女兒般,但是雁姬沒料到,“我把你當女兒,你卻要當小三”,綠茶婊女主憑借善解人意,秀色可餐,一步一步連環套,終于成功撩到男主,并且說出了那句經典台詞“我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瓊瑤女士直接把一個綠茶婊打造成美麗善良,惹人憐愛的女主,吸引了大波同情的眼淚,而把善良的原配夫人雁姬打造成一個惡毒的女人,受人鄙視、咒罵。在現實中,瓊瑤女士自己是小三上位,利用自己作家身份,宣傳愛情至上思想,替自己洗白,打壓平鑫濤的原配夫人林婉珍。瓊瑤也确實成功的洗腦了一大批70、80、90後,直至進入二十一世紀人們才開始逐漸反思瓊瑤作品中不正的三觀。每件作品都是作者的思想的反映,作者思想存在問題必然會反映在她的作品裡,就如同瓊瑤女士這樣,通過一個故事使一個世人不齒的小三——新月格格惹人憐愛一樣,如果不加以甄别,我們便會一直被人牽着鼻子走。
辜鴻銘在《中國人的精神》一書中,對舊中國的納妾制度進行了解讀,把中國女人描繪為無私的人,而允許男人納妾也是中國女人無私的一種表現。辜鴻銘作為舊中國保守派人士作出這樣的言論并不稀奇,但是我想說的是這是又一種思想的荼毒,就是在壓迫你之前,先給你思想上帶好高帽子,進行一番精神包裝之後,然後再對你進行進一步荼毒。這種思想禁锢之法較之前兩種更為進階,使你雖備受壓迫,反而覺得是自己精神可嘉,對被壓迫之事無知無覺。
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通過自己的作品傳達自己的思想,而一代又一代的思想不正的文人,通過自己的作品禁锢别人的思想,一些有才華的作家确有本事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卻還能讓很多人信服,這一點很可怕。是以說我們看作品,不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文學作品,一定要有點批判精神,懂得厘清善惡,明辨是非,不要一味的被人牽着鼻子走而不自知,當那個被人愚弄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