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江蘇首富、有“第一屠戶”之譽的祝義财自2019年1月重獲自由,“回家”後祝義财重新主持企業大局也二年了,雨潤系目前怎麼樣呢?
祝義财說:“有夢想,就能颙望未來,就有無盡的動力,就能創造美好的生活。”祝願他和雨潤人,夢想成真!
祝義财重新主持大局快二年了,雨潤在向好發展?
祝義财(左1)、常務副總裁祝珺(右1)介紹雨潤食品工業園
去年1月22日晚,港股“雨潤食品”及A股的“中央商場”均公告一則重磅消息:時隔近4年後,祝義财案件終有了新的進展,他回到家中了。
前江蘇首富祝義财重獲自由,也讓“雨潤系”債務危局迎來轉機,他重新主持企業大局也快二年了,也通過推行一系列強有力的變革,但企業仍面臨一些現實困難,能不能向好發展呢?
雨潤創辦以來這20多個年頭,已不光是一個品牌,旗下産業涉及衣、食、住、行、玩等民生領域的方方面面,并擁有雨潤食品(1068.HK)、中央商場(600280.SH)兩家上市公司。
祝義财是1993年創辦雨潤集團,從最初的200元白手起家,曾号稱中國“第一屠戶”的雨潤食品創辦人祝義财,辛苦創業,曾連登二榜江蘇首富。然而,祝義财被羁押在杭州這1401天中,“雨潤系”也陷入困局,二家上市公司均卷入債務泥沼,雨潤食品更是巨虧,整個集團也曾瀕臨破産邊緣。
雨潤控股集團董事長祝義财
去年,祝義财獲頒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他非常感動,他表示:這枚紀念章十分珍貴,這份榮譽不僅屬于他個人,更屬于13萬名雨潤人。
《菜根譚》有句:“我貴而人奉之,我賤而人侮之。”人生的大起大落時,才懂得此句之況味如何?
在祝義财處于低潮期,南京當地仍将這枚紀念章頒給了他,既是對他及雨潤對社會曾作出不少貢獻的肯定,也讓他有了重整旗鼓的底氣和動力。
目前,雨潤集團會向好發展嗎?祝義财眼下面臨了很多現實困難,他也需要有更多時間,也需要有更多勢能幫助雨潤走出眼下的困境。
上市已20年之久的中央商場(*ST中商),目前也還是“披星戴帽”,根據公告,截止于12月11日,股權質押總比例為55.9%,第三季度營收下滑同時,虧損1525萬元,負債率高達93.79%。
11月17日晚,*ST中商公告稱,地華實業和雨潤控股重整申請獲南京中院受理。
香港上市的“雨潤食品”,更是衰微,已成“仙股”,12月18日中午截稿時,股價僅0.70元每股,總市值僅12.76億元,每股淨資産為-1.052元。
雨潤控股集團,旗下有食品、地産、商業、物流、旅遊、金融和建築等七大産業闆塊,猶如“雨潤七子”。對于祝義财來說,重整雨潤,關鍵在于他必須先在“雨潤七子”裡,挑出哪一個是可以養大、養活、養壯的。
“奶水”不足,個個都嗷嗷待哺,隻能有所取舍,盡管很痛心,也難以割舍,但也必須作出斷然的抉擇。
祝義财女兒祝媛
祝義财回歸後,兒子祝珺、女兒祝媛均正式步入前台,分工不分家,兒子祝珺側重于中央商場,而女兒祝媛則負責雨潤食品。
姐姐祝媛今年34歲,弟弟祝珺今年31歲,一起均有海外留學經曆。祝義财讓一子一女分别掌控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早接班早傳承,讓她們多接受磨煉,也是好的。當然了,她倆年紀多不大,也需要“扶上馬、送一程”。
祝義财歸來在企業内部變革上,讓人較為直覺的,還是人事上的變動。安排二代接棒後,不少“雨潤系”老臣也退出,目前,雨潤食品在今年前三季度又再度虧損,業績危機也沒有好轉,另外,負債率高企也是個大問題。此前,雨潤挖角了競争對手雙彙的前董事兼總裁遊牧,但“救火隊長”的功效仍有待檢驗。
“雨潤七子”中,地産似乎是關鍵的一個。此前,有報道稱,地産闆塊是祝義财親自在抓,希望能把房地産發動起來。
雨潤地産又挖來了廣東房企“雪松”前副總裁王信琦,此人早年是王健林旗下萬達集團高管。引入外人出任高管,也印證祝義财發力房地産之布局。從方向上是對的,房地産這個關鍵闆塊,也有利于盤活“雨潤系”旗下一些棘手的資産,并讓它活化起來。
不過,時間也許無法一直等待祝義财,眼下要破解的難題不少。今年5月中央商場股東會上,*ST中商(600280)董事長祝珺主持,當時被問及今年能否“扭虧為盈”時,回應上用了“竭盡全力”四個字。
祝義财之“财”路如此跌宕起伏
祝義财追憶老母親
2019年9月底,祝義财發了追憶老母親的《雨潤祝義财:媽媽,您一路走好!》一文。
祝義财說,去年的元月份他回到南京後,先是送走了老父親,時隔八個月,他的老母親又永遠的走了。“在我人生最困難的階段,父母雙雙離去,這讓我悲痛欲絕、不能自已。”
祝義财也提及,他母親是42歲高危年齡才生下了他。他說:小時候,“母親身上的衣裳,總是舊的,縫了又縫、補了又補,卻總是洗得幹幹淨淨,每一件都會穿上許多年;還記得,小時候家裡有好吃的,母親總是說‘不愛吃’,一定會留給我和姐姐。母親不肯多吃一點所謂好的東西,不肯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女能吃飽穿暖,能有學上。”
祝義财,1964年生于安徽桐城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
“3年自然災害”時,他的二個哥哥被餓死;家境貧寒,他的母親勤儉持家、任勞任怨,含辛茹苦地把姐姐和他這一雙兒女拉扯成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也許是祝義财後來選擇創業來改變命運的一大動力吧!
