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鐵路四兄弟”的新年願望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17日電(記者杜剛 符曉波)“不知道今年過年能否團聚?”50歲的張夏陽在家人群裡發出一條資訊。四兄弟由于工作特殊,彼此分隔上千裡甚至上萬裡,已有七八年沒有一起過年了。“過個團圓年”成為他們的共同願望。

張夏陽家在新疆哈密市,他是一名鐵路司機,也是一名“鐵二代”。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父親張坤生參與修建了新疆第一條出疆鐵路——蘭新鐵路。蘭新鐵路建成投運後,張坤生留在哈密站成為一名檢修員。從那時開始,一家人就和鐵路結下不解之緣。

張夏陽四兄弟從小聽父親講當時修建鐵路的艱辛:戈壁灘烈日當頭,大風刮起碎石子打在臉上,讓人更焦急的是鋼軌無法及時供應,工程建建停停。終于到1962年末,曆時10年、全長1903公裡的蘭新鐵路修建完成。

如今,父親張坤生已去世,四兄弟這些年也都從事了和鐵路相關的工作。老大張春陽和老二張夏陽都在哈密機務段擔任臨客司機,值乘的中歐班列将貨物運輸到多個國家。

張夏陽的雙胞胎弟弟張焱陽是新疆霍爾果斯列檢所列車檢查安全員。霍爾果斯是我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的重要口岸之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讓這裡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2019年1-11月,霍爾果斯海關共計監管“渝新歐”“鄭新歐”“蓉新歐”等16條中歐班列線路,共計3044列,同比增長83.82%。

不斷增長的中歐班列增加了張焱陽的工作量,使他回哈密的機會越來越少。

張炜陽是四兄弟中距離家最遠的鐵路人。2017年,他應聘到中國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援建肯亞蒙内鐵路。這條鐵路連接配接了肯亞首都内羅畢和港口城市蒙巴薩,全長約480公裡。張炜陽成為家裡第一個走出國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家庭成員。

“一帶一路”成為串起四兄弟工作的關鍵詞。“我們兄弟四個都選擇了和鐵路相關的工作,也都成為‘一帶一路’的一分子。”張夏陽說。

這個春節,兄弟幾人商量,老三張焱陽安排好值班回哈密,把在浙江義烏老家生活的母親接到哈密,再和四弟張炜陽通過視訊見面。“老四回不來,有些遺憾,但這已經是全家最接近團圓的一年。”張夏陽對即将到來的團圓期待滿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