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中國的初代火腿腸是三國鼎立:春都、鄭榮和雙彙。後來春都和鄭榮銷聲匿迹了,雙彙和另外兩家公司組成了肉制品行業的“新三國”,其中一個是金鑼,還有一個就是雨潤。
三家争霸了近十年,尤其是雙彙和雨潤之間,搶着要當“中國第一屠戶”。
當年雨潤的創始人祝義才,也是一代傳奇人物。懷揣200元人民币起家,創下1500億的商業帝國,成為江蘇首富。時至今日,傳奇落幕,700億債務壓身,什麼巅峰什麼輝煌,都是雨打風吹去。
1.下海創業
上世紀80年代末,在安徽省交通廳吃皇糧的祝義才毅然下海,帶着僅有的200元做起水産生意,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1992年他發現低溫肉食品市場是個空白,便借了南京食品罐頭廠的一部分閑置廠房,創立了南京雨潤食品公司(雨潤食品前身),開始生産雨潤火腿。
祝義才
之後的幾年裡,雨潤食品從低溫肉入手,從南方市場入手,在競争激烈的已經是一片藍海的肉制品行業,撕開了一個口子,一點點坐大。
在市場開拓的過程中,它也把差異化競争進行到底,避開了大家争奪最激烈的超市和商場,而是從酒店和副食店開始,用小店包圍大店,慢慢地蠶食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還發生了幾個有趣的故事。
比如1995年,常州一個小老闆找上門來,想給自己新開張的酒店賒300斤火腿。300斤說少也不少,祝義才心裡一權衡,覺得這是個做口碑的好機會,就答應了下來。沒成想,這家酒店剛開張兩個月,每個月的流水就達到了80多萬,把小老闆給高興得合不攏嘴,逢人就誇,說酒店經營那麼順利,都是托了雨潤的福。雨潤雨潤,給咱酒店帶來了雨水的滋潤哪。
這南方的老闆,做生意講風水,其他同行一聽,買雨潤有好運?一個個排着隊就過來了。半年以後,常州90%的酒店都從雨潤拿貨。
再比如有一回,無錫的一家副食店在給雨潤結款的時候,一不小心多付了5萬塊錢。知道這個消息以後,祝義才親自帶着多付的現金,連夜上門退款。事情傳開,給雨潤打了個免費廣告,無錫城裡500多家副食店,一次性打來100多萬的預付款。不是因為别的,就沖着雨潤這份良心。
就這樣,靠着優質的産品、可靠的信譽,雨潤在江蘇和安徽站穩了腳跟。
2.蛇吞象,搭上國企改制的快車
在1996年,祝義才幹了一件大事。那年,國企改制如火如荼,很多效益不好的國企被紛紛賣給了私人資本。
祝義才抓住機會,一分錢也沒付,0元并購了總資産7000萬的國企,南京罐頭廠,成了江蘇省 “民企收購國企”的第一個案例。而當時的雨潤,你猜總資産多少?隻有區區500萬。這是實打實的“蛇吞象”啊!