祝義财(右)與老家桐城上司會面
祝義财,過去有三個名字,分别是祝義才、祝義材、祝義财,“才”+“木”,是盼望成棟梁之才,後來加“貝”,無非是希望發财、賺大錢。無論是“雨潤集團”招牌,還是有公司場地,“黃金色”似乎是标配底色,多少也代表了他個人喜好吧!
頻繁更改自己的名字,從風水學來說是“改運”,不過從心理學視角,這也是個人内心潛意識的那種躁動、不安的心理變化。也許,這也為祝義财人生的坎坷跌宕給出了看似合理的注解。
“牆裡開花牆外紅”,江蘇尤其是南京,是很多安徽人的福地,或“富地”,不少江蘇及南京的明星企業,老闆是安徽人。雨潤祝義财是安徽桐城人,蘇甯張近東,祖籍安徽天長,後随家人移居南京;另外,像豐盛創始人、豐盛控股、“建工系”老闆季昌群,也是發迹于南京,他是安徽當塗人,這就是江蘇富豪之“安徽現象”。
2008年,祝義财(右)為四川地震災區捐款
當年,貧困農家的祝義财,靠讀書“鯉魚跳龍門”,考入合肥工業大學經管系,畢業後配置設定到省交通廳屬下的海運公司。月薪60元,工作很清閑,祝義财并不想在一張辦公桌前坐到終老,僅一年後,懷揣200元積蓄辭職下海了。
1990年代初,他創業早期,是白手起家,一無資金,也沒有管用的社會背景。聽朋友說,水産生意利潤好,他一頭紮了進去。短短2年,在行裡摸出門道的他,賺了480萬元,赢取人生第一桶金。不過,他感覺做貿易,做得再好也隻是“盤貨”,不如幹實業踏實。
沿着長江一線周邊轉了一圈,祝義财覺得,人總要吃肉,中國有十億人,做肉制品一定是長期好事業。于是,他離開了水産業,于1992年在合肥辦起了肉食品加工廠,但半年下來,分文未賺,原因是當時惡劣的營商環境。一番考察後,他将企業整體搬遷至南京,1993年1月,祝義财、吳學琴夫婦在南京創辦了“雨潤”。
老話不是說:千好萬好不如家鄉好!後來,祝義财以“嘉賓”身份再度回到合肥時,道出了當年被迫外遷之不堪往事。當地官員震驚了,也開始着手整頓投資環境。
祝義财助學(教)金計劃
雨潤“異軍突變”,是祝義财的大膽并購。1996年,國企改制如火如荼,“零收購”南京罐頭廠,這個“蛇吞象”且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劇情上演,這是江蘇省首例“民企收購國企”案例,也是祝義财人生“濃墨重彩”一筆。
2001年,祝義财創造了讓業界驚奇的“雨潤神話”,雨潤集團年銷售額高達34億元;2005年,“雨潤食品”成功登陸港交所。如果從祝義财1989年下海算,他擠進《福布斯富豪榜》僅花了12年,登上“江蘇首富”寶座,是他創業第15個年頭。
2011年,雨潤成了中國最大的屠宰企業,總資産高達358億元,列中國民企500強榜第8位。被号稱中國“第一屠戶”這一年,祝義财也隻有47歲。
事業巅峰時,僅“雨潤食品”和“中央商場”二家市值就達千億,且雨潤集團連續多年營收超過千億,最多時吸攬就業人數超過13萬人。上市後,雨潤将産業布局向上遊大肆擴張,在全國各地興建了大量生豬屠宰業基地。客觀上,雨潤對社會是有一定貢獻的,特别是助力貧困地區農業産業化及改善就業等,曾發揮了一定作用。
和很多陷入危局的人一樣,成功後的祝義财,蒙眼狂奔,躁動地布局多元化,除地産外,雨潤創辦了利安人壽,并與夢工廠、迪士尼和索尼等品牌合作,涉足文化圈;此外,雨潤集團産業鍊還延伸至物流、旅遊、商貿等領域。
祝義财(中)
多元化跨界,不少是“眼高手低”運作,他布局的産業有的已是千瘡百孔,難以自救。難怪他在杭州那段日子,有媒體報道他旗下投資的一些豬養殖基地,“草長得比人還高,一聲豬叫聲也沒聽見。”
“雨潤食品”在港上市時,祝義财也采用蒙牛的方式,與高盛、鼎晖、GIC三家國際資本進行了業績“對賭”,不過他盈了。賭性堅強,也為他日後“沖沖沖”釀成的敗局埋下了伏筆。
後來,在他最艱困日子裡,融創孫宏斌在南京逗留幾個星期,試圖收購雨潤集團旗下地産等資産包,除此之外,碧桂園、保利、藍光發展等房企也與雨潤有過接觸。
好在祝義财家族在二家上市公司占股均穩定,也為他日後“回家”重拾“舊山河”、特别是破解債務危局時,有更大的彈性及轉圜空間,也讓他日後重振雄風有了一定的發力韌性。
本文内容為一波說原創内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