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要說最近最火的劇集,莫過于連續七天在Netflix電視節目類中全球排名第一的《鱿魚遊戲》了。無論是驚險刺激的劇情,還是引發争議的吳京同款綠色運動服,都讓《鱿魚遊戲》話題不斷,頻頻刷屏。但今天我們要讨論的有所不同,抛開以上所有熱點,讓我們看看劇中的場景設定和視覺藝術,深挖“鱿魚遊戲”之美。

本文轉自:OFFART(OFFART_Official)

不同于其他生存遊戲的高智商博弈、缜密推理、險象環生的情節,《鱿魚遊戲》巧妙的選用了亞洲乃至全世界共同的童年遊戲,簡單介紹便可以迅速了解、産生共鳴。

各大社交媒體上都發起的椪糖遊戲,也證明了文化母體選擇的正确。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鱿魚遊戲的熱播也導緻了現象級的反響。自 9 月 17 日該劇首播以來,主演之一的鄭浩妍在 Instagram 上的粉絲從 4 萬猛增至 1500 萬,使她一躍成為在該平台上粉絲最多的南韓演員。

作為前模特,鄭浩妍曾在 2017 年春夏時裝秀上為 Louis Vuitton 走秀,也與 Chanel、Fendi 和 Miu Miu 等其他一線奢侈品品牌展開過合作。更在本周三被Louis Vuitton高調任命為常駐大使。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除了高能的劇情,《鱿魚遊戲》還兼顧了線下的衍生,巴黎和首爾已經出現了根據《鱿魚遊戲》内容改編的各種快閃式遊戲。各地的粉絲群眾紛紛前往打卡,有的甚至為其排隊幾小時。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鱿魚遊戲》在法國巴黎開設的咖啡快閃店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鱿魚遊戲》在首爾梨泰院地鐵站開設快閃活動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藝術家Ludo《鱿魚遊戲》為題材創作了作品

《鱿魚遊戲》除了各種伏筆、隐喻和立意可以讨論,劇中的場景設定和視覺設計也非常值得我們細究。

01

《鱿魚遊戲》中的視覺藝術

大家看《鱿魚遊戲》畫面時會不會有一種看韋斯·安德森電影的既視感,這種既視感不僅來源于《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流行色千禧粉,更源于對稱美學的運用。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鱿魚遊戲》将複古工業風融入到對稱美學中,更凸顯了嚴密的階級性和大都會般的勞工群體群像。在遊戲世界中可以看到複古工業對稱之美,也可以看到紅綠對比泾渭分明的色彩之美。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執行者的畫面往往停留在奇數,這樣在視覺上會更加引人關注。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而全劇中最出彩的場景設定,非錯綜複雜的彩色樓梯莫屬了!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這種詭異的建築靈感其實是來自著名荷蘭版畫家莫裡茨·科内利斯·埃舍爾(Maurits Cornelis Escher)1953年的一幅畫——《相對性》(Relativity) 。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這幅畫描繪了一個地球重力不适用的世界。畫中存在3處重力源,每個工具人各自沿着自己的重力世界軌迹攀爬樓梯,互不幹擾,整幅畫超現實感非常強烈。

埃舍爾以其具備超強數學性的版畫作品著稱,常可依靠逼真的細節塑造、超現實的建築概念,扭曲的邏輯讓觀者對他的畫欲罷不能。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他獨特的空間美學為當代很多電影提供了靈感,比如《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會活動的樓梯。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盜夢空間》(Inception)中的彭羅斯階梯(Penrose stairs)。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著名的數學悖論,人雖沿着樓梯一直向上走,但實際一直在同一水準高度轉圈)

而在倒數第二輪中出現的三角桌也是來自藝術家作品。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這張晚餐桌采用了獨特的三角設計,靈感可能來自女權鼻祖藝術家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的大型視覺藝術作品晚宴(Dinner Party)。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以等邊三角形呈現的餐桌,象征了女權運動中“平等”的概念,每條邊上擺放了13位偉大女性的用餐席位,而13也是聖經裡“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中出現的人數。

影視作品是一種集多種藝術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好的美術設計能夠有效地烘托氛圍,讓觀衆沉浸其中達到共情。

02

藝術與流行文化的結合

除了影視劇集中會巧妙的運用經典的藝術作品,在藝術作品中也常常會描繪影視劇題材,這些深入人心的角色能讓觀者更容易了解藝術作品表達的涵義,欣賞這種藝術方式的呈現。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Roy Lichtenstein 《Look Mickey》 1961