0元買下南京罐頭廠以後,雨潤獲得了寶貴的土地、廠房和熟練勞工,在投入了1.2億元進行改造以後,當年就實作了1個億的銷售額,淨利潤超過500萬。嘗到了甜頭以後,祝義才趁熱打鐵,用類似的招數,接連收購了安徽阜陽肉聯廠、四川内江肉聯廠等25家倒閉或者瀕臨倒閉的國企,堪稱肉類行業的“國企收割機”。
在一次次吞并國有資産的過程中,雨潤的規模快速膨脹,呈指數級倍增。産品品類擴張到1000多種,在全國擁有了1000多家經銷商。
到2001年,雨潤集團年銷售額高達34億元,祝義才也一舉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成為了江蘇省的首富。
2005年雨潤在香港挂牌上市, 2009年6月他又拿下A股上市公司南京中商的控股權,南京中商後來更名為今天的中央商場。
3.開啟多元化擴張
肉食主業做得風生水起之際,祝義才飄了,覺得自己天下無敵,跨起界來比誰都狠。
2008年,雨潤朝着産業鍊的上遊,生豬養殖業發起猛攻。兩年時間,雨潤的種豬養殖基地全國開花。祝義才還提出了所謂的“333”發展戰略:在全國30個省會城市建設農副産品全球采購中心,在300個地級市建設農副産品物流配送中心,在3000個縣域建設農副産品種養生産基地。
然而,一次次的大手筆,最後變成了一次次的浪費。
有新聞曝出,2009年,雨潤在安徽蕭縣投資了1.5億元建養殖基地,計劃每年實作産值近5億元。結果呢?廉價的土地拿到手了,優厚的政府補貼拿到手了,廠房也建好了,可是養豬場的草長得比人還高,附近的村民們愣是連聲豬叫都沒聽見。
不隻蕭縣,在安徽的其他地方,甚至遼甯、天津、黑龍江,雨潤的項目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大家就說了:你雨潤是不是在借着養豬的名義,圈錢圈地,套取巨額的政府補貼?
雨潤沒有回應這些質疑,它現在圈到了大量土地,正忙着做房地産開發。從住宅到商業綜合體,從物流中心到旅遊産業,雨潤地産策馬奔騰、跑馬圈地,項目遍及上海、青島、黃山等大小城市60餘座,投資額更是以千億計。
沒有房地産的基礎積累,沒有科學化的地産管理,沒有準确的開發地位,雨潤地産有的,就是雨潤食品從主營業務裡賺來的真金白銀,花起來那叫一個不心疼。到2013年末,雨潤地産的可開發建築儲備面積就超過了6000萬平方米。
除此之外,雨潤還成立了利安人壽,涉足金融保險領域,還和夢工廠、迪士尼和索尼等品牌合作,涉足文化圈。
在瘋狂的多元化擴張下,雨潤的版圖急劇擴大,成了一個橫跨物流、地産、文化、食品、旅遊、商貿、保險、金融、建築等領域的綜合性集團,集團的總銷售額超過一千個億。這業務面極廣,戰線拉得極長,相應地,資金的需求量也就極大。
4. 主業下滑,雨潤帝國内裡空虛
自打玩起了多元化,祝義才的心思就不在肉制品行業裡頭了。曾經他給雨潤食品寫下了一條座右銘:食品工業就是道德工業。可現在呢?在他看來,雨潤食品的角色隻有一個,那就是雨潤集團的大奶媽。哪個孩子餓了,就去給哪個孩子喂奶。什麼道德,什麼品質,都被他抛到九霄雲外去了。
2011年1月,雨潤旗下公司流出了一批含有激素及緻病微生物的“問題豬肉”。8月,雨潤部分烤鴨、燒雞和鹽水鴨産品出現了菌落數量超标。
9月,在競争對手雙彙被曝出“瘦肉精” 事件半年以後,雨潤的一批午餐肉和臘肉也被檢出含有瘦肉精。還有不少消費者反映,雨潤的産品裡有各種各樣的異物,包括蟲子、頭發、包裝塑膠、金屬卡扣等等,應有盡有。
一連串的食品品質和安全問題,讓雨潤的品牌形象大大受損。可此時的祝義才根本無心來管雨潤食品的事兒,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雨潤地産上。
經常到了晚上十點,還要跟雨潤地産的高層開會,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了解進展情況,一開就是四五個小時,一直開到淩晨兩三點。甚至2012年7月,祝義才退出了雨潤食品的董事會,全身心投入到地産業務當中。
