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潮州燒雁鵝——色澤紅紫,皮脆肉嫩,甘香味濃一、潮州燒雁鵝的曆史二、潮州燒雁鵝的發展三、潮州燒雁鵝的營養價值四、結語

在古代,人類為了充足的食物來源,開始馴養家畜,因為曆史比較悠久的原因。是以人們對這些家禽的烹調也都遠遠超過其他野生肉類,尤其是鵝,這種食物的肥美更是被人類發揮到了極緻。很多古代的詩歌,比如古希臘時代的《奧德賽》都曾經贊歎過鵝肉的美味。由此可見,鵝肉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英吉利有燒鵝,在法蘭西有鵝肝,而在我們中國有潮州燒雁鵝。大家聽到這個名字就能夠猜出來,這道美食來源于我國的潮汕地區。潮汕地區可以說是我國美食最為集中的地方,有潮汕腸粉,有潮汕牛肉丸,但是這道潮州燒雁鵝,即使在美食如雲的潮汕一代,也是鼎鼎大名的小吃。很多潮汕的當地人,一提起這道名菜,都會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一個潮汕的老伯說,這道菜自己是從小吃到大,至今還沒有吃膩了。

很多外地的遊客,來到潮汕旅遊,都要點這道名菜,因為在網絡上有關于潮州燒雁鵝的評論文章有很多,他們都是慕名而來。而當他們食用了後,都交口稱贊。可見,潮州燒雁鵝的美味真的是名不虛傳,那麼,這道菜為何有這麼大的魅力呢?很多人對此是百思不得其解,小編通過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對此有了一個比較粗淺的了解,記錄在下面,希望能夠對潮汕小吃感興趣的朋友,有一定的幫助。

潮州燒雁鵝——色澤紅紫,皮脆肉嫩,甘香味濃一、潮州燒雁鵝的曆史二、潮州燒雁鵝的發展三、潮州燒雁鵝的營養價值四、結語

這道美食的曆史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在民國的時候就已經在地方縣志上有所記載。對于這道菜的來曆,可以說是衆說紛纭,而其中最有名的一個說法,是潮汕一代的大官藍鼎元有很大的關系。

據說在藍鼎元在潮汕一代任職的時候,官府裡面的廚子做的一手好鵝,經過他烹調的鵝肉可以說是又香又滑,藍鼎元很是喜歡,但是潮汕一代的官員,面對如此的珍馐美味,卻不住地搖頭。

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每一個地方都有每一個地方的口味,而身為山東人的廚師,無法做出适合潮汕人食用的美食也在情理之中。廚師跑遍了附近所有有名潮汕餐館不斷地進行試驗。但是成果卻并不大,甚至有一點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意思。

後來,廚師決定從頭再來,拜一個潮汕老師傅為師。利用業餘時間和老師傅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廚師練就了一番做潮汕美食的能耐。很多潮州一代的官員都說他制作的潮汕菜既美味,又可口。

廚師在學會了道地的潮汕菜之後,有将其與自己原本就十分擅長的燒鵝融合在一起,終于制作出了這道潮州燒雁鵝。一經推出,便大受好評。不但是高高在上的官場人物,還是比較老實憨厚的平民百姓,都為這道菜傾倒。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群衆基礎,潮州燒雁鵝這道菜才能夠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潮州燒雁鵝——色澤紅紫,皮脆肉嫩,甘香味濃一、潮州燒雁鵝的曆史二、潮州燒雁鵝的發展三、潮州燒雁鵝的營養價值四、結語

如今潮州燒雁鵝早就走出了潮汕,走出了廣東,成為了全國人民津津樂道的美食,幾乎每一家潮汕菜的館子,菜單上面都有這道菜。一些對于潮汕小吃并沒有很了解的人,一提到潮州菜幾乎隻能說出這道潮州燒雁鵝了。湖北省武漢市著名的作家,餐飲協會副會長曾慶偉先生,就曾經毫不吝啬筆墨,誇贊過這道潮州燒雁鵝。

更多的人依靠着這道美食,發家緻富,賺的盆滿缽滿。一些美食職業學校,要學習潮汕菜的話,這道潮州燒雁鵝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菜品。而一些别有心機的商家,也将潮州燒雁鵝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創造出了屬于當地的美食。并且,因為符合當地人口味這一優勢,獲得了很很大的成功。還有一些頭腦靈活的創業者,更是将這道菜做成了友善食品,讓人們可以随時随地品嘗這道菜的美味。

潮州燒雁鵝——色澤紅紫,皮脆肉嫩,甘香味濃一、潮州燒雁鵝的曆史二、潮州燒雁鵝的發展三、潮州燒雁鵝的營養價值四、結語

潮州燒雁鵝裡面富含大量的蛋白質,以及氨基酸,對人類肌肉的生長有很大的幫助。如果長時間食用的話,對風濕骨病有較好的幫助。

在我們國家的傳統醫學裡面,鵝肉還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止咳化痰的作用,是以在潮汕一代,都會讓一些大病初愈的人,吃這道菜。用來迅速地恢複病人的身體元氣。

大家都是知道,很多肉類食物因為油脂過多的原因,對人的身體沒有太大的好處,但潮州燒雁鵝卻很少有這方面的質疑,這都是因為潮州燒雁鵝特殊的做法,去除了鵝肉本來的油膩。成為了一種十分健康的美味佳肴。

現在國家的一些科學機構,也在不斷地努力,争取培育出最富有營養的潮州燒雁鵝,更加有利于廣大市民的健康生活。

潮州燒雁鵝——色澤紅紫,皮脆肉嫩,甘香味濃一、潮州燒雁鵝的曆史二、潮州燒雁鵝的發展三、潮州燒雁鵝的營養價值四、結語

潮州燒雁鵝之是以能大獲歡迎,不單單是因為他絕頂的味道,還因為裡面的文化底蘊。在潮州地區,很少有人沒有吃過潮州燒雁鵝的,這道菜是他們兒時,那個物質還十分匮乏的年代的,最為渴望的美味佳肴。有科學家證明,味覺和嗅覺在人類頭腦中停留的時間,要比視覺和聽覺更長。潮州老一輩人對于燒雁鵝的渴望早已深深地埋藏在他們記憶的深處,曆經多年,而不改變。這種對于美食的觊觎順着血脈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了下去,成為了潮州人共有的記憶。

每逢新春佳節,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族人紛紛趕回了潮州,男女老少圍坐在一起,在春節聯歡晚會的的背景音樂中,品嘗着滑嫩的燒雁鵝,最好,最肥美的一部分當然要獻給最為德高望重的老人,而富有嚼勁的鵝腿是少年兒童的最愛,他們在一起其樂融融,歡天喜地。天堂的美好也不過如此。這種親情是人世間最為寶貴的事物。無論時間過得多快,無論世界如何發展變遷,隻要人還在,這份回憶和美好就是長存。

參考資料:

1、曾慶偉《曾慶偉談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