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國青年導演“看上海”八部紀錄短片講述新時代中國文化

外國青年導演“看上海”八部紀錄短片講述新時代中國文化

東方網記者劉曉晶5月30日報道:昨天(29日),2021年度“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上海行”展映儀式暨閉幕式在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舉行。《愛上上海》《新中國之歌》《隔代帶娃》等8部優質短片逐一亮相,展現了關愛自閉症兒童、隔代帶娃等衆多具有上海特色和中國時代氣息的主題,也讓現場觀衆了解外國青年導演鏡頭中的中國文化。

“要看中國,必須要看上海,因為上海是中國的标志之一。”北京師範大學京師特聘教授、前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高峰代表“看中國”的主辦方介紹說,過去17天,來自南韓、墨西哥、烏克蘭、南非、英國、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波紮那等國的八名外國青年導演,以“家庭、家園、家國”為主題,在中方志願者的一對一協助之下,完成了八部精彩紛呈的紀錄短片。

影片展映分為四個部分進行,每部分為兩部短片展映。其中,《我想有個家》和《河流的魚》分别聚焦相親與自閉症兒童,以真實自然的話語講述了樸實動人的故事,傳遞出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對家的渴望。《海上花》和《愛上上海》分别關注了非常具有上海特色的上海旗袍和上海歌謠,從視與聽的雙重角度展示了多姿多彩的魅力上海。《中國保安-家園的守護者》、《隔代帶娃》關注了非常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群體與現象。最後放映的影片是《一條船上的人》與《新中國之歌》。

在高峰看來,這些作品都很優秀。他告訴記者:“我們不能簡單地用紀錄片的要求去看這些作品,事實上,在創作的過程中,中外青年們一路尋訪、一路感受,他們不僅為每一個平凡善良的普通人的夢想感動落淚,更被蘊含在其中的民族熱誠深深震撼。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短片中家國相依的感人情懷不僅觸發了創作者的奇思妙想,也給在場每一個觀衆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表示,這次的活動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才留下了更加深刻的記憶。“在今年的活動中,外國青年導演和中方制片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從裡到外、從外到内,把‘家’這個概念進行了昨天、今天、未來的闡釋和挖掘。今年的導演都非常有創意,他們用奇思妙想賦予了這些看似平凡的主題特殊的想象空間。”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會林文化基金主辦,由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與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承辦。“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活動自2011年啟動以來,已邀請了610位外國青年到中國來,利用他們的眼睛來展現中國的文化故事。“看中國”項目先後在湖北、北京、遼甯、浙江和上海展開了活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