很快,“火腿腸中毒” 事件的爆發,成了引爆雨潤集團危機的一根導火索。
2012年9月,四川合江縣的某國小,有多名學生在吃了雨潤生産的火腿腸以後,突然感到腹痛、頭暈。娃娃們被火速送進醫院開藥、打點滴,其中20多個人被留院觀察。事件一出,雨潤食品的口碑一下子就崩塌了。
可是,雨潤對此又是怎麼回應的呢?賠償是賠償了,道歉也道歉了,可一說到問題,要不就是生産過程中的“疏忽”,就是包裝環節的“疏忽”,再或者是運輸方面的問題。還說,這些都屬于個别情況,是個案。
食品安全無小事。出了問題以後,企業除了要負起賠償的責任,更要查清問題的根源,切實地進行糾正,而不是用“疏忽”、“個别”來搪塞過去。這起事件,暴露了雨潤長期以來,内部管理松散的本質。
▲2011-2014年雨潤食品營收變化 機關:億港元
從那以後,雨潤的業績節節敗退。從2011年到2014年,雨潤食品的營業額逐年下降,從323億港元減少到267億,214億和190億港元。利潤更是差得一塌糊塗。在2009年2011年,雨潤食品的淨利潤每年都在17億港元以上。可2012年,它卻一下子虧了6億港元,之後的淨利潤徘徊在5000萬港元左右。
食品業務潰不成軍,雨潤地産的資金鍊也日益緊張,多地項目進入停工或者半停工狀态,成了爛尾樓。
此時的雨潤帝國,空有千億市值,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早就是肚裡空空了。終于,2015年,集團的債務危機集中爆發了,雨潤最後的輝煌,結束了。
5. 大廈将傾,倉皇自救活路難尋
2015年3月, 51歲的祝義才被檢察機關正式批捕,罪名是行賄罪,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和故意銷毀會計憑證罪。其實,就是祝義才當年收購中央商場的時候,涉嫌利益輸送和行賄,留下了把柄。
從那以後,雨潤系的負面消息接二連三地傳出,高管紛紛離職,債主紛紛上門。雨潤食品的虧損持續擴大,從2015年到2019年,每年都要虧掉20億到50億港元,可以說是一落千丈,隻能大幅度地壓縮産能、裁減員工,靠不斷地賤賣資産和向銀行借款來苟延殘喘。
集團奶媽自身難保,集團底下那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們自然也沒了活路。在2015年以前,雨潤地産的銷售額雖說不算大,但每年也能有100多億,可在2015年以後,銷售額一下子縮水了六七成,銀行按揭也批不下來,隻能把旗下的項目一個個地給賣了。像雨潤在江蘇徐州的國際廣場,就以7億元的價格給賤賣了;在揚州的子公司也被别人以24.5億元整個兒買走。
最後,并購流産,雨潤地産隻能繼續破落下去。
等到檢察機關因為證據不足,主動撤銷了行賄指控,祝義才終于重新回到公衆視線中時,已經是2019年的1月。在他回歸以後,雨潤食品的股價一度暴漲50%,可見市場對這位老總的期待有多高。
可就算是祝義才,面對千瘡百孔的雨潤集團,也是無能為力。
有個成語叫物是人非,1400天過去,祝義才回來了,和當年一樣野心勃勃、不輕言放棄,可是雨潤早就不是當初那個雨潤,市場也不再是當年那個市場了。
2021年1月,北京普拓投資送出申請,計劃引入大央企等實力雄厚的投資方,對雨潤集團進行重整。但以雨潤的負債率之高,債權關系之複雜,雨潤東山再起的希望,實在是缥缈。
欲望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從早期的低價收購國企,到後來的低價拿地和騙補,再到後期激進的多元化擴張,祝義才的好大喜功,讓他迷失了做食品行業的初心,最後前功盡棄。
參考文獻:
1. GPLP犀牛财經,《江蘇前首富雨潤系是如何一步步跌下神壇的》
2. 财經無忌,《後“債務危機”時代的江蘇民企,雨潤集團“賭局”終了》
3. 第一農經網,《四川合江多名國小生食用雨潤火腿後不适入院》
4. 雨潤食品上市招股書及曆年年報
編輯|涼山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