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作者:襟亞

文 | 襟亞

<h1 class="pgc-h-arrow-right">提出問題。</h1>

兇殺推理電影的終極目标都是揭開兇手的面紗。《高斯福莊園》不仔細看,也是這樣。

那麼要是仔細看呢?

仔細看的話你就會發現:電影《高斯福莊園》真正的懸念不是誰殺死了“男主人”,而是:誰“想殺而沒殺死”他。打獵時,那顆擦着男主人耳朵飛過去,卻沒能殺死他的子彈究竟是誰射出的?

在電影的最後,我們将跟随鏡頭得知誰用刀插了他;又是誰在刀插他之前先行把他毒死。殺死他的兇手我們知道,但是謀殺未遂的兇手究竟是誰呢?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警察的出現,僅僅使得高斯福莊園男主人的死,看上去像是個“兇殺案”

<h1 class="pgc-h-arrow-right">分析問題。</h1>

這是部“賊”燒腦的電影,你要是想一邊刷手機一邊把它給看了,那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這樣說吧,你得拿出比上數學課還要認真的态度,一幀一幀不錯過任何一個畫面,并且遇到問題及時回放确認,也許兩三遍之後,聰明如你可以圓滿的完成這部電影的觀賞任務。

我反正是直到刷到第三遍,才把人物和基本劇情梳理清楚,如果具體到更細微的細節,那還恐怕要“說來慚愧”了。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高斯福莊園》每一個人物都有特定的“戲份”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環境</h1>

時間:1932年11月(一戰和二戰之間)

地點:高斯福莊園(英國貴族莊園)

時間和地點确定了電影的背景大基調。30年代華麗、精美的貴族莊園裡泛着優雅、浮華、奢靡、觥籌交錯以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陳規陋習、陰暗卑劣和欲望橫流……

時間和地點是供養故事和人性的盛器。它就像裝酒的瓶子,具體的度數還是得由“酒”本身說了算!老老實實交待,我個人對于這個類型的“瓶子”可是由衷的偏愛!

當然,這個瓶子又不單純是用來盛酒的,它的标号反過來也影響着酒必須具有的特性和品質。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人物</h1>

要把人物梳理清楚,這可是個大工程。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劇中“樓上”的人物群像

首先:人物分為兩大類,一類屬于“樓上”一類屬于“樓下”。簡單說“樓上”的就是有地位的社會上層(也有不是貴族身份的客人);“樓下”的就是侍候人的地位低下的社會底層(其中包括假扮仆人的演員和存在“自由精神”的仆人)。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樓上人物(最左側為莊園女主人)

其次:樓上的分為主人和客人;樓下的分為主人和客人的仆人。客人的仆人相對比較簡單(基本上一對一),主人家裡的仆人根據職責功能又有不同層次的具體分類,這個就比較複雜了。

全劇有30多個人物,每個人物都有實實在在的推動和解析故事情節的作用。是以,沒有人物是虛設的,你必須要搞清楚每一個人的來龍去脈才能更好的了解故事。

下邊我就以高斯福莊園的三個主人為核心來梳理一下全劇的人物。

“樓上”的合計14人:

(一)高斯福莊園的主人3人。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老爺(被害人)和夫人的一個妹妹有奸情

老爺(死者)、夫人、小姐。

(二)參加狩獵聚會的客人11人。

1.男主人這邊的兩人。一個是他的表弟,身份是好萊塢的明星;一個是表弟的朋友,一個好萊塢的電影制片人。

2.女主人這邊共五人。兩個妹妹、兩個妹夫以及一個姑姑。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夫人的姑姑(經濟上靠老爺資助)

3.小姐這邊的共4人。前男友和夫人;現追求者和他的朋友。

“樓下”的合計大約20幾個:

(一)莊園内部的仆人若幹(這裡面的确有些角色是背景闆,是以不太好細分),有故事推動作用的10人。我們就挑對故事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小姐的貼身女仆(和老爺有不可描述的關系)

男管家、女管家、廚娘總管、老爺的貼身男仆、夫人的貼身女仆、小姐的貼身女仆,另外還有一名心靈雞湯女仆、怼人男仆、擦鞋能手男仆、廚娘總管、偷情胖廚娘以及其它背景闆男女仆及廚娘若幹人。

(二)客人帶來的仆從合計6人(其中一個是演員假扮的)。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樓下人物(畫面男仆就是插刀的兇手,女仆則為引導我們解開兇手謎題的關鍵人物)

女主人的五個客人每人一個仆人,其中大妹夫的貼身男仆和姑姑的貼身女仆,分别是我們上圖提到的“插刀人”和“引導破案人”。

男主人表弟的制片人朋友帶來的男仆,是一個被制片人潛規則的、體驗生活的好萊塢演員。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好萊塢電影制片人和扮作他仆人的男演員(和夫人有兩夜情)

老爺的表弟沒有仆人,和小姐有關的四個客人也沒有仆人。

這是一個群演戲,如果你隻盯着幾個核心人物(比如引導破案的人物——姑姑的女仆)那肯定會影響你對這部電影的全面深入地了解。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劇情</h1>

