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與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輝煌相比,"香港制造"現在已經失去了昔日的輝煌。打開最新的福布斯香港50強榜單,滿是房地産、金融大亨,賺的富少之又少。

"花中一點紅",在香港富豪榜上名列第四,身價186億美元,楊建文和林慧英,成為最後一位港産"旗手"。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香港制造的最後一個"旗手"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伯恩光學

去年2月,新冠疫情影響手機銷量,市場調研機構統計,手機面闆價格有望在3月份有所回落。例如,a-Si / LTPS電池闆的價格下降了約0.1-0.20美元,AMOLED電池闆的價格下降了約1美元。

手機面闆松動了,但并不意味着面闆供應情況當時如此樂觀,為什麼?

2020年2月,由于恢複率低和供應不足,Bourne Optics在iPhone 11供應鍊上的出貨速度很慢。問題主要受到疫情和春節假期的雙重影響,後來,伯恩員工在去年2月底和3月初返廠後,更多的員工投入生産線,随着日常工作率的恢複,供應問題得到了緩解。

Byrne Optics的供應問題也涉及其他面闆供應商,可以在供應鍊的任何部分看到,正在"扣動扳機并移動整個身體"。除蘋果外,就連供應商JDI、LGD和夏普也被迫削減供應,第6代LTPS面闆工廠一度将産能使用率削減了約20%。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惠州伯恩工廠

伯恩光學誕生于1987年,由香港億萬富翁楊建文、林慧英創立,是光學行業的全球先驅。經過34年的發展,伯恩光學已成為全球生産規模最大、生産能力最高、生産技術和裝置最先進的手機螢幕制造商。

Byrne Optics是富士光學的前身,于1987年在香港成立,并在深圳福田沙嘴創立了富士光學的第一家工廠。1989年,富士1、2工廠在深圳橫崗相繼成立,當時伯恩光學主要從事世界知名的手表表面玻璃加工制造。

衆所周知,香港曾經是世界制表中心之一。李嘉誠的嶽父(兼叔叔)莊景軒是著名的"香港鐘表之王",也是香港鐘表業的創始人。

值得一提的是,與李嘉誠家族、莊景軒家族、泰國前首富黃子明家族、他的兒子黃崇寶一起,也曾赢得香港"鐘表王"的美譽,曾是世界各大制表商之一。

與服裝和電子行業一樣,鐘表業一直是香港制造業的榮耀之一,沒有香港的制造業,沒有金融,貿易和房地産,香港就不會成為"亞洲四小龍"。伯恩光學從表面玻璃開始,為香港鐘表業,也"誕生"了潮流。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伯恩光學創始人楊建文

2001年,伯恩光學成立香港總部,同年在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金泉工業區設立伯恩光學(深圳),2008年在惠州市惠陽區邱昌白石工業區成立惠州伯恩工廠。

到2014年,伯恩光學是全球觸摸屏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公司之一。此後,除了與浙江魯西科技在内蒙古通遼合資外,公司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藍寶石玻璃生産基地之一。

次年,楊建文的伯恩光學在惠州市惠陽市的永湖、山永湖和兩個工業區擴大了生産。2017年,将在惠陽淡水揚那村建設另一個工業區。同時,伯爾尼光學(越南)在越南建立并建造了一個工業園區。

30多年來,香港的富豪集團,如拜恩光學(Byrne Optics)的楊建文先生,一直不遺餘力地緻力于制造香港制造的最後一批"旗手",以及香港富豪榜上"花中一點紅"。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福布斯2021中國香港富豪榜十大富豪

2月,福布斯釋出2021年香港富豪榜,超人李嘉誠以354億美元重返香港最富豪榜。他的次子,54歲的理查德·李(Richard Li)以44億美元排名第22位。李嘉誠和李澤凱的父子合計價值398億美元。現年92歲的李克強在退休前分手,他的長子李澤軒接管了家族的"長家",次子理查德·李(Richard Li)繼續獨立投資電信等行業。

在香港十大富豪中,隻有伯恩光學的楊先生和夫人,他們的财富主要來自制造業,其中大部分來自房地産和酒店。如果算上這個行業,除了從事食品行業的楊建文夫婦,"李金基"李文達家族也是一個家庭,但是,"打醬油"貢獻的财富,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從福布斯富豪榜上富人的賺錢方式和榜上最富有人物的特點來看,香港制造業的興衰,在當今香港與制造業的隔熱中可見一斑。

也許有人會說,香港,一個擁有一寸土地和黃金的繁榮城市,隻能生存房地産和金融,以及貿易,物流和其他服務業。然而,有些人會質疑,這種畸形的産業結構,對于許多社會和民生問題,是不是容易被忽視。誰将為香港未來的衰落買單?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私人飛機上的李嘉誠(左)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香港的制造業繁榮是前所未有的,五分之一的人從事制造業,正是他們把香港打造成一個全球制造業城市。在1980年代初的鼎盛時期,制造業占香港GDP的23%,雇用了香港40%以上的勞動力。在出口高峰期,香港的制成品高達69.6%,對于在轉口貿易方面表現強勁的香港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比例。

過去,香港的成衣、電子産品、手表、珠寶、玩具、旅行用品及手袋、鞋類等在全球經貿領域聲名鵲起,香港也為香港赢得了"世界工廠"的美譽。

有人說,香港制造業的興衰是其輕工業發展的産業結構瓶頸,特别是基本勞動力的減少和土地等因素資源的減少,也與港商進入内地投資有關。說實話,這些因素确實存在,但它們并不是扼殺香港制造業的根本原因。

因為一個核心問題出現了,為什麼香港的制造業不能"再工業化",為什麼沒有機會培育高新技術産業,發展關鍵技術,重新奪回制造業的榮耀?

