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奉密令前往美國長期潛伏,周總理親自送行,沒人知道交代了什麼

抗日戰争勝利後,美軍在上海建立了一個情報機構,對外叫美軍心理作戰部上海組,專門搜集各類中國情報,特别是中共方面的情報。有一次,這個情報機構通過一個親美的佛教界人士,搞到了一份中共方面的機密情報,内容是“新四軍政治部秘密訓令”。這個情報機構的負責人拿到這份情報後,大喜過望,如獲至寶,迅速電告華盛頓,送到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的辦公桌上。

他奉密令前往美國長期潛伏,周總理親自送行,沒人知道交代了什麼

美國總統杜魯門

杜魯門對這份情報應該還是很重視的,因為半年後,當他得知這是一份假情報,自己上當受騙後,立刻将這個情報機構的負責人撤了職并永不錄用,這個情報機構也随之解散了。

二戰勝利後,美國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國家,而美國總統杜魯門自然成為地球上最有權勢的人物。到底是什麼人,居然敢把美國總統給騙了呢?這份假情報又講的是什麼呢,以至于杜魯門發覺上當受騙後,發了那麼大的火呢?

吳大琨,1916年出生在江蘇蘇州一個愛國商人家庭,他的父親年輕時曾參加過同盟會。中學畢業後,吳大琨進入東吳大學學習,在此期間結識了浙江實業銀行副行長章乃器(解放後曾任第一任糧食部長)。在東吳大學習了一年後,吳大琨于1935年8月去日本留學。在日本留學期間,吳大琨翻譯了蘇聯出版的《政治經濟學(英文版)》(回國後以《大衆政治經濟學》的名字出版);參加了一個中共上司的讀書小組,是以受到了日本警視廳的注意。吳大琨為了避免麻煩,打算回國。正好這時,他收到章乃器的來信,邀請他回上海工作,于是立刻啟程傳回上海。

回到上海後,吳大琨得知,1935年北京一二九學生運動後,全國各地都已成立了救國會。并在1936年5月,在上海召開了全國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的代表大會,産生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上司機構,章乃器已在該會内被推選為宣傳部部長。章乃器邀請吳大琨住在他家裡,擔任宣傳部總幹事,編輯“救國會”的機關刊《救亡情報》。

1936年11月23日,國民黨政府以“危害民國”罪逮捕了救國會沈鈞儒、章乃器、鄒韬奮、史良、李公樸、王造時、沙千裡7位上司人,史稱“七君子事件”。吳大琨親眼目睹了章乃器被逮捕。當警察離開章乃器家後,吳大琨提醒章夫人,警察暫時隻是來抓人,後面很可能還會來抄家。章夫人聽後,馬上讓傭人生起火爐,銷毀了大批檔案,避免了進一步損失。

接着,吳大琨馬上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名義,起草了向政府提出抗議的宣言,又請章夫人用家屬的身份寫了一篇描述章乃器被捕情況的報告文章。第二天黎明,吳大琨趕到印刷廠,刊出《救亡情報》号外,首先将七君子被逮捕的事情公之于衆。除了寄送給各救國團體,還加送了幾份給上海的外文報館,如英國的《士林西報》和美國的《大美晚報》。這兩家外文報館收到“号外”後,第二天就在報上作為頭條新聞刊出。消息刊出後,立刻震動了上海社會各界。

他奉密令前往美國長期潛伏,周總理親自送行,沒人知道交代了什麼

救國會七君子

章乃器被捕後,吳大琨搬到東吳大學同學趙樸初(解放後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那裡,繼續從事救國會工作。1937年5月25日,吳大琨應邀拜訪了宋慶齡。宋慶齡除對吳大琨的堅持工作表示贊賞外,還問他工作上有何困難。吳大琨提出自“七君子”被捕後,已經失去了可以公開收信的地方,以緻很難與《救亡情報》在各地的通訊員和讀者保持聯系。宋慶齡聽後立即表示可以用她的住所孫公館作為《救亡情報》的公開通訊位址。吳大琨還向宋慶齡贈送了自己的譯作《大衆政治經濟學》,那本書一直被儲存在上海孫中山先生的故居圖書室内。

抗戰爆發後,吳大琨加入了宋慶齡發起組織的“保衛中國大同盟”,這個組織專門在經濟上及醫藥物資上接濟八路軍和新四軍。吳大琨在上海分會工作,積極為新四軍募集款項和醫藥物資,還動員了一批上海的進步醫生和護士去新四軍服務,并在新四軍中創辦了軍醫院。

