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了一年多的《美女與野獸》終于上映了,Andy趕在晚上去看零點場也算得上真愛了,是以碼字時難免忍不住想調侃幾句。
說實話,電影考究的細節和精緻的畫面足夠吸引,但艾瑪那張玫瑰花都擋不住的盛世美顔,總有種“太過強勢而喪失天真”的感覺(大約是太想表現影片基因裡的女權主義)一不留神就出戲了,試想:如果讓迪士尼的十四位公主玩狼人殺,貝兒估計能活到最後😂😂。。。
此外,大表哥的盛世美顔隻出現了2分鐘,最後的藍色蝴蝶結突然間讓我不知該如何自處😅😅。講真,就算他在電影裡{}"90%都是野獸的狀态,隻要露出這雙眼睛,你還是會毫不猶豫地愛上他。
對于吃瓜群衆來說:第一,想要遇見王子,你得多讀書,第二,我們都是在現實中摸爬滾打的成年人,你看就算王子變成了野獸,他也能有一座圖書館的城堡。(而Andy隻有一個,啊不,是一小個矮矮滴書櫃)第三:真心祝願萬磁王爺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好了,言歸正傳,咱來也說說這部影片的好,畢竟咱們是個三觀正确,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公号對吧?嗯,沒錯!
看過91版動畫的騷年表示這是所有真人版《美女與野獸》裡還原度最高的一部,很多場景簡直跟動畫版一毛一樣!
小到會說話的茶杯,大到整座城堡。
分分鐘喚醒你童年的記憶。
茶壺太太的動畫造型堪稱完美,尤其是那兩灣媚藍色的眼影,不能更贊!管家座鐘先生在和悍婦老婆重逢的那一刻,悲鳴到“turn me back to the clock……please!”也是我最喜歡的笑點之一。不差錢的迪士尼爸爸一出手就告訴我們:這才是血統最純正的美女與野獸!
童話的時代精神
一直很好奇,明明是一部炒冷飯的動畫,那麼多大人為什麼還要去看?
《魔戒》原著作者J. R. R.托爾金曾經說過,與兒童相比,成年人更需要童話故事的慰藉。因為童話的完美結局可以讓成年人在生活的磋磨中得到安撫。就像《美女與野獸》,讓我們更願意主動的去了解這個世界,不輕易被普世價值觀給束縛,不會輕蔑愛的力量,更不因以貌取人而錯過美好的靈魂。
每個孩子都是聽着故事長大的。在我們還不谙世事之時,是童話塑造了我們最初的價值觀和善惡觀,我們總會習慣性地尋找并詢問:誰是好人?誰又是壞人?(細思極恐)。。。
後來,我們知道“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隻是人們寄寓的美好願望,童話就是不夠理想的現實在文學世界裡尋找的慰藉。即便如此,咱們還是離不開童話,因為我相信每個善良的人的内心都住着一個孩子,他們會從這些積極的故事裡尋找養份,從中獲得信念和面對生活的勇氣。
這一切如同魔法,是童話特有的魔法,也正是華特迪士尼先生口中那句“卡通片就是魔法”。認真看過,你就能感受到野獸的愛情,孤獨着,絕望着,也曾幸福過,期待過,最後放手去愛,擁有了最珍貴的幸福。
野獸王子的泡妞秘籍
第一招:安全感爆棚
從野獸在狼口中救下貝兒那一刻起,就應該知道野獸并不是本性暴躁,他隻是寂寞太久了,他隻是不懂得。
當野獸受傷倒在雪地裡時,瞬間就萌翻了,他的腳爪有肉墊,毛茸茸,還有尾巴,女巫你給他變回野獸好嗎?要什麼王子?
第二招:“小可愛”式的幽默感
野獸受傷時躺在床上,貝兒突然念了幾句莎士比亞,野獸接上去時貝兒的驚喜,以及他的幽默“我上的學一般人上不起。”
野獸小王子喝湯會賣萌,散步會說情話,冬天裡會打雪仗,宴會上會跳舞,可傲嬌可認錯可以陪你看星星看月亮聽故事。
”他因偷偷碰她的手知道她沒有閃躲而竊喜,知道貝兒在偷看他于是坐得離她更近一點也偷看她,邀請貝兒跳舞時被答應後卻顯得緊張不安,笨拙地任由仆人們打扮自己的可愛模樣…
第三招:投其所好
野獸小王子帶她到自己龐大的圖書館,說:“你喜歡嗎,那全部送給你。(天啦噜,如果有人送我這樣一座圖書館,我立馬就嫁了)
用魔鏡帶她去到了最想去的地方,發現了母親死于瘟疫,并且知道了母親用生命在愛着她,算是圓了貝兒的心願。
第四招:搞定嶽父,全靠覺悟
野獸一直覺得嶽父是小偷,知道真相後,轉眼又覺得我的嶽父這麼好怎麼可能是小偷,一切都是我的錯,瞧瞧人家這覺悟這态度,簡直了!話說回來,連嶽父都搞不定,你拿什麼娶他寶貝了20多年的女兒?
第五招:為愛付出
他願意了解她,願意給她想要的東西。雖然知道玫瑰花瓣掉光以後自己就永遠是野獸了,縱使萬般不舍,他還是放她回去救父親,“你走吧,現在去找他,别浪費時間了。”
當野獸可以殺了加斯頓但決定放過他的那一刻,他終于認清了自己,“I am not a beast!”最終,貝兒吻醒了他,野獸終于變回了王子,她卻笑着說:“我有點想念你的胡子了”
學會愛别人,才能被别人所愛。王子如果不變成野獸,大概永遠不會懂什麼是愛情。因為身為王子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得到别人的愛慕。等我們去真心悔過之後,才能發現我們自己内心和身上所缺失的東西,然後一點點努力的把他補齊,沐浴在愛的柔光裡,我們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去看看吧,幾十塊錢換兩個小時的浮生一夢,很劃算了。美女與野獸隻是童話,卻也給了我們愛情中最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