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溫州俚語配音《唐伯虎點秋香》,太逗了

溫州俚語配音《唐伯虎點秋香》,太逗了

“揀過揀,揀個破燈盞”“尋過尋,尋個打賭人”……近日,一個溫州話配音的《唐伯虎點秋香》片段在朋友圈引起圍觀。視訊中,周星馳扮演的小書童華安和參謀将軍“對穿腸”用溫州俚語對對子,金句頻出,幽默逗趣的話迎來2.8萬點贊。

為視訊配音的是一位50多歲道地的溫州人徐炳松,他從事影視相關行業,家住鹿城八字橋。因為喜歡溫州話,他便用給熱門視訊配音的方式來推廣這份獨一無二的家鄉特色。

溫州話配音的

《唐伯虎點秋香》火了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徐炳松在家閑着無事翻出幾個溫州話表演視訊發到短視訊平台,沒想到大受歡迎。“在溫州人心中,溫州話還是很有分量的。”于是,他起了給熱門視訊配溫州話的念頭。

從最早的配音拜登和特朗普競選演講視訊,再到馮鞏的相聲,其中最受歡迎的還屬《唐伯虎點秋香》裡的對對子片段。裡面選用了十組溫州俚語,押韻有趣,比如“才女配才郎,妖精配鬼王。田雞配蛤蟆,江蟹配兩頭爬”“一行服一行,糯米怕砂糖。一物降一物,蜈蚣怕雞咄。”

“這幾組俚語主要是靠平時對溫州俚語知識的積累,也有些是翻書得來的,光是台詞對白就花了好幾天時間。”徐炳松說。更出人意料的是,他一人配了視訊中6個人的話,每個人的語調都不盡相同。“像周星馳的話,他的語調要比尋常人高八度,還有女人的語調,要尖銳一點,一般可以用變聲器來處理。”徐炳松解釋道。此外,還要對得上人物的面部表情、語氣、話語的字數、背景音樂等,樣樣都得下功夫。這也多虧了徐炳松年輕時學過表演,也曾擔任過鹿城輕音樂團團長,台詞不在話下。

這段視訊也讓徐炳松在溫州人的朋友圈中徹底“出圈”。“配得好道地”“雖然我不懂溫州話,但配音确實精彩,在口型上處理得非常到位”“真親切的鄉音”……網友們紛紛留言。看到這些留言,徐炳松歡喜得不得了。

對溫州俚語情有獨鐘

演過溫州方言連續劇

事實上,說起徐炳松,很多人可能有印象。他做過溫州話《天天講閑談》欄目的主持人,也演過溫州方言連續劇《巷弄夾兒裡的天空》,是“眯眼志”的扮演者。兩個節目全與溫州話有關,這也讓徐炳松和溫州話綁定在了一起。

徐炳松尤其對溫州俚語情有獨鐘,在他配音的視訊中,溫州俚語出鏡率最高,經常能聽到幾句。比如馮鞏和劉偉在1987年春晚表演的相聲《巧對影聯》,原視訊中兩位相聲演員在對楹聯,徐炳松配音的視訊則對上溫州俚語,“功夫賣銅钿”“勞力兌夥食”“破燈籠碰着回頭風”“破漏船兒碰到頂頭風”……

“溫州俚語是溫州話的一大寶藏,它不僅幽默生動,而且包含着溫州人獨特的觀念和哲學,是活蹦亂跳的生活智慧。”徐炳松說。比如,“新起茅坑三日興”指新蓋的茅坑熱鬧了三天,就變得冷冷清清。揶揄别人做事情光憑短暫熱情圖個新鮮,而沒有堅持力。“當着不着,不着密密着”指如此偏不如此,不該如此偏如此。引申為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偏去做。

“有時候跟人聊天,蹦上一兩句溫州俚語調調味,多有意思。”徐炳松笑說。

來源:溫州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