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秀廷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我們北方人的小年(南方人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俗稱祭竈。在老家長垣,不論窮富,對這個節日都非常重視。
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到集市花幾毛錢請一張竈王爺,又叫皇曆。上面有二十四節氣的日期和一個竈王爺頭像,貼到做飯竈上邊,把舊的一張煙熏火燎的換下燒掉。竈王爺旁邊一般都寫着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由此竈王爺的身份和作用就一目了然了。
關于竈王爺的傳說和來曆,有詩為證:
竈王爺,本姓張,
自幼取名張萬昌。
其父為他選賢妻,
聘得漁女郭丁香。
郭女多才又賢惠,
善做烏魚面魚湯。
滋味美好營養高,
家道富貴人安康。
萬昌嫌棄漁家女,
一紙休了郭丁香。
至此家道遭敗落,
萬貫家财一掃光。
十冬臘月去要飯,
二十三日遇丁香。
丁香生性本良善,
施其烏魚面魚湯。
萬昌羞愧無地容,
頭紮竈堂一命亡。
玉帝念其有悔意,
封他管家為竈王。
丁香壽終百年後,
也把竈王奶奶當。
每年辭舊換新還要舉行個簡短儀式,擺上供品:麻花、芝麻糖,燒三柱香,用高糧杆紮一匹馬,然後跪下磕頭,吃餃子或酸面疙瘩湯。過了小年,就算真正進了過大年的倒計時了。學校放了假,各家大掃除,擺上祖宗牌位,到處貼上福字和“出門見喜”、“滿院春光”、“槽頭興旺”之類的紅條和春聯,過年旳氣氛一天比一天濃厚了。
2021年2月4日
(來源:廚娘的詩和遠方 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