自波普藝術誕生以來,大衆流行元素越來越多的被運用在了藝術作品中,如連環畫、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裝進行放大複制。利希滕斯坦曾經說:我試着利用一個俗濫的主題,再重新組織它的形式,使它變得不朽。這兩者的差别也許不大,但卻極其重要。 這種趨勢發展到今天也有了愈演愈烈的勢頭。

在我們熟悉的潮流藝術中就有不少描繪影視劇集的經典之作,比如KAWS描繪的《辛普森的一家》。

4月1日的愚人節之夜,KAWS惡搞“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與披頭士樂隊(The Beatles)的畫作《KAWS專輯》(The KAWS Album, 2005),在香港蘇富比以1.15966億港元(合約1480萬美元)成交,超過估價15倍,一舉重新整理了他的個人拍賣紀錄。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蘇富比的圖錄中将《KAWS專輯》稱為“KAWS(又名布萊恩·唐納利)畢生創作出的最成熟的布面作品”。在這件被認為是機智诙諧與颠覆性挪用完美結合的作品中,KAWS借用了《黃色專輯》(The Yellow Album)——《辛普森一家》動畫中對于披頭士樂隊的專輯《派伯中士的寂寞芳心俱樂部樂隊》(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封面的惡搞版本,将其中的黃色卡通人物替換成了自己的“Kimpsons”人物形象,将它們的眼睛用自己極具代表性的“XX”來代替。

就在上個星期,BALENCIAGA也釋出了與「The Simpsons」合作的動畫短片 「The Simpsons | Balenciaga」。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這部 10 分鐘的動畫用幽默诙諧的方式完整展現了時尚圈籌備一場秀的台前幕後,畫圖、打版、裁剪、搭建秀場、化妝、試衣…

辛普森一家全部登上 T 台成為 Balenciaga 的模特,穿的是 Demna Gvasalia 掌舵後的諸多出圈設計。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除了「Simpson版」 T 台,短片中還有不少隐藏彩蛋。秀場的頭排看客也都是大咖坐鎮:Q 版的 Isabelle Huppert 和 Justin Biber 幾乎一眼認出。坐在 Bieber 旁邊的是 Kanye West 與 Kim Kardashian,這是他們去年萬聖節的造型。時尚「女魔頭」 Anna Wintour,穿的是之前和英國女王一起看秀的造型。

趣味性和品牌宣傳效果同時拉滿,不得不佩服 BALENCIAGA 的腦洞和創意。

藝術家 Alex Gross 也是擅用流行元素的一員。他所創作的作品也被稱之為“低眉藝術”、流行超現實主義,作為一種視覺藝術運動起源于 70 年代的地下漫畫圈子,他往往蘊含著幽默、頑皮、歡樂、冷嘲熱諷。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在 Alex Gross 的畫筆下,漫威、DC、權利的遊戲、星戰等影視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虛拟角色玩着手機、吃着垃圾食品、用着奢侈品,與藝術家反社交、反娛樂主義、反過度消費的創作理念相輔相成。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Alex Gross 是傳統學院派出身,他 1990 年從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獲得藝術學士學位,從畢業至今,他在多個國家的畫廊舉辦過個展。他還在 1994 年到 2005 年間在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任教,像我們熟悉的藝術家 Steven Harrington 都曾是他的學生。

爆火劇集《鱿魚遊戲》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藝術設定?

Alex Gross 在創作時,一直在維持超現實畫風與超現實諷刺主題之間的平衡,他筆下的人物與人造物品有着古典油畫的逼真質感,與各種黑色幽默的挪用元素放在同一畫面下,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并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常常能引發觀衆對于現代社會過度消費、過度依賴品牌、過度享樂、沉迷手機與社交網絡等現象的反思。

不同于過去服務于貴族、統治階層的藝術,而今的藝術更多的是面向大衆。或反映社會現象或描繪時代特征,或是某種精神意志的象征。

潮流藝術與流行文化接軌也使得藝術不再停留在小衆市場,而是不斷拓展新的邊界,讓生活裡更多的普羅大衆能夠了解并參與其中。就藝術市場而言,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更願意為自己熟悉的文化領域的作品買單。

你追《鱿魚遊戲》了嗎?

哪個場景是讓你記憶猶新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