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DNA很強大,常常在遺傳中讓人目瞪口呆。比如一個孩子跟他的父母,除了面貌在某些方面相似,在性情方面也多少有些相同。是以經常出現這樣的事,一個故友多年不見,你偶然見了他的兒子,覺得這人就是當年故友的化身。
但是你聽過這樣的故事沒有呢?父親是個癡情種,兒子也是癡情種,而且同樣因夢結緣。這到底是DNA的力量,還是原生家庭的教養傳承?蒲松齡在聊齋裡用兩篇文章,來講一對父子的愛情姻緣。

這兩篇就是《王桂庵》和它的續篇《寄生》。我們合在一起,來大概說說這個故事。先說明一下,這個故事裡沒有漂亮的狐狸精和鬼妹,都是人間的“真人”。
說王桂庵是河北大名府的世家子弟,有一回到南方出遊,泊船江邊,偶然見鄰船上有個漂亮的姑娘正在做繡花鞋,于是吟了一句詩“洛陽女兒對門居”,但對方沒啥回應,先用元寶勾引被扔回來,後又扔了個金镯子。不想正好有人來,那女子就把镯子隐藏起來。随後船就開走了。
這王桂庵喜歡這女子,到處打聽都沒有消息,一時得了相思病。結果有天晚上,他便做了個夢。夢境是在江南一所院子,那姑娘便住在裡面。兩人見面,都很激動, 但來不及親熱就醒了。
後來王桂庵真的去江南,到一個世交家裡赴宴,偶然走進一個村子,發現環境跟夢裡一樣。進了院子,果然是那姑娘的住所,兩人重新相認,訴了一番相思之苦。姑娘讓他找媒人來提親,還告訴他說自己叫王芸娘。
王桂庵自己去提親被拒了,又找世家的官員親戚去提親,王家才勉強同意了。兩人借親友的房子舉辦了婚禮,便一起坐船回大名府。
這王桂庵大概也是個幽默之人,在船上時跟芸娘開玩笑,說自己在大名府其實是有妻子的。芸娘以為自己上當受騙,沖出去就跳江了。王桂庵連忙呼喊救人,可哪還有蹤影?連遺體都沒打撈上來。
王桂庵一時氣極,傷心不已。回到家裡也不開心,于是跑到在河南做官的姐夫家住了一年。回大名府的時候,路上遇到大雨,跑到一戶人家避雨,沒想到那家還在襁褓中的嬰兒很喜歡他,主動讓他抱,還叫他爸爸。後來孩子的母親出來,才知道竟是芸娘。原來她跳江後被人救起,寄居于此,還生了這個兒子,取名寄生。
一番曲折,王桂庵和芸娘和好如初,帶着孩子就回大名府繼續生活了。而這個名叫寄生的孩子,因為在襁褓中就認識從未見面的父親,被譽為神童。
王寄生長大後,卻喜歡上了自家的表姐閨秀,讓父母去提親被拒,也得上了相思病。有人給他介紹另一個名叫五哥的姑娘,結果他把人家給拒絕了。
沒想到有一天,王寄生突然做了個夢,夢中見了這個五可,覺得很漂亮喜歡得不得了,還說自己之前沒見過什麼漂亮姑娘,是以隻認閨秀,如今喜歡上五可了。但是醒來之後,又擔心夢中不是真實的,托媒人設法去偷看一眼,就越發喜歡了。回來之後,徹底得了相思病,又托人去說親。
這一來二去,好歹終于可以迎親了。沒想到那邊閨秀也堅持要嫁給他,閨秀的母親從中設計,迎親那天直接把閨秀送過來,兩人稀裡糊塗就拜了堂。王寄生沒辦法,晚上又把五可迎到另一處新房,一人兩頭跑。
這說起來多可憐的樣子,我覺得王寄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話說後來閨秀和五可相處得很好,這王寄生也算是享上了齊人之福。
話說這兩個故事,都有夢境來相助,雖然傳奇,但也算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愛情故事吧,彼此的思念和不舍,也是挺感人的。而說基因強大也許并非全部的道理,很多人性情和為人之道,其實都跟父母有很大關系。一方面是因為血緣和基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家教和家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