人物衆多還不是這部電影最最消耗注意力的地方,正如我們上面梳理的那樣,他們總是可以遵循一定的邏輯進行梳理的。

真正考驗觀衆的是那些瑣碎而繁雜的細節(比如故事推進過程中,毒死老爺的毒藥瓶就看似随意的出現在鏡頭裡)。

整個劇情采用了多線索、多角度、交雜網狀叙事的手法。就像一張拼圖,每一片都有用,但是被打散了,需要你在觀看的過程中在腦海中進行有效得拼接,才能将真相還原出來。

為了給大家省點力氣,看了三遍之後,我靠拙劣的技巧拼好一個故事梗概(主要針對兇殺案本身,完全不能展現出本劇巧妙的叙事手段):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高斯福莊園》電影海報(幾個主要人物)

老爺年輕的時候開工廠,玩弄了工廠裡的很多姑娘,其中的一個就是現在的女管家。女管家年輕的時候生下一個兒子,老爺騙她說會找人收養,但卻把孩子送進了孤兒院。

孩子長大後明白了老爺做的惡,就處心積慮的成為夫人一個妹夫的貼身男仆,伺機報複這個冷血無情的“父親”。善于察言觀色的女管家看出了這個男仆的動機,并通過一張老照片得知這個孩子就是自己的親生骨肉,為保護他選擇先行毒死了老爺,使得這個孩子的謀殺行為不成立。

老爺死後,警察來了。聒噪的偵探帶了個聰明的助手,根據現場推斷出真正殺死老爺的不是插在胸口的刀,而是插刀之前的毒藥。

姑姑的“菜鳥”貼身女仆才是本片中真正意義上的“偵探”,她靠着聽來的、看來的片段推測出是那個男仆行刺的老爺;最後又通過夫人和她姑姑的對話,明白了女管家就是男仆的生母和真正的兇手。在離開莊園之前她去找女管家落實情況,女管家非常痛快的承認了一切。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案情平靜的大白于觀衆的一刻

當然,警察并不知道所有的這些前因後果,也不知道誰才是兇手。

和夫人、小姐、親戚們一樣,警察似乎也并不關心到底誰才是殺死了老爺的兇手……

故事從陰雨綿綿開始,一場兇殺案之後,故事又在陽光明媚之中結束!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賓客們陸續駛離高斯福莊園

<h1 class="pgc-h-arrow-right">解決問題</h1>

那麼,這個電影用了這麼多人物,煞費苦心的穿插進那麼多的細節,就是為了給我們講述一個報仇雪恨的故事嗎?

在故事快要結束的時候,電影借夫人姑姑刻薄的嘴說出了“難得有人為他的死傷心”這個隐含的真相。

沒有人為他的死傷心,也就沒有人去計較兇手是誰!

相反,“受害人”的死讓很多人得到了解脫。想報仇的、想得到自由的、想得到錢的各生歡喜、各得其所!

确切的說,在電影中“被害人”被人謀殺了三次。最後的兩次彙聚在既成事實的這個謀殺案裡,謎題也在末尾解開了。但是,未遂的那次呢?在狩獵過程中企圖射殺他的那個人又是誰呢?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高斯福莊園》電影海報

《高斯福莊園》表面上看的确是一部偵探電影,而且是一部有着獨特叙事手法的高超的燒腦偵探電影。不過正是因為燒腦和高超才必須要謹慎的看,重複看,仔細看。一這麼着,更深刻的問題就免不了給看出了端倪。

那個未被揭示的“未遂謀殺”才是這部電影更深層次的看點。它才是這個這把眼花缭亂的牌面下面蓋着的“王牌”!

電影中“兇殺案”是實寫,而“謀殺未遂”是虛寫。認真琢磨下來,這個“謀殺未遂”真還就不簡單,可謂“虛中有實”啊!

電影并沒有為我們揪出那顆沒有打死老爺的子彈究竟是誰射出的。

在場的好幾個人有可能;不在場的人也有可能是幕後策劃人;也有可能是電影故事中沒有出現的仇人(擴大到他的個性、人品、金錢可能傷害的一切人)。

既然一個私生子仇恨他想要謀殺他,為什麼不可能是其它的私生子也有這個想法呢?通過人物對話,電影告訴我們,老爺開工廠的時候對很多小女工下過手,生了孩子都得送走。

歸根結底,那顆要刺殺他的子彈,來自于他做過的惡,來自對他的仇恨。

冤有頭債有主,他的一切果,隻不過是曾經種下過的因必有的“回響”。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謀殺未遂的那一槍雖然兇手“懸而未解”,卻也并非故布疑陣,算得上“懸而不玄”!

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在《成唯識論》這樣說恨:“雲何為恨,由忿為先,懷惡不舍,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恒熱惱故。”

謀殺未遂的那個兇手是誰?《高斯福莊園》懸念的“懸而不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01.環境02.人物03.劇情解決問題

洞明

各位,看了《高斯福莊園》,生活中能不招恨,就别招吧!

當然《高斯福莊園》所探讨的人性面其實更廣,在這裡襟亞隻就這一小點,談了自己淺薄的些許認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觀看過電影,有什麼高見,期待我們再做交流!

——end——

謝謝閱讀!

我是@襟亞,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點贊、評論和關注我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