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狄仁傑真相:是被神話的斷案高手還是李唐王室的拯救者?

作者:泊爵先生

如果您不是專業人士或者資深業餘愛好者,那麼,曆史上真實的狄仁傑可能和您印象中的不一樣。

曆史上的狄仁傑真的是斷案如神的東方福爾摩斯嗎?

答案是,不全是。

确切的說,在狄仁傑的職業生涯中,斷案隻占了極小的一部分,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績是拯救了李唐王室。

狄仁傑,字懷英,并州晉陽人(今山西太原人)。《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上官靜兒假借國師陸離之口用腹語說“文曲星源自狄城,故居陽曲”。說的并不算錯,陽曲縣就在太原市。

狄仁傑早年明經及第之後,被授予汴州判佐。判佐這個官職雖然有個“判”字,但是跟判案沒有多大關系,這個官職就相當于是節度判官下屬辦公室的一個普通科員,屬于低級官吏。

在判佐這個崗位上工作沒多久,狄仁傑就遇到了貴人。此人在中國曆史上的名氣不亞于狄仁傑,他就是大畫家閻立本。

狄仁傑真相:是被神話的斷案高手還是李唐王室的拯救者?

閻立本名作《步辇圖》

當時閻立本任工部尚書兼河南道黜陟使,黜陟使就相當于現在的組織部門的負責人,負責管理官員的升遷和罰賞。

閻立本見到狄仁傑之後,給他下了一個定語“海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如果有人問我“海曲”指哪裡?我隻能誠懇的回答您“不知道”。狄仁傑任職的汴州是今河南開封,閻立本任職的河南道包括今河南大部,山東西部,安徽和江蘇北部,并沒有臨海。古代有個海曲縣,在今山東日照一帶,并不屬于河南道的管轄範圍。如果您知道“海曲”指哪裡?請在評論區不吝賜教。

其實,我們不必糾結“海曲”指的是什麼,隻需要知道這是誇狄仁傑的就行了。

被組織部的上司賞識之後,狄仁傑立即就被提拔為并州法曹,相當于并州司法界的一把手,正式開始了他的神探生涯。

但是,史料上對他在并州任法曹期間的政績并沒有什麼詳細記載。但是基本可以推定,他在并州法曹任上幹的非常出色,因為不久他就被調到帝國的最高司法機構大理寺了。

唐高宗儀鳳年間(676年—679年),狄仁傑在大理寺擔任寺丞,此時的狄仁傑已經四十多歲了,而并不是《狄仁傑之神都龍王》裡面說的“三十歲的狄仁傑來到風雲詭谲的神都”。

狄仁傑真相:是被神話的斷案高手還是李唐王室的拯救者?

趙又廷版狄仁傑

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後武則天率領滿朝文武從長安移駕到洛陽。從此之後,洛陽就取代長安成為帝國的政治中心,一直持續到唐中宗李顯繼位。是以,狄仁傑到大理寺任職的時候,他上班的地方在神都洛陽。

其實,儀鳳年間的大唐朝廷的确是風雲詭谲,此時的唐高宗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天後武則天已經實際掌控了帝國的權力。就在儀鳳元年的前一年,唐高宗曾經與朝臣們商議讓武則天臨朝攝政,後來由于大臣們的反對而不了了之。

唐高宗顯然低估了武則天,武則天的野心豈止是臨朝攝政?如果說那個時候他就有登基稱帝的野心,可能證據不足。但是控制一個傀儡皇帝,自己當帝國的實際掌控者,這樣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了。

是以,此時的武則天不允許一個賢能且富有主見的帝國繼承者威脅到她将來的計劃。就在朝臣反對武則天臨朝攝政的當年,太子李弘就不明不白的死于洛陽的合璧宮。對于李弘的死,史學界已有定論,那就是被武則天毒死的。

