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作者:熊貓音樂站

“爺爺要記住,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

九十年代初的北京城,在《天堂回信》這部電影裡,折射出這麼幾個關鍵詞:風筝、三輪車、郵局的信、小孩兒手裡玩的風車、故宮、爺爺、天堂。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這部由北京電影制片廠出品,李丁老師主演的電影《天堂回信》,想必不少網友曾經都在CCTV6電影頻道觀看過。李丁老師本人于2009年7月29日去世,在此之前,他通過這部電影讓不少孩子第一次明白死亡的含義是什麼。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那是1990年的冬天,一切都是記憶中北京城的樣子。人們穿着厚厚的棉衣蹬着“二八”自行車,在早攤前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腦外加一根油條,或是約上三五好友到什刹海滑冰,再或是和爺爺一起在故宮前的大廣場放飛一個畫着黃色笑臉的風筝…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爺爺(李丁 飾)年紀越來越大,連做一些家庭瑣事都會顯得力不從心,好在他恰巧有一個貼心的小拐棍——晨晨。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晨晨的爸媽在國外工作,他平日與爺爺一起生活,祖孫倆相依為命,互相照顧。因為爺爺,晨晨父母不在身邊的缺失得到了彌補,因為晨晨,爺爺享受到了晚年的幸福時光。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爺爺幹了一輩子郵政工作,某天,爺爺要送完職業生涯裡的最後一封信,而晨晨這次吵着鬧着要陪爺爺去送信,無奈之下,爺爺隻好帶上孫子一起去送信。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送信的片段中,出現了許多典型的情景,想必會勾起不少網友的很多兒時的回憶。高高的、刷着綠漆的郵政信通,辛勤的郵差,還有一封貼着郵票的信封。那時寫信還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寄托。

不巧的是,送信時,爺爺發現電梯停電了,這封信要送到十二樓的一戶人家,就這樣,爺爺帶着孫子,一步一步的從一樓爬上了十二樓。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本以為信件可以順利送到,卻發現送錯了人。這封信真正的主人已經去世,為了讓已故去的收信人能收到這封信,祖孫倆将信件系在了風筝上放飛天空,爺爺告訴晨晨:他在天堂會收到這封信的。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不久,媽媽從國外回來了。為了迎接媽媽的到來,爺爺特地為晨晨好好打扮了一番。可當晨晨真正看到媽媽的時候,卻膽怯的躲在了爺爺身後,他似乎早已忘記了媽媽的模樣,記憶裡的媽媽隻停留在畫上。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媽媽隻顧與兒子親近,絲毫沒有顧忌身後拖着沉重行李箱的公公。但對這一切爺爺都選擇了原諒,并且給了媽媽跟兒子足夠親熱的時間,自己一個人默默地站在了車外。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這一次,媽媽要常住國内照顧爺爺跟晨晨,但沖突也一點點展現了出來。

她看不慣公公對晨晨的放任,并且每天給晨晨布置了英語、鋼琴等課程的學習。她最不能忍受的是公公給晨晨養的荷蘭豬“老朋友”。每天吃飯,晨晨會照例給老朋友喂食,這可氣壞了媽媽,她覺得荷蘭豬又臭又髒,怎麼可以跟人同桌吃飯。為此她嚴厲地“教育”了晨晨。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媽媽不僅看不慣荷蘭豬,更是将家裡原本的裝修來了一次“大換血”。不僅将所有家具全面更新,還将祖孫倆的破爛(玩具、風筝等)全部扔了出去。祖孫倆推開門還以為是走錯了人家。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爸,進門先換拖鞋。爸,衣服挂在衣挂鈎上。爸,帽子也挂上去。爸…”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媽媽因為收拾家具時候粗心大意,竟然不小心碰倒了裝荷蘭豬的籠子,荷蘭豬從樓上摔了下去,死掉了。這下也徹底激化了晨晨與媽媽之間的沖突,看着躺在地上滿身鮮血,一動不動的荷蘭豬,晨晨哭着大喊着:“媽媽,你是壞媽媽,你殺死了我的老朋友。”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原有的平靜徹底不見了,爺爺為了讓晨晨能夠跟媽媽更親近,不得已,決定搬回到自己的舊居。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那天,同往常一樣,爺爺送晨晨來上幼稚園。到了幼稚園門口後,爺爺親吻了晨晨肉乎乎的臉蛋。

爺爺告訴晨晨:“要當男子漢。”

晨晨說:“爺爺,咱們明天還去放風筝,您要是想我了,就下午早點來接我。”

這次分離,爺爺明白,他再也不能照顧孫子了,孫子再也不能當自己的小拐棍了。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晨晨回到家中,發現爺爺不在了,他哭着跑出了家門,跑到了爺爺家,他拍打着爺爺的房門。這一段也是影片最感人的地方。

“我讨厭媽媽,媽媽一回來,我沒了風筝,沒了老朋友,現在沒了爺爺。”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晨晨,我的好孫子,是爺爺自己要回來的。”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爺爺,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爺爺愛着你,媽媽也愛着你,可爺爺年紀老了,晨晨,回去吧。你說過,晨晨是個男子漢…”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爺爺,我走了。爺爺要記住,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爺爺要記住,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晨晨已經成為了爺爺生命裡不可分割的部分,他會在爺爺騎車累的時候,來蹬三輪車載爺爺回家,會在爺爺放風筝喘氣的時候,提醒爺爺吃藥,更會在爺爺為難的時候,選擇乖乖聽話。他隻是個上幼稚園的孩子,卻做着很多成年人都不曾為父母做過的事。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爺爺的生日到了,晨晨與小夥伴送來了賀卡祝福爺爺,爺爺帶着他們外出放風筝,勞累了一天後,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爺爺一臉幸福,永遠的“睡”去了…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紅燭映襯着爺爺滿是皺紋的臉頰,他再也不會醒來了。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此刻的晨晨大概不明白死亡的真正含義,他隻記得爺爺說過:”所有人都會生老病死,人死後會去天堂,如果你想爺爺了,就給爺爺寫一封信,有風筝寄給爺爺,爺爺會第一時間收到。”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帶着生日卡的風筝再一次放飛在了空中,晨晨大喊:“爺爺,我把生日卡給您送到天堂去,等您收到以後,一定給我回信,我等着您。”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這是一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的小故事,又是一個怎麼講也講不完的屬于我們每個人的故事。

我們都有一位這樣和藹可親、視我們如珍寶的爺爺。可又有多少人在爺爺離開時,都沒能有機會說上一句話。

有網友在觀看過電影後寫到:“我和影片中的晨晨差不多,從小就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每晚都會給我講一個小故事,可是突然從一天晚上開始,爺爺再也沒有給我講故事。我很想再聽爺爺講一個小故事,爺爺,我好想你。”

佳片|《天堂回信》:爺爺,我托風筝給您帶的信收到了嗎?

電影的成功之處便是可以引起每個觀衆的共鳴,鼓勵我們不留遺憾,珍惜那些曾陪伴在我們身邊,溫暖關懷我們的親人。這是我們當下能做到,并且值得去做的事情。

引用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的一句話。

當你無法确定自己現階段要做什麼的時候,那就對父母孝順,那是唯一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做錯的一件事情。

九十年初,冬季裡白雪皚皚的四九城,因為這一老一少,變得格外溫暖。

點選原文連結,可觀看原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