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作為輔助每朝每代皇帝的近人,如果放在今天來說,也算是半個高管了。清朝末年封建勢力快走向低迷的階段時,皇帝如同擺設一樣被操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慈禧執政掌握朝廷政權。
李蓮英作為她身邊的心腹,可謂是無所不有。光緒三十二年,李蓮英的母親病故,念在李蓮英平時為朝廷做的貢獻,在慈禧的允許下,為她的母親大辦了一場葬禮。你知道有多繁華嗎?

李蓮英的葬母排場
光緒三十二年,李蓮英母親病故。三十三年二月,李蓮英眼看喪期已到,他親自走水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把葬禮要用到的一切事項,前後都翻看和檢查了一遍。
前後35天的時間,除了普通人家葬禮經常會用到的靈堂、挽聯之外,最看重的也就是吃喝方面的排場了。據說,李蓮英整個葬母的過程,可以用奢靡二字形容。隻不過他的母親,再也享受不到這一切了。
前來悼念李蓮英母親的人人山人海,他們當中有一部分當個小官,這種場合談生意和政治不妥,就來拉攏拉攏關系。眼看來賓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李蓮英直接給他們上了當時朝廷能享受的“十三碗”。主食、涼菜、下酒菜、色彩應有盡有。除此之外,還有雞鴨魚肉,都是一般人家平時吃不到的。
早中晚三次宴席一次不落,最高時候一天能有200多桌酒席,李蓮英忙不過來就增派人手幫忙。除了當官的之外,不管是來看熱鬧的,還是攀關系的,都可以入席。
白吃白喝35天,鄉親們還可以拿着自己家裡的桶來取,據說這是李蓮英為了孝順母親,同時照顧那些年老不能出門的人。對此,李蓮英雲淡風輕的說:“就當我周濟四方吧”。
和老佛爺請示喪事
李蓮英的身份有些特殊,從自身方面來看,不過就是個太監,喪事辦的如何都不打緊。但李蓮英偏偏就是個孝子,加上是太後身邊的紅人,這要是辦的太簡約,外人還以為是老佛爺拿不出銀子。
考慮到這些原因,李蓮英把自己母親的喪事和老佛爺做了個具體彙報,希望慈禧給他一些假期處理私事?老佛爺聽聞李蓮英孝順之後,直接賞了他48萬兩銀子,由當時總督署袁世凱支配。不得不說,這老佛爺出手還确實是大方。
李蓮英請假之後,和自己的兄弟一同商量有關喪事的事宜。最後,李蓮英決定母親出殡,保守一些決定用50萬兩銀子,後續不夠的話還可以繼續增加。事實上身為太監的李蓮英,一輩子自個兒都沒花過這麼多錢,這也是托了慈禧的福。
李蓮英的幾個兄弟商量之後,把所有能想到的事項都列出了一個清單。他把這份清單交給李蓮英,李蓮英對此感到很滿意。
一方面,他的确是想盡孝,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和父老鄉親顯擺,自己是老佛爺面前的大紅人。隻不過花銀子可以,但朝廷這方面有自己的規矩,他的這些排場都是在禮制範圍内的。
李蓮英的晚年生活如何
晚清末年,清王朝勢力土崩瓦解,慈禧駕鶴西去,李蓮英自然失去了往日跟随在太後身邊的威風,因為他知道自己失去了靠山。
本以為隆裕太後接管朝廷之後,李蓮英一定會因為慈禧而受到懲罰,最終孤獨終老,狼狽不堪。可事實上,李蓮英的晚年生活要比絕大多數人預想的幸福。
雖然沒有了慈禧太後在的時候權利大,但他晚年也住上了南花園,并且還能在那裡頤養天年,度過了比上半生更輕松的時光。
1911年,李蓮英離世之後,隆裕太後特意撥出1000兩白銀,用于置辦他的喪事。并且她還派了專人為這位太監守墓,真是難得的待遇。據說就連袁世凱的兒子也曾來悼念,由此可見李蓮英的晚年的确風光。
對于李蓮英這個人,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眼光來評價。雖然說在慈禧執政的年代裡,他從來沒幹涉過慈禧執政,但李蓮英卻A錢腐敗,和官人勾結對朝廷施壓,私藏了不少銀子。據不完全統計,李蓮英在皇宮私藏的銀子,有三百兩。
從晚清時期王侯将相對于物質的醜惡嘴臉就能看出,清王朝勢力的衰敗不可避免。李蓮英作為太監,從踏入皇宮的那一刻起,就時刻在為自己做打算。知道清王朝終究會有滅亡的那一天,他早已經為自己留好退路,一生如履薄冰的李蓮英,也隻有晚年才是放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