這種事,武則天完全幹得出來,并且她之前就幹過。二十一年前,她為了嫁禍給後宮的死對頭王皇後,曾親手掐死了她剛出生的小女兒安定思公主。

大兒子李弘死後,第二順位繼承人李賢被立為太子。

李賢同樣是一個不太聽話的皇位繼承人,武則天當然不滿意,于是對李賢百般敲打,兩人的沖突日益加深,終于在儀鳳四年沖突激化。

儀鳳四年(679年),武則天的心腹正谏大夫明崇俨在自己的寓所被刺殺,兇手沒有抓到。但是武則天認為兇手是太子李賢指派,于是派人到東宮搜查,搜到一百副盔甲,進而認定太子謀反。不知道是屈打成招還是确有此事,東宮的一個官員供認明崇俨就是自己刺殺的,而太子就是幕後主使。

就這樣,當了四年太子的李賢被廢。四年後,武則天派左金吾衛大将軍丘神勣逼死了李賢。

狄仁傑真相:是被神話的斷案高手還是李唐王室的拯救者?

昭陵六駿之一的飒露紫,牽馬的人叫丘行恭,是丘神勣的父親

儀鳳年間的大唐朝廷就是這樣暗潮洶湧。

不過,此時的狄仁傑由于人微言輕還接觸不到宮廷内部的權力争鬥。

大理寺丞為從六品上,負責地方上報中央的各類司法案件的複審工作。史料上記載,狄仁傑任大理寺丞的時候,一年審理了一萬七千人次的案件,沒有喊冤叫屈的。

仁傑,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滞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

——《舊唐書.狄仁傑傳》

這是史料中對狄仁傑擔任大理寺丞期間的極其簡短資訊量卻很大的描述,這短短的幾句話帶給了後世的小說家和影視從業們者巨大的想象空間。

狄仁傑第一次作為神探形象出現于清朝的一部長篇公案小說《狄公案》,又叫《武則天四大奇案》。20世紀40年代,荷蘭人高佩羅在重慶工作期間偶然看到了這本小說,被它深深的吸引。回荷蘭後,他花了十五年寫了一部140萬字的皇皇巨著,這部小說的主角就是狄仁傑。這部偵探小說全文用英語寫成,一經出版便風靡歐美,并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在全球流行,它的中文譯名叫《大唐狄公案》。

從此之後,狄仁傑的神探形象便在全世界讀者的腦海中紮了根。

到了近代,在影視作品的影響下,狄仁傑的神探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的片尾,徐克用23幅概念圖展示了自己在狄仁傑系列電影上的巨大野心,看得影迷心潮彭拜。一個光怪陸離的狄仁傑帝國呼之欲出,帶給人無限想象。

狄仁傑真相:是被神話的斷案高手還是李唐王室的拯救者?

狄仁傑之幽靈谷

現在一旦提起狄仁傑,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破案。但是,如果您有興趣翻閱原始史料的話,您會發現,史料中關于狄仁傑破案的篇幅小的可憐。

狄仁傑的神探形象有被後人誇大的嫌疑。

其實,狄仁傑一生最大的功績是拯救了李唐王室。

太子李賢被廢之後,武則天和唐高宗所生的第三個兒子李顯被立為太子。

李顯是唐朝前期少有的昏庸皇帝,不過這可能也是他能平安的活下來并當了兩次皇帝的原因。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多災多病的唐高宗李治駕崩于洛陽紫微城貞觀殿。太子李顯繼位,也就是唐中宗。

但是李顯第一次當皇帝隻當了區區55天,便被武則天廢掉,被軟禁在今湖北十堰一帶。

李顯被廢之後,武則天的第四個兒子李旦直接越過這道太子程式,跳級到皇帝的位置。

此時,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得出來武則天心中打的是什麼算盤。何況李旦不是傻子,從他後來的廟号“睿宗”的“睿”字也能看出來。

當性命和權力隻能二選一的時候,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

李旦繼位之後乖乖的做他的傀儡皇帝,對朝政不聞不問。武則天臨朝稱制,大權獨攬。

狄仁傑真相:是被神話的斷案高手還是李唐王室的拯救者?

