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作者:一片葉子知道秋風已經用完了

24樓影院星标 ★”哦~

在《明星大偵探》等解謎類綜藝節目的推動下,劇本殺逐漸取代狼人殺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龐博就曾在脫口秀裡感慨:為啥有人下班後還沉迷于“聚衆開會”?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其實,劇本殺大概可以被了解為進階過家家。每個玩家都是故事中的一個角色,而每個角色的任務都不一樣。

這任務可能是找出兇手,可能是保護另一玩家,也可能是撈錢。整個過程抽絲剝繭,就像讀一本小書,還原一個故事。

還不懂?

巧了,最近有一部正在上映的新片,正好讓我們沉浸式感受一下什麼是劇本殺——

《不速來客》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不速來客》作為一部形式感十足的“劇本殺電影”,實際上從始至終隻有一個玩家,那就是觀衆。

是以,這部電影的成功與否,就看它能不能讓觀衆“入局”。

深夜,有着圓形天井的詭異筒子樓中,307房間熱鬧非凡。

首先出場的是全副武裝的老李(範偉 飾),他在門外畫了個叉叉,然後撬鎖進屋。見多識廣的朋友應該能猜出來這是小偷來踩點了。

老李的身份也不言自明。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眼看着還沒找到值錢的東西,另一對男女又進來了,老李慌忙躲避。

穿着皮衣皮鞋的人叫閻正(張頌文 飾),他手裡拿着槍,看上去很不好惹。

而美女莉莉(朱珠 飾)媚眼如絲,搖曳生姿,但她一面嬌俏勾人,另一面又心事重重,眼神慌張。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俊男靓女深夜造訪偏僻髒朽的老房子,是為了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原本以為要見證一番翻雲覆雨,結果在床底睡着了的老李醒來卻看見莉莉雙眼渾圓,死在了床前。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影片進行到這裡,已經很吸引人了,結果一轉眼又出現了一個人物——外賣員馬明亮。這位外賣小哥看上去單純又無辜。

閻正和老李互相争搶,都想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最後,外賣小哥選擇了和老李站到了一起,畢竟小偷沒殺人犯可怕。

但看似最不可能的人往往是最危險的那個,相信這個道理很多懸疑片愛好者都明白。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就在我們以為事情已經水落石出時,又一個意外的發生讓局面陷入混亂。

餘下的兩人怎麼說都說不清,老李陷入了崩潰。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原本被閻正綁着藏在櫃子裡的白毛富商尤大成(梁超 飾)此時從沒關好的櫃子裡掙紮着出來了。

原本隻是一樁簡單的情殺案,現在抽絲剝繭般又牽扯出了更多的東西。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在對白毛富商的審問中,老李和小馬問出了一些東西,但又沒有完全問出。

比如富商今晚的十一點整要和别人進行交易,而且為了這次交易,他已經在冰櫃裡放了整整一百萬。

但和誰交易,交易什麼,富商沒來得及說,門口就傳來了敲門聲。

兩個人站在門口,一個西裝領帶油頭,一絲不苟,個子不高;一個印花T恤大粗金鍊叼着煙油頭,就差幾頓小燒烤。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兩人的外表看起來很好笑,但他們實際上是人販子。尤大成今晚的交易内容是人。

一個房間,兩起命案,一個殘忍的交易。究竟是情殺還是另有隐情?這些人中到底誰是無辜的,誰又在說謊?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不速來客》就像是一場波雲詭谲設計精妙的迷局,觀衆都是迷局中的參與者。

每當我們以為案件要水落石出之時,影片就會在此刻給我們一個下馬威,開始極限反轉,并強迫觀衆重新整理思路理清線索。

最後,不用視角的交集将會勾勒出一個完美而封閉的圓環。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由于電影是嚴格的單場景多線叙事模式,這代表着鏡頭畫面裡的空間層次不會有多少變化,甚至還會顯得單調,很難吸引觀衆。