20世紀80年代"超級地租"出現後,造就了一大批香港頂級富豪,也使利益和階級固化,香港制造業蕭條,根本原因在于其經營環境已經逆轉,變得難以改變,誰願意在制造業賺大錢?

香港制造,失去了難得的轉型機會,埋下了未來許多混亂的根源。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楊建文夫婦,闖入香港富豪榜的富有黑馬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伯恩光學楊建文(右)和林慧英(中)。

楊建文和他的妻子林慧英(Lin Huiying)擁有的伯恩光學(Byrne Optics)通常被認為是香港看不見的富人,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媒體管道。

當彭博社的"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于2016年底釋出時,身價118億美元的楊先生和夫人成為香港第三大富豪。當時,他是20年來第一家闖入香港富豪榜前三名的非房地産公司的香港制造商,也是香港非房地産财富的黑馬。

公司現有員工12萬人,先後跻身廣東省百強企業、廣東省制造企業100強,并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最具競争力企業、廣東省外商投資企業100強。

說到廣東制造,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華為、格力、美國、TCL等,對伯恩光學有點生鏽。但很多人不知道,伯恩光學和富士康一樣,是蘋果産業鍊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巅峰時期,大約60%的蘋果手機面闆和70%的三星手機面闆是由伯恩光學公司制造的,伯恩光學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螢幕和玻璃螢幕制造商之一,用于手機,平闆電腦,手表和光學器件,如三星和索尼。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每三部手機中就有兩部是由Byrne Optics制造的。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周群飛在奧亞光學工作時的工作車牌

蘋果的手機玻璃和觸摸屏産業鍊,很多有錢人,比如伯恩光學的楊建文夫婦,眼科的蔡榮軍,蔡大學兄弟,最受矚目的就是"手機玻璃女王",蘭斯科技的周群飛,她曾經成為"中國最富有的女人"。

楊建文,最早的創業是做表盤,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手機悄然升起,"春江水暖鴨先知!楊建文發現了這個機會,從表盤轉向了手機面闆的生産。

楊建文1953年出生于香港,出生于廣東省佛山市,畢業于香港理工學院,後獲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榮譽博士學位。

當他們于1980年代末在内地創業時,是鐘表業快速增長的時期。1986年,楊建文從香港來到深圳,在橫崗街的一家磚廠裡建了一座鐵皮小屋,招收了100多名勞工從事手表表面玻璃的生産,也被稱為富士光學。

"做别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是楊建文的成功,當時他是西鐵城等高端精工手表的重要合作夥伴。後來,當他使用手機(老大哥)時,他發現當時還是塑膠薄膜的手機面闆容易劃傷。他心想:你能用不易劃傷的玻璃材料代替它嗎?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伯恩的光學起飛是由于戰車綁在蘋果上。當蘋果在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時,它與楊建文的伯恩光學合作。然而,伯恩光學與這家手機巨頭的第一次接觸是美國的摩托羅拉。

楊建文利用自己的手表玻璃技術基礎,加上良好的研發優勢,迅速将玻璃手機屏産品推出,推薦給手機廠商,該産品一下子就被手機巨頭摩托羅拉認可。

楊建文後來表示,他"震驚"地收到摩托羅拉過去産品訂單的傳真。2004年,Byrne Optics每月僅生産幾千塊手表,摩托羅拉開始使用移動螢幕,第一個月放置多達100萬張,第二個月放置400萬張。

楊先生說,當他看到如此大量的訂單時,他"真的吓死了",在哪裡可以找到這麼多人和地方來制作400萬個手機螢幕。無濟于事的是,伯恩不得不将50%的産量交給一家日本工廠。

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裡,伯恩光學已從數千名員工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玻璃制造商,擁有12萬名員工,其核心移動玻璃業務占全球市場的60%以上。在過去的幾年中,藍寶石,3D曲面玻璃等獲得了增長機會。

香港制造的最後“扛旗者”,香港富豪榜“百花叢中一點紅”

伯恩光學董事會主席林慧英(右2)

楊建文和他的妻子林慧英都是拜恩光學的創始人,都是成功的企業家。楊建文曾經開玩笑說:我幫老婆幹活。

原來,楊先生是拜恩光學的總裁,他的妻子林慧英是拜恩光學的董事會主席。然而,楊先生擁有51%的股份,其餘由林先生持有。

楊建文也總結了自己與大型手機巨頭的經曆。例如,與三星電子的南韓人,要學會冷淡地問暖,還要知道如何在酒桌上說話。與蘋果不同,在與年輕工程師溝通時,最好是有創造力。

"做自己的事情"是伯恩的企業理念,有很長一段時間,伯恩沒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工廠也沒有大的征兆,這也與創始人楊建文的低調個性有關。也許不缺錢,楊建文也沒有公開融資的計劃。就像華為任正非一樣,不上市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辛苦工作,無意識的工作。

本條目介紹的是原創内容的浪潮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複制和摘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