劉嘉玲版武則天

在此期間,武則天向李唐宗室舉起了屠刀。短短幾年之間,李唐宗室幾乎被屠殺殆盡。

當年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把唐高祖李淵軟禁在太極宮。失去了自由的李淵在太極宮拼命造人,給李世民生了30多個弟弟妹妹。李世民曾一度因為不好安置這些弟弟妹妹們而頭疼,現在這個問題被武則天一勞永逸的解決掉了。

還是武則天狠啊!

垂拱四年(688年),武則天命人在洛陽修建的明堂順利竣工。她的第一任男寵薛懷義還在明堂的對面修建了一座大佛,叫通天浮屠,與明堂遙遙相對。《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說,武則天打算在明堂中登基稱帝,徐克并沒有胡編亂造。

狄仁傑真相:是被神話的斷案高手還是李唐王室的拯救者?

通天浮屠

初載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登基稱帝,改國号為周,給李旦改姓武,立為太子。此時的李旦估計連做夢都沒有想到,别人都是先當太子再當皇上,他卻倒着把程式走了一遍,以這種奇葩的方式當上了太子。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至此,李唐王室已經完蛋了。因為現在的太子雖然生物學上還流淌着李氏的血脈,但是從法學意義上說,李旦已經姓武了,不能算是李唐王室了。

幸好還有狄仁傑!

狄仁傑是一個務實的人,他知道,這一任皇帝姓武的現狀他無力改變,但是他的目标是讓下一任皇帝姓李,并為此奮鬥不息。

武則天稱帝後的第二年,狄仁傑被任命為宰相。

不過,此時狄仁傑的宰相之位并不安穩。不久,武周時期著名酷吏來俊臣就誣陷狄仁傑謀反。

武則天登基之後,由于擔心李唐王室和唐朝舊臣的反對,就任用一大批酷吏實行恐怖統治,代表人物有周興、來俊臣和索元禮。

如果您穿越到唐朝,遇到一個官員問您:“兄弟,您想體驗鳳凰曬翅嗎?”

這時您千萬不要答應,因為那不是大保健,那是酷吏們發明的酷刑。具體方法是把您的手和腳翻轉過來,用木條固定住。這種體驗,保證讓您痛不欲生。

我們不得不承認,酷吏們也是有浪漫主義情懷的,他們給自己發明的每個酷刑都取了一個頗具想象力的名字,比如“驢駒拔撅”、“仙人獻果”、“玉女登梯”等。這些名詞我就不一一解釋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

對于當時的唐朝舊臣來說,一旦遭遇這種酷刑,死亡就會變得很有誘惑力了,鐵打的漢子都會屈打成招。

狄仁傑入了酷吏的監獄之後,還沒有受刑自己就先招了,承認自己謀反。

估計來俊臣有點失望,你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啊?你先挨一頓再招啊!

人都招了,就沒有理由再上酷刑了。狄仁傑沒有受什麼皮肉之苦,在監獄裡好吃好喝好招待。

此時的狄仁傑并沒有坐以待斃,他想了一個自救的方法。他撕下被子上的一塊布,把自己的冤情寫在上面,塞進綿衣裡,請求監獄從業人員送回自己家中,說:“天氣熱了,幫忙把我的綿衣送回家,把裡面的綿取出來。”

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拿到綿書之後,立即去向武則天伸冤。

武則天親自提審狄仁傑之後才知道他是冤枉的,就問他:“你沒有謀反為什麼要承認呢?”

狄仁傑回答:“如果我不承認,現在肯定被酷刑折磨死了!”

狄仁傑用智慧救了自己一命,不過武則天也沒有讓他繼續當宰相,而是把他貶為彭澤令。

狄仁傑真相:是被神話的斷案高手還是李唐王室的拯救者?