在這背景下,演員的表演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範偉老師不必說,自帶喜劇氣場,一舉一動都牽引觀衆的目光。

嘴上說着“我是練國術的”,手上來了個熟練的掏兜動作。一個小賊的心虛和自尊,躍然銀幕。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窦骁給人驚喜最大。他是在用全身和眼神去诠釋馬明亮這個又慫又恨的角色。

一方面,作為長期處在社會底層的服務人員,身上有一種慫氣,看上去過于老實了。同時,由于長期的壓抑情緒,這個人物身上又有一種不顧一切地暴戾。

這種複雜性被窦骁演繹得簡直淋漓盡緻。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其他角色戲份雖不多但演技稱得上遊刃有餘。

比如飾演人販子的胡明和高尚,一出場就拿捏住人物特質。這兩人一方面是心狠手辣的人販子,另一方面又是唯唯諾諾生怕拿不到錢的乙方。

面對老李假扮的奇葩“甲方”時,困惑不耐煩也隻好忍耐,強烈的沖突對比之下笑料十足。

導演劉翔對這些明顯資曆比他深得多的演員們可是一點都不手軟。

片中幾乎所有人都挂着彩吃盡了苦頭,人性都被逼到了極限。這種演員越慘觀衆越買賬的手法,在今天依舊管用。

值得一提的是,《不速來客》還用一個小道具吸引着觀衆刺激着叙事——手槍。

影片的前半段,每次鏡頭裡出現槍,觀衆難免緊張會一下,生怕擦槍走火。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而當閃回片段表明這隻是一把做成手槍形狀的打火機時,我們就會松懈下來,同時又在期待一個高潮,即片中人物什麼時候會發現真相。

是以,當蝦毛那根一直叼在嘴巴裡的煙,終于被從手槍裡冒出的火點燃,觀衆的情緒就會升至頂點。

這種打火機-手槍的錯位,實際上是懸疑片大師希區柯克的經典手法——麥格芬,即借助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這裡是手槍)來推動叙事,調動觀衆的情緒。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電影《火車怪客》中的打火機)

讓觀衆提前知道主角不知道的事情,也是希區柯克的拿手好戲。當我們在片外已經知道手槍是假的時,片中人物卻把它當成真的,這種資訊差會讓我們提心吊膽。

客觀來說,《不速來客》在懸疑叙事、懸疑技巧和演員演技等方面都完成得不錯。其實隻要把這些東西做到極緻,就能成為一部有新意的水準以上的商業片。

但主創們野心很大,想用羅生門式的劇本殺涉及去觸及一些社會問題,比如拐賣兒童,因病緻貧等。

然而在形式感十足的電影編排下,能留給觀衆深思的空間太小。可以說,《不速來客》的看點和缺點,都集中在“劇本殺”這一新形式上。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過多的人物設定會幹擾觀衆——這場“劇本殺”中唯一的玩家進入劇情中。

因為全片的揭秘都始終建立在一個基點上,即編劇和觀衆的資訊差。但觀衆其實很難在極短的時間内理清大多數資訊線索,注定隻能被電影牽着走。

對于《不速來客》這樣的電影來說,完全可以把一些累贅的背景去掉。

老李就是一個小偷,他不需要去給兒子湊手術費;閻正就是一個警察,自己沒因病退休,閨女也沒被拐賣;小馬沒有什麼凄慘的過去,什麼因為家貧女友嫁給了别人,就是想撈點錢……

貪多嚼不爛使得本片隻能處在一個“有意思”的水準上,主創既沒能把形式玩到極緻,也沒講好底層小人物的慘淡處境。

這其實也是很多國産影視作品的通病,什麼都想講,結果什麼都沒講好。

并非所有的電影都需要有一個現實主義落腳點,安安心心地玩好一種電影形式就足夠了。

範偉新片,犯了國産電影的通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