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信奉一個道理,那就是隻要尋找,就會有答案。事實上,這個邏輯并不一定準确,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答案往往并不容易找到,即使你努力地尋找了很久,大機率也會失望。人生而尋找,然而找了一輩子,看似有人找到,但他們是真正的找到了,還是說僅僅是對時間妥協了,這誰又知道。我們總朝着自己期待成為的人的路上前進,殊不知那些被視為榜樣的人,他們是否也有自己的榜樣。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說的就是一個關于尋找的故事,本片叫《在人生的另一邊》,說的是三個家庭互相交錯的故事,在同一個時間線内,這三個家庭互相交錯,然後發生變故,最終他們找到了一些東西,失去了一些人,轉而踏上了最後的征程繼續尋找。
《在人生的另一邊》有三個小故事組成,這三個故事彼此關聯,又催生出來三個不同的人生。男主一家隻有父親和他居住,父親退休後找了一個特殊從業婦女當作自己未來垂老時候的伴侶。然而某一次的争吵,父親失手殺了她,于是,漫長的牢獄之災結束了這個家庭的甯靜。男主得知自己的繼母從事這種行為是為了供養她的女兒,于是,男主踏上了去往異國他鄉的尋找之路。
這位母親的女兒是第二個故事的核心人物,她參加了自己的家鄉的反政府抵抗運動,是以被當局視為恐怖分子。流落到母親工作的國家後,她努力地尋找母親的蹤迹,然而事與願違,流落到一所大學的她結識了另一個年輕的大學生。大學生對于這個政治運動分子非常垂愛。接了她之後,回到了自己的家裡住。兩個人之間也産生了情愫。
于是,第三個故事登場了,由于種種原因大學生被迫與她的摯愛分手,而摯愛這個時候也因為自己的身份被遣傳回國,随後陷入了牢獄之災。大學生不顧勸阻來到異國他鄉為其奔走,誰料到卻是以喪命。大學生的母親收拾女兒的遺骸,卻遇見了第一個故事中的男主,因為這個男主為其提供了住處。
參加了抵抗運動的女孩因為供出了幕後人員而被放,他跟随自己女友的母親來到了新住處,而此時,第一個故事中的男主聽聞了這個母親講述的故事之後,決心去尋找自己的父親。于是,整個故事回到了原點,尋找并沒有是以到達終點。
這是一個容易被大家視為無意義的有意義的事情。之是以無意義,大概是因為我們自己已經習慣了通過尋找來獲得一些想要的東西,然而事實上,尋找并沒有能夠支援這種獲得。是以,本片會被人認為是無意義。然而細細想一下,隻要你不斷地尋求,就一定能找到一些什麼嗎?好像并不會這樣。
沒有人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去尋找,自然,沒有人知道如何才算是找到。第一個故事中的父親他在找什麼?他覺得自己退休後需要徹底的放松,且可以肆意的活着,是以,他并不在意别人怎麼看他娶回來這樣一個女人。他認為此時的人生是圓滿的了,然而意外發生後,這一切并不像是之前預想的那樣。原本空乏的生活在入獄結束後,依舊是空乏的,一切都沒有任何的改變,而那些曾經打破了自己生活甯靜的人或者是事情,也都随着時間風平浪靜下來。
第二個故事中尋找母親的孩子最終可能會找到自己母親的蹤迹,然而這種找到卻是一種希望的終結。終點并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到的,沒有找到的時候,殘存的希望還可以作為活下去的動力,然而當事實擺在眼前之後,一切都塵埃落定,希望破滅的生活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得到的。
在沒有找到母親的時候,母親是自己活下去的動力,然而知道事實之後,這個孩子生活将會發生什麼,這一點沒人知道。
第三個故事中的母親在丢掉了自己的希望之後,轉而用别的事情讓自己繼續有所牽挂,失去了孩子這是一件悲痛欲絕的事情,然而就此結束人生并不能還原整個事情。這位母親最終選擇了和解,選擇了遵從自己孩子的願望,将她的好友解救出來,并幫助她完成自己所希望的事情。這種轉嫁而來的親情對于這兩個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當我們身處上帝視角,就能看出兩個人的相聚或許是對最終答案的解脫。男主也因為與這位母親的交談才放下自己心中的執念與父親達成了和解。
生活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同時也不知道自己看到的結果對于生活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麼,然而我們都知道時間是前進的,在前進着的時間中,我們總需要去獲得,去不斷地跟上。答案或許并不能讓自己停下,還好生活總是會不斷地到達。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