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羨慕一個絕症患者在世的最後幾個月”,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因為看到這樣的話想要噴我?
“活着不好?”
“腦子有病?”
“抑郁症患者?”

關于标題的話題我們就此打住,我們首先簡單來介紹下《四月是你的謊言》這部動漫吧。
《海賊王》作者尾田榮一郎曾表示過羨慕這部漫畫,動畫化是在2014年十月,直到第二年四月結束。
<h1 class="pgc-h-arrow-right">簡單介紹下劇情:</h1>
從很小的時候起,在母親的引導和教導下,有馬公生便将成為優秀的鋼琴師當做了自己的畢生理想,一路走來,亦斬獲了不少佳績。不幸的是,在11歲那年,有馬的母親去世了,而有馬亦再也無法聽見自己所演奏的琴聲,如此一來,他同自己最初的夢想漸行漸遠。
在念初三那年,一位名叫宮園薰的女生出現在了有馬的身邊,薰演奏的樂器是小提琴。很快,有馬便被薰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才情和熱情所吸引了。讓有馬沒有想到的是,薰竟然指定有馬成為她比賽中的伴奏,在薰的影響下,有馬漸漸重燃了對于鋼琴的熱愛,他和薰之間的距離也是以越來越近。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絕症患者:宮園薰</h1>
我基本上把所有的關注重點放在女主的身上,她就是我
故事的最後時刻宮園薰手術失敗去世,那個時候我多麼希望她能夠被拯救,能夠活下去,繼續追求她的小提琴夢想但是并不能夠如願。
本以為這會是一個bad ending,但是我錯了,當我看到宮園薰最後的一封信,看到有馬公生會心得笑着看完這封信的時候,
我因為宮園薰能夠做到真正的自我而欣慰;我因為宮園薰能夠“身殘志堅”而感動。同時我又非常羨慕她最後在世的幾個月。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人生在世,規則太多,義無反顧的追求,是宮園薰最讓人佩服的地方。</h1>
說出這樣的話,對絕症患者很不禮貌,對于絕症我無法感同身受,但是對于宮園薰最後日子中所做的一切相當羨慕。
因為,現實中那個懦弱膽小的我根本做不到像她那樣。
亦或是世俗規則還是自主規劃的規則。走上去之後,就很難再下來,被各種條條框框所束縛,很難擁有自由。同時也因為積累,身上背負的東西越來越多,卻又不能放下。
因為有風險,萬一丢了的是西瓜,撿起來的是芝麻呢?
而宮園薰就是自由的,也不需要退路的,因為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不會比死亡更加糟糕的了,是以她可以追求真正的自我而義無反顧。
<h1 class="pgc-h-arrow-right">自由的含義,想,是追求;不想,則是抗争。</h1>
什麼是自由?自由是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同時也是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是以宮園薰才會義無反顧的跳試膽橋;是以宮園薰才可以抛棄小提琴比賽的條條框框,随心所欲拉出自己想要的小提琴;是以她才會對着你說——“以後你就是我的友人A”了。
宮園薰在我眼裡閃閃發亮,這是為什麼?因為她在向我們诠釋什麼才叫做生命。
第一次見面,四月,櫻花爛漫,微風徐來,宮園薰站在公園的高處,自由自在盡興地吹着手風琴。有馬公生看着這麼一個宮園薰入了迷,正是因為宮園薰吹得入迷,她在用自己的感情诠釋着自己的驚豔。
<h1 class="pgc-h-arrow-right">生活需要熱情,追求夢想的人是勇者</h1>
生命中什麼最重要?生活要有熱情。我們不能因為“某乎”販賣的焦慮而丢失自我,工作生活都需要熱情,混吃等死不過是行屍走肉。
但是要活的充滿熱情容易嗎?學生時代的我的假期是充滿熱情的,因為我可以每天“24”小時在網上沖浪;學生時代的我,上體育課是熱情的,因為我可以在球場上盡情揮灑汗水。
而長大後呢?因為向“錢”看,我們忘記了自己喜歡做的事,因為向“錢”看,我們隻會做能夠得到更多“錢”的事。
或許隻有失去了比錢更重要的東西的時候,才會懂得追求生命至高的熱情吧。
放棄錢和名我做不到,是以隻能羨慕像宮園薰一樣的人了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讓人惋惜的宮園薰,活着才會有希望,而她卻死了</h1>
與此同時,我又心疼宮園薰,也覺得惋惜,假如最後一刻她的手術成功,活了下去,想必她的一生會充滿光輝。
她在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就留下了兩行熱淚,這是她不經意間流下來的。故事初期,我們沒有想到宮園薰身患絕症,這兩行淚是她對活下去的渴望。
<h1 class="pgc-h-arrow-right">總結</h1>
做自己這麼難麼?一定要像宮園薰一樣沒有了後路之後才意識到要好好活自己嗎?
我們無法做到像宮園薰那樣把自己活得光輝熠熠,至少要保有生活的熱情。就像B站《後浪》所表達出來的态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