1939年初,上海各界組織了一個代表團去慰問新四軍,吳大琨擔任團長。慰問結束後,在傳回上海途中,吳大琨突然被國民黨特務綁架了。吳大琨在上饒集中營裡被關押到1942年11月,才被營救出獄。

吳大琨獲釋後,先在福建建陽的國立暨南大學教英語和戰時經濟。一年以後,到廣東曲江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系任副教授。不久之後,東吳大學遷到桂林,因為經費困難宣告解散。吳大琨找到桂林地下黨組織,通過關系介紹到美國駐華第十四航空隊聯絡部工作,将美軍繳獲的日文檔案翻譯成英文。

抗戰後期,随着美軍參戰,日軍失去了在中國戰場的制空權。雖然美軍飛機在機場上摧毀了大批日本飛機,可是日本飛機卻總也炸不完。後來,美國人才發現,日本人用木頭紙闆制作了大量假飛機放在機場上誘騙美軍;真飛機都隐蔽在機場周圍的山洞中的飛機庫裡面,這些飛機庫非常隐蔽,正常的空中偵察很難發現。美軍迫切需要日軍飛機庫的準确位置情報。美國人知道吳大琨與共産黨上司的東江遊擊隊有聯系,找到吳大琨希望他幫忙。

他奉密令前往美國長期潛伏,周總理親自送行,沒人知道交代了什麼

中國機場上的美軍飛機

吳大琨向組織彙報後,由組織出面找到了一位中學教師李嘉人(解放後曾任廣東省副省長)。李嘉人正打算帶着學生去東江遊擊隊參軍,苦于缺少旅費和證件。于是雙方一拍即合,李嘉人帶着學生,在美國人的安排下去了東江遊擊隊。

東江遊擊隊的上司,非常重視美軍的要求,立即組織專人化裝成苦力在日軍機場周圍活動,故意讓日軍把他們抓進機場做工。他們趁着在機場内做工的機會,詳細繪制了機場地圖。後來,這份情報幾經輾轉,由吳大琨交給了美軍第十四航空隊情報處處長。美軍核實了這份情報後,立即派出大批飛機炸毀了日軍的飛機庫。

這次轟炸成功後,美國人認為吳大琨立了大功,要重獎他,被吳大琨婉言謝絕了。為此,吳大琨赢得了美國人的信任,随後被調往昆明總部擔任顧問,可以友善搭乘美軍飛機。

吳大琨到昆明後,找到昆明地下黨的上司人華崗(解放後曾任山東大學校長),華崗得知吳大琨的工作後,就提出要利用美軍的飛機幫助組織做些事。

他奉密令前往美國長期潛伏,周總理親自送行,沒人知道交代了什麼

李濟深

華崗讓吳大琨搭乘美軍飛機到廣西的八步鎮找李濟深。李濟深主張反蔣抗日,特務機關要暗殺他。吳大琨到那裡找到了李濟深,告知了他這一情況。李加強了戒備後,特務見沒有機會下手,隻好在他家附近扔了兩顆手榴彈交差。吳大琨還找到了當時在八步鎮的愛國民主人士何香凝、柳亞子、梁漱溟、陳此生等人,向他們講了黨中央想成立“聯合政府”的意圖。

後來,吳大琨又去福建的永安、南平和江西的鉛山,與這些地方的地下黨以及民主人士聯系。為此引起了第三戰區特務機構的注意,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批示,要将吳大琨“立即逮捕,就地槍決”。幸好有内部的同志通風報信,這才幸免于難。

抗戰勝利前夜,華崗命吳大琨到重慶見王若飛同志。吳大琨去重慶見到王若飛後,他要吳大琨在日本宣告投降時盡快利用美軍飛機趕赴上海,找地下黨的關系傳達一個指令,即中央不同意上海的地下黨進行武裝起義,而是要展開民主運動,并創辦報刊,掌握宣傳陣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美國人擔心日本人乘亂把關押在上海的美軍戰俘殺害,提出了營救計劃。美國人知道吳大琨熟悉上海,曾在日本留過學,便點名要他出任美國軍事救援團成員。

他奉密令前往美國長期潛伏,周總理親自送行,沒人知道交代了什麼

被解放的盟軍戰俘

日軍投降後的第四天,吳大琨作為美國軍事救援團成員,搭乘美軍第一架飛往上海的飛機趕到上海,飛機剛一着陸,馬上被日本兵團團圍住。機場上雙方劍拔弩張,槍口對槍口各不相讓,形勢相當危急。吳大琨機智靈活、巧妙應對,在中立國瑞士公使館的出面幫助下,給日本人施加壓力,總算解了圍。美國軍事救援團到達戰俘營後,把關押在那裡的美國人全部救了出來。(1947年,美國國防部授予吳大琨“自由勳章”。1981年,吳大琨随全國政協代表團通路美國時,一位參議員還向國會議員們介紹吳大琨當年的功勞,并要求國會把自己對吳大琨表示歡迎和稱頌的話列入國會記錄。)

