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以來,豆瓣上部分日本電影的打分條目裡湧入大量一星差評,部分影片的評分急轉直下。
尤其是在8月17日,一部紀錄片突然飙至豆瓣熱門電影第一名,熱度高居不下,直到官方出手。
這部片子就是評分曾一度高達9.6分的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之前曾進入豆瓣電影top250,被盛贊為經典,目前評分已跌至8.7分。

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表面上,這部紀錄片的内容十分人畜無害,不過是講述一對日本老年夫婦的田園生活,三餐四季,溫馨暖人,類似于《小森林·冬春篇》。
而事件的導火線則是片中主角之一津端修一,被網友指出曾參與二戰,身份是海軍戰鬥機設計師。
一石激起千層浪,于是大量一星開始湧入豆瓣,支援者與反對者開始争論,五星一星開始搏殺。
輿論争論的焦點,問題的核心在于兩點。一、這紀錄片的主角津端修一是否戰fan。二、這部紀錄片又是否宣揚了美化戰争的傾向。但凡沾了一點,這部紀錄片就應該被抵制。
據維基百科介紹,津端修一出生于1925年,1937年中日戰争全面爆發時,年12歲。1945年被配置設定到厚木機場當海軍工程員。同年八月,日本戰敗投降,軍隊即被解散。
嚴格來說,津端修一共當了不到八個月的海軍,而且是在技術部。沒上過前線,更沒到過中國,隻是一個參加過二戰的日本士兵。
那這部紀錄片又是否宣揚了美化戰争的思想呢?
有,但被删除了。
這才是這部紀錄片遭受攻擊的最大原因所在。
因為它确實活該。
大家現在去視訊網站上看播放的《人生果實》,咋一看并沒有什麼問題,确實是講一些田園生活。但這其實并不是完整版的電影,而是被删減了6分鐘,玄機就隐藏在這6分鐘裡。
在這6分鐘裡出現了如下場景:
1、給了青天白旗超大超長特寫。特寫前還有戰鬥機模型畫面,這個鏡頭語言十分暧昧。
2、津端修一去tai探訪戰友,席間開心大唱tai軍軍歌,加上最後在陳清順墓前的那一次,整部片子tai軍軍歌一共出現了三次。
和男主聚會的灣灣人,大概是43-45年被優異條件吸引去日本海軍工廠造戰鬥機的機師,他們回tai以後也是抱團,極度親日。
綜上,我們可以說津端修一的身份沒有問題,但他本人絕對沒有反戰,甚至在懷念那段戰争時光。
九十多歲還高唱tai軍歌,屁股歪不歪就更不用說了,絕對是反戰敗,這樣的電影打一星怎麼了?這是原則問題。
當然,這次“一星運動”也波及到了其它日本電影的豆瓣條目。比如宮崎駿的卡通片《紅豬》和 《起風了》以及大島渚的名作《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也都遭遇不少差評。
抨擊宮崎駿就有點過分了,手冢治蟲、宮崎駿、藤子不二雄,村上春樹都是出了名的反戰人士。有些人盲目擴大範圍,隻會“把朋友搞得沒有了,把敵人搞得多多的。”
這就不可取了,需要糾正。
至于持反對态度網友的想法其實能了解,他們隻想單純的看電影,至于電影之外的東西他們不想管,也不願電影和其他挂上鈎,是以他們格外反感擴大化,尤其是一棒子打死某部電影。
但我想說的是,電影從來都不隻是電影,如果電影隻是電影,那哪來的文化入侵呢?
就像日本著名漫畫家手冢治蟲提出的漫畫三原則,也就是作者在創作漫畫作品時,有着絕對不能違背必須要遵守的三項準則:
1、不能拿戰争或是災難的犧牲者開玩笑;
2、不能對某些特定的職業表現出輕蔑;
3、不能拿民族、國民或是大衆開玩笑。
當《人生果實》确實觸碰到底線問題時,不管它是多好的優秀電影,它應該被抵制。而事實證明,《人生果實》确實觸碰了底線,那就請反對者息聲,讓真正的紀錄片《三十二》《二十二》得到應有的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