劉德華版狄仁傑

從這之後,狄仁傑又在地方上蹉跎了五年,直到神功元年(697年)才再度入相,此時廬陵王李顯已經在今湖北十堰一帶過了十四年暗無天日的囚徒生活了。

此時的皇太子還是李旦,确切的說應該叫武旦,因為他已經被武則天賜姓武了。

在朝中,武旦還有倆競争對手,是武則天的倆侄子,一個叫武三思,一個叫武承嗣。這倆人天天在武則天耳邊念叨:自古以來,就沒有天子讓異姓繼承皇位的。

武則天看看侄子,看看兒子,猶豫不決。

狄仁傑從來都沒有忘記初心——讓下一任皇帝姓李。

狄仁傑經常勸武則天召回廬陵王李顯。他通過苦口婆心的勸說,終于讓武則天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兒子還是比侄子親。如果兒子繼承皇位,自己死後還能配享太廟。如果侄子繼承皇位,自己這個做姑姑的将是一個非常尴尬的存在。

一天,武則天做了一個夢。她一生中可能做過無數個夢,但是對她的兒子李顯來說,這個夢可能是最重要的。

武則天向狄仁傑講述,自己夢到一隻折了雙翅的鹦鹉,想讓狄仁傑給她解釋一下這個夢的寓意。

很顯然,當時狄仁傑肯定沒讀過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沒辦法從心理學的角度給她解釋夢的原理以及潛意識對行為的指導作用。

但是,狄仁傑會忽悠。

他很認真的告訴女皇:鹦鹉的“鹉”字就代表陛下您啊,兩個翅膀代表您的兩個兒子。如果您重新提升兩個兒子的地位,那麼您的雙翅自然也就張開了!

完美!

一個月之後,廬陵王李顯被悄悄召回洛陽。

半年之後,武旦請求把太子之位讓給自己的哥哥李顯,武則天同意了。

至此,李唐宗室終于看到了恢複大唐帝國的一線曙光。

晚年的狄仁傑頗受武則天的尊重,每次召見都不喊他的名字,而是喊“國老”。狄仁傑經常在朝堂跟武則天争辯,結果大都是武則天服軟,然後采納狄仁傑的意見。有一次狄仁傑騎馬跟武則天一起遊玩,頭巾被風吹落,馬受驚了,武則天就指令太子李顯一手拽着馬籠頭,一手重新給狄仁傑把頭巾帶上。

狄仁傑真相:是被神話的斷案高手還是李唐王室的拯救者?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雖然狄仁傑非常想看到李唐王室複辟,但是他最終還是死在了武則天的前面。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逝,享年70歲,追贈文昌右相,谥号文惠。

狄仁傑死了之後,武則天非常痛心,說道:“懷英一去,朝堂空矣!”

但是,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神龍元年(705年),82歲高齡的武則天得了重病,81歲的老宰相張柬之策劃了一場政變。他擁護着太子李顯指揮羽林軍從玄武門進入洛陽的皇宮紫微城,先在迎仙宮斬殺了武則天的兩個男寵張昌宗和張易之,然後迅速進入長生殿,此時的女皇正在長生殿中養病。

面對着滿院子披甲執銳的羽林軍,武則天一切都明白了,隻好乖乖讓位給太子李顯,至此李唐王室重新成為帝國的主宰。

退位之後的武則天孤獨的居住在洛水之畔的上陽宮。宮牆外流水潺潺,鳥語花香,但是女皇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對于為權力鬥争了一輩子的人,失去權力往往比失去生命還難受。武則天意氣難平,她時常回想起五年前已經去世的狄仁傑,因為她現在遭受的一切都是拜狄仁傑所賜。

“神聖昭儀天後,武氏媚娘聽诏:汝等假借法術,濫殺宗室重臣,罪無可赦。顧忌社稷現處存亡之秋,特緩免其罪。治國需要權力謀略,但是非曲直不可苟且。請皇上知所進退,再傳大唐宗室後代,回歸正朔。”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台詞

狄仁傑還在世的時候,武則天曾經向狄仁傑求賢,問他誰可以當宰相,狄仁傑向她推薦了張柬之。同時,狄仁傑還向她推薦過姚崇、桓彥範、敬晖。

巧的是,發動神龍政變的骨幹力量正是這幾個人。這怎會不讓病榻上的武則天起疑心?

或許這一切都是狄仁傑暗中做的手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