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29日訊(記者孫笑天 李愛華)“《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1年武漢市政府民生實事事項清單,包括‘用心用情助殘扶殘’。我建議:武漢公交引進更多助殘公共汽車。”29日,18歲的高三學生劉弘毅再次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闆上建言,增加配置無障礙設施的公共汽車數量。
市政協委員、市肢殘人協會主席張巧霞帶上今年兩會的提案也關注殘障人士出行問題,她聞聽上述建議後稱贊:“小夥子的建議很好。”
現場探訪:多數公共汽車未設定助殘無障礙設施
(圖為627路公共汽車,車門處沒有供輪椅上下的無障礙踏闆。記者李愛華 攝)
殘障人士乘坐輪椅出行,上下公共汽車需要有輔助設施。目前,我市路上行駛的公共汽車助殘無障礙設施配置情況如何?1月29日,記者就此進行了實地探訪。
在漢口金橋大道武漢市民之家站,記者先後上了627路、364路公共汽車,兩輛車均為普通公共汽車,記者發現,這兩輛車上下車廂需要踩踏兩級階梯,車門處沒有供輪椅上下的無障礙踏闆、車内也無輪椅固定專區,車廂内隻設定有多個老弱病殘專座。
627路司機表示,如果有坐輪椅的乘客要上車,他會下車幫忙将乘客擡上車。
在黃浦大街發展大道站,記者分别登上248路、229路公共汽車,248路沒有助殘無障礙設施,229路則配備有無障礙踏闆,車廂中部有醒目的輪椅固定專區辨別。記者觀察還發現,經過該站的3輛229路公共汽車,隻有一輛有助殘無障礙設施。
(圖為229路公共汽車,車門處有翻起供輪椅上下的無障礙踏闆。)
公交229路線長馮俊表示,229路目前有47輛車線上行駛,但其中隻有3輛車有助殘無障礙設施。馮俊此前是公交408路線長,他表示,408路全線30輛車都是新型新能源車,都配備有助殘無障礙設施,但這種全線配備助殘無障礙設施的線路很少。
記者從公交二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線上營運車輛1100多輛,配備有助殘無障礙設施的車輛隻有100多輛。該公司一名從業人員表示,普通公共汽車因設計原因,沒有設定無障礙設施,随着公共汽車的更新換代,新車型會增加助殘無障礙設施。
該從業人員表示,公司會對每名司機進行相應教育訓練,幫助殘障人士上下車,保證殘障人士安全。
(圖為229路公共汽車,車廂中部有輪椅固定專區。記者李愛華 攝)
委員聲音:小夥子的建議很好,希望更多殘障人士能無障礙出行
“小夥子的建議很好。”1月29日,市政協委員、市肢殘人協會主席張巧霞在接受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采訪時,對劉弘毅的建議表示認可。
張巧霞說,武漢市目前有肢體殘障人士10餘萬人,日常生活中,的确缺乏規範的無障礙車輛。她表示,配備無障礙設施的公共汽車應用場景不僅僅局限于殘障人士,還能夠滿足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突發骨折等病症無法獨立行走的人、嬰幼兒等的出行需求。現今科技發達,便捷人性化的設計随處可見,應該有足夠的能力生産或改造無障礙車輛。
張巧霞透露,她和市政協委員、湖北省殘聯肢殘人協會主席周華一起拟定了一個提案——為殘障人士提供定制化的無障礙車輛。她們建議,由相關職能部門或企業架設一個服務平台,設定一定數量的無障礙車輛,為有出行需求的殘障人士提供定制服務。“就像定制公交,有需求的人可以通過平台預約。”
張巧霞解釋,有需求的殘障人士或老年人可以通過平台購買服務,對于特困人群,可以由民政或殘聯等部門進行補貼。
張巧霞說,如果公共交通系統中有足夠配置無障礙設施的車輛,殘障人士想出門去逛商場超市、去醫院看病、去銀行辦事,都不用人陪,坐着自己的輪椅就能乘車。
張巧霞表示,今年,她計劃和殘聯的同僚跟相關部門協商溝通,推進無障礙車輛的引進工作。
記者注意到,市公交集團在城市留言闆回複劉弘毅的建議時表示,為了給殘疾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在新車采購時充分考慮了前期部分車輛即将到期的問題,專門采購了300餘輛帶有助殘設施的公共汽車輛,春節後将會上線營運,希望有需要的乘客出行更加便利。
【編輯:朱晨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