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立日”美國人反思:這個國家是無可救藥地分裂了嗎?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任重 環球時報記者 張婷鴿】美國總統拜登計劃于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在白宮舉辦千人派對,并宣布美國“已從新冠肺炎疫情中走出”。但《紐約時報》等媒體提醒說,這一計劃遭遇了令人不愉快的現實:目前美國隻有不到一半的人完全接種了新冠疫苗,而傳染性很強的德爾塔變異毒株正使疫情面臨新的暴發危險,公共衛生專家擔心慶祝活動将發送“錯誤資訊”。有專家分析稱,這顯示拜登對疫情的處理仍然是“政治化和黨派化的”,他首先考慮的是為民主黨赢得明年的中期選舉。“7月4日是思考身為美國人意義的時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日稱,但美國人很少像今天這樣兩極分化,從經濟到種族平等,從治安到氣候變化,“我們的電視熒幕上充斥着國會左右兩極憤怒的聲音”。《華盛頓郵報》稱,“我們過去曾為世界提供一種民主模式,但現在不再是了”。該報稱,民調顯示,目前隻有14%的德國人認為美國的民主制度是其他國家的理想模式,而在紐西蘭,隻有不到1/10的受訪者這麼認為。

總統開派對“兌現承諾”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導緻幾乎所有遊行、音樂會等大型活動被取消一年後,首都華盛頓當地時間4日晚9時許将在國家廣場舉行煙火表演。政府提醒那些去現場觀看煙花表演的遊客應遵循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建議,沒有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必須繼續在室内和擁擠的戶外場所佩戴口罩。

報道稱,4日還将有約1000名“幾乎不戴口罩的”美國人湧入白宮南草坪,參加獨立日派對,這是拜登擔任總統以來舉辦的最大一次聚會。美聯社4日稱,被邀請者主要是參與新冠疫情急救的軍人、重要從業人員及其家屬,這1000人将在南草坪進行野餐并觀看煙花。路透社稱,3日白宮南草坪已經搭起燒烤架,為第二天的派對制作漢堡用的碎牛肉餡餅。報道稱白宮官員并不要求出席7月4日派對的賓客接種疫苗,但要求來賓提供活動前三天内的新冠檢測陰性證明,并“建議”未接種疫苗者戴口罩。《紐約時報》稱,此次聚會旨在表明總統“已經兌現了他的承諾”,即美國人将從獨立日起恢複一些表面上的正常生活。

疫情結束了嗎?美國回歸正常了嗎?美國《邁阿密先驅報》3日稱,蓋洛普的最新民調顯示,美國群眾在此問題上存在分歧。29%的受訪者表示,美國的疫情已經結束,但71%的人認為疫情還沒有結束,而且他們的生活永遠不會回到疫情前的正常狀态。

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日淩晨1時,美國新冠肺炎确診病例累計達33713912例,死亡病例605493例。自拜登上任以來,美國在抗擊疫情方面确實取得了重大進展。《紐約時報》的資料顯示,目前每天新增病例穩定在1.2萬例左右,是自廣泛開展檢測以來的最低水準,而1月20日拜登就職那天的新增病例高達20萬例。目前美國平均每天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約224例,是自2020年3月疫情暴發以來首次低于300例。自 1月以來美國死亡和住院病例下降了 90%。但疫情控制并不均衡,在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比如猶他州和阿肯色州的農村地區、懷俄明州等地病例仍然呈現上漲趨勢。

另一方面,統計顯示美國的疫苗接種速度已經放緩到每天不到100萬劑,遠低于4月中旬。拜登并沒有完成在7月4日之前實作70%成年人至少注射一劑疫苗的目标。白宮官員也表示擔心,一些州免疫水準較低,未來幾個月可能會有新疫情,“然而,這種焦慮并不總是反映在政府的公開語氣中”。

白宮在冒“政治和死亡風險”

美國總統進階顧問鄧恩對媒體稱:“美國人應該為我們作為一個國家在過去6個月裡共同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這是回歸正常的一大步。”福克斯新聞最新進行的民調顯示,64%的受訪者支援拜登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處理,其中特朗普選民中也有約30%表示支援。為了宣傳拜登正将美國帶回到疫情前的秩序,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上周釋出了一則題為“美國歸來”的樂觀廣告,并派出一輛名為“美國歸來”的移動巴士在全國各地旅行,上面印有拜登的頭像,并分發免費冰淇淋。3日,拜登參觀了密歇根州特拉弗斯城的一個櫻桃農場,宣傳以 6 月就業報告為标志的經濟複蘇,并作為“美國歸來”活動的一部分。

