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和我的家鄉

作者:最憶是巢州

我對家鄉的記憶,遙遠又清晰,有時會出現在飯香中,時而又在出現夢境裡……

我和我的家鄉

我雖出生在武漢,但打小爸爸就告訴我——家鄉是根,人永遠不能忘掉你的根在哪裡。從這時起,我的心中便有了家鄉的印記,便有了和她不可割舍的情愫!

沒入學的那幾年我常回家鄉,那是巢湖邊上的一個古鎮。記憶中,家鄉的老屋和如今保留下來的徽州古民居不無兩樣:馬頭牆,青石院落,進入小院兩邊是兩間廂房。廳堂裡是粗木柱作架構,有雕花條幾,古樸八仙桌和高背花木梨椅子,那時的家鄉,處處透着沉木香味的徽州文化氣息。

我和我的家鄉

廳堂後是一片園,裡面種了許多杮子樹,枝頭上挂滿熟透了的甜杮子,紅滴滴的像一盞盞火紅的小燈籠,照亮我的心頭,吹彈欲破,煞是饞人,常有許多喜鵲在嘻嘻哈哈地争搶。

家鄉,有我童年的好時光。孩子是永遠不可能拘束在屋檐之下的。那時光好像總藏在青青秧田、金色稻浪之下,又在一片片菜葉下結成記憶的小果實。在奶奶天天澆水的菜園裡,瓜果飄香時節之時,一手一個小西瓜,總會汗水淋漓,這時候,去水塘裡捉魚摸螺獅,坐在光滑的石闆上,把兩隻熱烘烘的小腳丫子放進涼涼的清水中,一絲沁人心脾的清爽一下子流遍全身!記憶随着水花,在小池塘的一圈圈漣漪裡趨回平靜,慢慢沉澱……

我和我的家鄉

再大一點是十歲左右的光景,爺爺奶奶總是很寵我。那時院内天井有一棵老槐樹,那上面系着爺爺小時候給我拴的秋千,最喜歡那個爺爺一斧頭一斧頭劈出來的,又小心翼翼用毛皮擦圓滑的秋千,感覺那時一蕩就能蕩到雲朵上,帶着爺爺對我的愛,我像一直快樂的小鳥,尖叫着,歡笑着……現在還總是想起奶奶做的“粑粑”,奶奶的巧手是家族裡出了名的,奶奶的笑意漾在皺紋裡,釀出歲月的歌。我看着她的手上下翻飛:手掌輕拍成餅,油鍋薄薄一層菜籽油,一圈圈地擺碼起來,大鐵鍋是用松枝生的火,叭叭地冒着樹脂的香氣,待“粑粑”出鍋時芳華畢露,一面金黃酥脆,一面糯香盤旋,咬一口餡跟着帶出來,它太燙也不能整個吞到肚子裡。小時候好多次忍着舌頭被燙,仍大口吞咽它的清香。

我和我的家鄉

家鄉,也有尴尬讓我難忘!我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剛會走路不久,村裡有一條剛建起的土公路,晴天還好是平坦的,雨天的這條路,牛踩、人行的路上滿是淤泥。有一次,我穿着雨靴行走在路上,一腳下去,拔出來的是腳,粉紅的雨靴卻深深地陷在黝黑的淤泥裡,愛幹淨的小女孩蹲在旁邊直哭着嚷嚷“我再也不回老家了”!我忽略了奶奶眼裡一閃而過的落寞……再後來,聽爺爺說搞了“村村通”建設,現在變遷的不隻是路況,車輛也随之更新了,計程車、公共汽車也開進了鄉鎮。村村通的建設标志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随着國家振興農村戰略的實施,村民逐漸富裕起來,以前的土牆老屋前些年也被拆遷了,爺爺家在村邊靠近馬路的位置豎起了洋樓。我又對那個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家鄉充滿了憧憬!

啊,我的家鄉!如今正在推進生态文明小鎮建設,空氣帶着發展的喜悅,是甜甜的。中考後重遊故鄉,我貪婪地吮吸着沁涼的空氣與一方天宇的蔚藍,陪着爺爺奶奶走在寬闊的柏油路上,再看那條幾乎已經廢棄的小路,眺望遠處的靜谧清澈的湖水和市區的高樓,我第一次發現家鄉已經離城市不遠。回首處,那一盞盞路燈進入了我的眼簾,似乎是幸福大道上跳動的音符。新舊對比,不禁感慨萬千:這不正是中國千千萬萬個村莊正在奔赴小康、走向富裕的縮影?!

我和我的家鄉

啊,我的家鄉!對你的記憶,就像一本很厚很厚的書,每一頁都很精彩,每一段都很有趣,夾着歡笑,嵌着淚水。每一個老家人都是書的作者,他們無不珍藏自己的遺留,無不愛惜自己的傑作,他們有過不舍和彷徨,卻将古樸的堅守與美好的記憶在心中珍藏——因為它默默的見證了曆史歲月,見證了盛世中國的蒸蒸日上!

啊,我的家鄉!那是我時常心靈眺望的遠方,沉澱着我的回憶,更帶着我對未來的展望,就像每一個家鄉人一樣,載着夢想,揚帆遠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