緊接着,吳大琨找到上海地下黨負責人張執一(解放後曾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向他說明了中央的意圖,緊急叫停了當時準備的武裝起義,避免了損失。

他奉密令前往美國長期潛伏,周總理親自送行,沒人知道交代了什麼

張執一

吳大琨在上海,一邊繼續擔任美國駐華空軍聯絡司令部顧問,一邊創辦了《經濟周報》,團結、教育資本家。按照組織要求,吳大琨安排了董秋斯、馮志瓊(後改名馮修蕙)、王楚良、沈知白等同志打入美軍心理作戰部上海組這個情報機構。這些同志英文流利,還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背景,美國人對他們絲毫沒有懷疑。

當時國民黨在上海的特務機關,将這個美軍情報機構視為上級,遇事都會向其彙報。美軍情報機構負責人拿到材料後,都會交給吳大琨稽核,再交英文打字員馮志瓊打字影印,分送美軍駐滬頭目和華盛頓。馮志瓊私下裡會多印一份,交給吳大琨,再由吳大琨交給組織。是以國民黨特務的動向,基本上都可以了解到。

除此之外,在張執一的上司下,還通過董秋斯、王楚良、沈知白等人,僞造了一些情報,迷惑視聽。最成功的一次,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份“新四軍政治部秘密訓令”了。這份假情報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抗戰勝利後,美國和國民黨當局都在逼迫中共交出自己的武裝力量,兩者的目标是一緻的。在具體方式上,美國與國民黨方面存在分歧,美國人更希望采用和平手段來實作。這份假情報,正是投美國人所好精心制作的,其内容表明中共方面沒有戰争準備;使得美國人相信,可以兵不血刃,壓迫中共方面達到自己的目的。為此,美國總統杜魯門派出五星上将馬歇爾來華擔任特使,負責“調處”國民黨與共産黨的關系,企圖麻痹中共。甚至後來還演了一出苦肉計,對國民黨實施軍事禁運。

是以也可以了解,為什麼杜魯門發現上當後會發那麼大的火了。這個政策的成功運用,使美國推遲了原來的部署,中共赢得了半年左右的整訓時間。

吳大琨在這個情報機構解散後,絲毫沒有受到懷疑。由美國人推薦,經組織同意,吳大琨于1946年10月離開上海,到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的遠東研究所,工作是研究中國清代的财政制度。

他奉密令前往美國長期潛伏,周總理親自送行,沒人知道交代了什麼

吳大琨

離開上海前,潘漢年對吳大琨傳達了一個密令,要吳大琨到美國後作長期潛伏,不要抛頭露面,不要暴露身份。潘漢年說自己今後會到香港去辦一家公司,這個公司會派人到美國和吳大琨聯系的。(吳大琨在美國的秘密工作經曆尚未完全公開,目前已知的是研究美國的戰後經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吳大琨利用學校假期回到國内,以海外華僑身份列席了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參加政協會議時,周總理特别将吳大琨介紹給毛主席認識。10月1日,他被邀請參加了天安門的國慶觀禮,當晚還出席了在北京飯店舉行的國宴。在國宴上,他所在的那一桌的主人是鄧小平。

此時,組織仍然安排吳大琨回美國工作。在離京的前一天晚上,周總理約他去見面,請他吃了一頓晚飯。飯後周總理從頤年堂步行了很長一段路送吳大琨,沒人知道周總理和他談了什麼。

1950年10月,吳大琨在美國紐約見到了喬冠華(後來擔任外交部部長),喬冠華給了吳大琨一萬美元(按照黃金價格,相當于現在的五十多萬美元)。吳大琨不敢存銀行,把這筆錢埋在地下。

1951年,吳大琨回國,曆任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第一屆副會長,北京市城市經濟學會第一屆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别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等職務。吳大琨在學術研究上,成績斐然。他長期從事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是中國世界經濟學的奠基者之一,對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做了深入研究。

2007年3月12日,吳大琨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1歲。就在去世前一年,他還寫了《新金融資本論的幾個主要問題》,這篇文章根據最近幾年資本主義發展狀況,提出現在資本主義進入新金融資本主義階段,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可以通過選舉和平進入社會主義。

本文作者:季雨,“這才是戰争”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争”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

公衆号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機關任職,緻力于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争行動有個人獨到的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争》于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衆号名亦為“這才是戰争”,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