但也有很多人對這種樂觀的資訊感到不快。新冠肺炎患者的幾名家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他們仍沉浸在悲痛中時,很難了解拜登表示國家“正在恢複正常”。據《紐約時報》3日報道,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倫理學和衛生政策教授伊曼紐爾認為,白宮千人派對開得“過早了”,“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保持謹慎非常重要,專注于我們必須做的更多事情也非常重要”。範德比爾特大學傳染病專家沙夫納說:“我們仍處于這場抗疫馬拉松的中間階段。”相對于白宮的樂觀,許多地方官員采取了謹慎的态度,一些城市縮減或取消了獨立日大型慶祝遊行和煙花盛會。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顯示,目前美國1/4以上的感染是由傳染性更強的德爾塔毒株引起的,主要襲擊的是尚未完全接種疫苗的人群。《華盛頓郵報》警告,随着慶祝計劃的擴大,新冠病毒也在演變,拜登政府“在未來幾個月或将面臨緊張局勢”,“可能帶來潛在的死亡和政治風險”。拜登的一些盟友也警告說,美國必須小心,避免過早宣布勝利。

《紐約時報》稱,拜登急于宣布美國“走出疫情”,也許是在謹慎與全面重新開機經濟和讓國民士氣回到正軌之間謀求一種微妙的平衡。盡管2日釋出的美國就業報告令人樂觀,但經濟複蘇遠未完成。美國政治新聞網3日稱,美國仍然比2020年2月時少了大約700萬個工作崗位。有迹象表明美國的複蘇依然緩慢且不平衡,休閑和酒店業、教育、商業和零售等就業機會大幅增加,但包括建築和醫療在内的行業幾乎沒有起色。彭博社文章指出,快速傳播的德爾塔毒株可能令美國今年夏天的經濟複蘇蒙上陰影。

美國獨立日的反思

據《紐約時報》4日報道,一年前,美國人主要待在家中慶祝獨立日。今年,美國人急切地想回歸獨立日的儀式。預計7月1日至5日期間,有約4800萬美國人出行,比去年增長40%。美聯航稱,7月1日至6日期間預訂的航班超過 200萬人次,是去年同期航班數量的5倍,這将構成自疫情暴發以來對該國旅行基礎設施的最嚴峻考驗。

在這個獨立日,美國人似乎比以往更多地思考“作為美國人意味着什麼”。在香港工作的美國人馬科斯4日在CNN發文,講述在國外生活中體會美國人在世界的地位。她說,在香港,她能感覺到,這個城市中的其他移民,“他們的特權明顯不如我”。她宣稱,作為一個美國人,很容易讓自己“處于宇宙的中心”。但馬科斯承認,身為美國人她也感到不少恥辱:“看着美國軍隊推平其他國家,而自己國内的種族暴力問題還沒解決,從遠處看這一切并不能讓我坦然接受。而每當美國以金錢、資源和權力來維護它的主張時,我自己都翻白眼,就像聽到有些明星說她因太漂亮而受到歧視時那樣。”

CNN3日稱,“美國夢”裡閃耀着一種崇高的願景,可以追溯到《獨立宣言》,平等被視為“不言而喻的”。那麼,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這種平等在哪裡?疫情帶來了毀滅性的死亡和疾病,造成了經濟和社會混亂。在“黑人的命也是命”這個問題上,自由處于什麼位置?誰能相信美國的民主本身沒有受到威脅?而黨派分歧也在空前加劇,這個國家是無可救藥地分裂了嗎?

《紐約時報》3日稱,在獨立日,象征團結的美國國旗可能成為分裂的符号。如今在紐約長島的一個小鎮,當地農民特萊伯說,一個顧客因為他賣洋芋的卡車上畫着國旗就認為他是“保守派”,這讓他很吃驚。

《華盛頓郵報》稱,全世界都驚訝于美國民主的紊亂。美國不再是“山巅之城”。皮尤的資料顯示,過去幾年的混亂、功能失調和精神錯亂造成了可預見的損失。調查數字令人沮喪,目前隻有14%的德國人認為美國的民主制度是理想典範。法國、英國、南韓、日本和澳洲的民意同樣低迷。 澳洲《悉尼先驅晨報》3日稱,美國政權日益在民主和共和兩黨之間搖擺不定,讓美國變成一個越來越讓人捉摸不定、“支離破碎的國家”;而中國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充分發揮政策連貫性優勢,通過“一帶一路”等倡議規劃未來,而不必擔心未來的政府會撕毀它。報道稱,美國現在不是在所有領域都占上風,它不再是“世界警察”,甚至不再擁有尼克松時代那種毫無疑問占世界主導地位的經濟和文化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