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吃月餅,也是高粱紅了,螃蟹肥美時,再過幾天就曬地瓜幹了。

老家開海了,各種海鮮上岸。“馬脖子”魚,筷子長,大拇指粗細,尖吻,銀身,剁碎了包餃子吃。這是我國小一年級那個八月十五吃的餃子,我奶奶包的,那天部隊放電影,大人們都拿着馬紮闆凳去看電影了,我在奶奶炕上吃餃子。一年級還不知到月餅是什麼餅,桃酥是最好吃的東西。
香港制造
二年級見到月餅,一個要兩隻手捧着啃的大厚餅,面皮黃紅,裡面有紅綠絲,冰糖………。是部隊的孩子拿到學校吃的,那個同學一下午啃那塊大厚餅,我就從褲袋裡摸出地瓜幹咬。“俺家有!不稀罕!”
等到有一天吃到了月餅,可能是期盼太久,吃起來也沒那種香甜了。三年級,家裡有拖拉機和彩電了,肉不是稀罕物了,也從瘦骨嶙峋變成小胖子了。月餅,就跟端午的粽子七月七卡小果結婚喜事炸三棱油果一樣,是個念想。
而後各種精美包裝的月餅,粵式的,鴨蛋黃的……,後來在昆明打工,雲腿月餅,曲靖一個中學食堂做的最道地!
卉大妹是青島大嫚兒,寄來香港制造的月餅,說是“鲅魚餡兒的”。哈哈哈,這也是我們膠東人自己的樂啊!這季節的鲅魚要吃小的,胳膊小臂那麼長的。等到北風起,水涼了,鲅魚有整胳膊那麼長,打餡兒包餃子包箍咂,煮着吃煎着吃…
恍惚回到1980年代初
今晚吃雲腿月餅,小青姐順豐來的。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2021 09 18 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