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說:霜打的茄子蔫了,其實不光是茄子,還有黃瓜,豆角等等好多蔬菜在被霜打後都變得蔫不拉幾的不能吃,但是還有另外一句話叫做“霜打的青菜格外甜”,這又是為啥呢?莫非蔬菜還耐寒?

其實蔬菜很怕霜凍,隻是蔬菜遇到嚴寒後會有自我保護功能,當蔬菜經過霜打後,其内部的澱粉在澱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糖”,蔬菜就是通過增加自身糖份濃度來防凍,如此一些經過嚴寒的蔬菜吃起來就格外的甜和脆,有白居易是一首為證:濃霜大白菜,霜威空自嚴。不見菜心死,翻教菜心甜。
如此,今天就為大家分享5種霜降後,還格外好吃的蔬菜,時令性很強,這樣一整個冬天都可以吃到新鮮應季蔬菜。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黑菜</h1>
還記得小時候家中菜園裡的黑菜,一場大雪過後,仍是翠綠翠綠的,做來吃了口感也是很嫩,而且是帶有微微的甜味,是農村不可少的抗寒蔬菜之一。
黑菜,學名叫做烏塌菜,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涼不耐熱,種子在5到25度的溫度之間就可以發芽,在低于10度的時候發芽速度變慢,高于30度停止發芽,是以一般都在秋季種植,最适宜的生長溫度在10到20度之間,可以看出在霜降前後是最适宜黑菜生長的,而且其非常的耐寒,在零下8度的氣溫中人可以生存,是以我們小時候十分抗拒去采摘黑菜,因為實在是凍手啊。
黑菜吃法和其他青菜都一樣,炒着吃,燒湯喝,做餡均可以,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用黑菜做的“雜燴”湯,算是我們當地的特色,裡面不但有黑菜,還有炸丸子,炸豬皮,雞蛋皮,鹌鹑蛋,小烏子等等,在寒日裡喝一口渾身都是熱乎乎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香菜</h1>
還記得曾經在冬天為了吃火鍋,到雪地裡扒香菜的情形,寒風裡雙手凍得那個叫“痛快”,為了吃容易嗎。
香菜也叫作芫荽,我們當地的土話叫做“芫子”,也是不錯的耐寒蔬菜,香菜播種後在5度左右的氣溫中仍可以緩慢地發芽,在15到20度的氣溫中最适合生長,能夠在零下10度的寒風中堅挺不倒,我們農村在霜降前後種植的香菜,也不急着采摘,因為溫度變低後生長的很緩慢,甚至是停止生長,完完全全可以吃一整個冬天。
香菜的味道有人恨有人愛,但是我可以給不喜歡的人支個招,你可以不要把它當做蔬菜來吃,可以當做一款調料來使用,比如炖魚蝦蟹的時候,在出鍋時可以加幾根,這樣去腥又提味,涼拌菜的時候加幾根,可以增加香氣。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4">白菜</h1>
這就不用多說了,隻要是農村走出來的人,都知道到了霜凍天的大白菜格外的甜,且小時候每個家庭都會有冬儲白菜的習慣,為的就是蕭條的冬季能夠有新鮮蔬菜吃。
現在物資供應很充沛,倒不用有冬儲的習慣了,但是在我們農村還是習慣在入冬前在門前的小院子裡種上一片的大白菜,這樣在冬季想吃的時候就去扒一顆,白菜雖然耐寒,但是比不上黑菜那麼優秀,冰凍和雨雪天氣還是要用塑膠布蓋一蓋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8">雪裡蕻</h1>
小時候,雪裡蕻也是農村入冬前必要種植的蔬菜,此菜在被霜打後上部分就呈現紅色,在白雪天氣中仍然可以屹立不倒,故也被稱作“雪裡紅”。
雪裡蕻很是耐寒,在零下八九度的時候也不會被凍死,也是冬季餐桌上必備新鮮蔬菜,但是新鮮雪裡蕻的味道不太被人喜歡,是以我們當地在冬季多拿雪裡蕻來腌制鹹菜,此菜有一個專有的名稱,叫做“臘菜”,可能是寒冬臘月腌制的才叫這個名字的吧。
這個“臘菜”可以直接吃,但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和豆腐搭配的吃法,著名的“鹹菜滾豆腐”用的就是這個“臘菜”,怎麼樣你是否也來滾一下呢。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3">菠菜</h1>
菠菜一年四季均可以見得到,但是唯獨秋冬的菠菜品質最佳,是北方地區的越冬蔬菜之一,菠菜的抗寒能力不如以上這些佼佼者,隻能短暫地在零下4度左右 的氣溫中存活,但是在最低4度以上的氣溫中還可以繼續生長,有雨雪霜凍的時候就得蓋住保保暖,不過經曆過霜凍後的菠菜真的很甜,連根莖都是甜的。
我是阿胡,一個喜歡研究美食和制作美食的小食客,喜歡今天内容的可以關注我,明天還有更精彩内容等着你,感謝閱讀,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