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唐高祖,大唐開國帝王,公元618登基,626年退位,在位8年,公元635年病逝。

<h1 class="pgc-h-arrow-right">出身王侯世家,仕途很順利。</h1>
李淵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時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後追封為唐國公。太尉在隋朝之前,是掌管軍事的進階官員,相當現在的國防部長。李淵的父親李昞,北周時曆官禦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将軍,襲封唐國公。李淵的母親是隋文帝的皇後獨孤伽羅,獨孤皇後的姐姐就是李淵的母親,大隋朝隋文帝楊堅是李淵的姨夫。獨孤皇後非常喜歡李淵,隋文帝特别親近器重李淵。史料記載,李淵的性格灑脫、待人寬容、善于結交,無論貴賤之人都得其歡心。如此顯貴的出身、優越的環境、良好的品行,李淵的仕途非常順利。隋文帝執政後,李淵被認命為禁衛武官,負責他的安全,後升為刺史、郡守,殿内少監、衛尉少卿。有個善于看面相的人,說他具有天姿龍顔,将來可稱帝,李淵聽後,十分懼怕但有非常得意。
<h1 class="pgc-h-arrow-right">青春戎馬建功業,野心受猜疑。</h1>
隋炀帝執政後,公元613年,楊廣第二次征伐高句麗,李淵被任命為督糧官。古代用兵,常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他擔負職責的重要性。但突遇後方宰相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叛亂,李淵奉命鎮守今天的甘肅慶陽郡。鎮守期間,他廣交天下豪傑,引起了隋炀帝的極大不滿和猜疑,于是指令他去述職,為了自保自救,李淵稱病未去,隋炀帝便有了殺心。李淵深感恐懼,為打消楊廣的疑心,他終日無節制的飲酒,到了公元615年,李淵被任命為山西河東慰撫使,先後擊敗了母端兒的農民起義軍。第二年,又打敗了突厥的侵犯,讓隋炀帝深感滿意。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太原崛起立旗幟,長安繼帝位。</h1>
公元617年,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這為他以後的大功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個時期,隋王朝已經風雨飄搖、兵戈四起。隋唐演義曾描述當時有36路反王,72路煙塵,扯上大旗造反,小說雖有演義成份,但充分說明農民起義軍的戰火已吞噬着大隋王朝的江山。期間,李淵在鎮壓農民起義軍的過程中,不斷招降納叛,擴充實力。隋炀帝楊廣在江都被孤立後,李世民在沒有告知李淵的時候,決定起兵造反。但又怕父親李淵反對,就和裴寂密謀,遴選了晉王宮的美女陪李淵過夜,後來才告訴他這是晉王宮的人,李淵大驚,李世民就告訴父親,目前,大隋江山風雨飄搖,隻在旦夕之間,于是就給他彙報了整個計劃,李淵剛開始還是不同意,後來在世民的再三勸說下,才同意起兵。公元617年,李淵率三萬精銳部隊,直取關中,可以說一路勢如破竹,因為隋朝的軍事力量均在江都附近。攻破關中後,李淵并沒有稱帝,而是擁立楊廣裙子楊侑為帝,尊隋炀帝為太上皇,逼迫楊侑封自己為唐王、大丞相、尚書令,其餘兒子皆有封賞。直到618年農曆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自殺,五月,李淵逼迫楊侑禅位給自己,李淵稱帝于長安,國号唐朝!大唐盛世由此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