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白露到,老話說:白露一碗湯,不用醫生幫,喝好這湯,秋冬才健康</h1>

白露節氣臨近,白露是24節氣中第15個節氣,古人把立秋當成是秋季的開始,是以它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
從白露開始,秋意漸濃。白露時節,陽熱逐漸收降到地下,地表開始出現露水,水汽遇冷就會凝結為露水,而古人又以四時配無形,秋屬金,人體的肺屬金,通氣于秋,金色白,是以就以白形容秋露,也就是“白露”。若此時熱降不足,會出現秋虛肺燥的。喝些滋潤的小湯水,潤而不滞,就像甘露潤物無聲。
自古有“一碗白露湯,不用醫生幫”的說法,秋季為什麼要喝白露湯?入秋後,秋風吹走了高溫,也吹幹了空氣中的水分。中醫稱之為“秋燥”,加之,夏季的暑、熱、濕邪耗氣傷陰,此時進補宜潤補,而不宜過于滋膩,潤補是指補而不膩。
日常怎麼補?喝茶時可加蘋果、橙子、梨等水果補潤。飲水時可以加點烏梅、檸檬片,增加酸甜的味道,解除燥氣。
在南方一些地區,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于吃一隻雞那麼補,
聽起來感覺哪有那麼神奇,不過相信還是有一些道理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食譜:西洋參桂圓潤肺湯</h1>
随着季節的流轉,冷暖交替,秋季特别是氣候幹燥的時節,以食潤燥”是從飲食上調理肺髒的原則,多喝水,溫進補,在幹燥季節要多喝水,此時還要進補一些滋陰潤肺、養陰清燥的食物,以使脾胃得到調理,如雪耳、百合、山藥、紅棗、蓮子、梨、木耳、蘿蔔等。白蓮子、百合都是清心安神的佳品,滋陰潤肺、清虛勞之煩熱等功效,且補而不燥,一年四季都可飲用。
材料:桂圓肉15克、西洋參片15克、雪耳1朵、百合25克、白蓮子25克
調料:冰糖适量
做法:1、雪耳、白蓮子、百合以清水浸泡2小時
2、雪耳浸透去蒂,再浸30分鐘,浸好後剪成小塊,洗淨備用;
3、西洋參片、龍眼肉以清水洗淨,備用
4、将浸泡過的雪耳、白蓮子、百合、西洋參、桂圓肉一起放入鍋中
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開,轉文火煲二小時左右
5、調入适量冰糖即可
烹饪tips:水一次放足,中途切忌加水。如果一次喝不完,可放入冰箱儲存
百合和蓮子同量,花旗參不能放太多太多會有苦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