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王蜀宮妓圖》 【作者】唐寅 【尺寸】124.7cm*63.6cm 【類别】絹本設色 【收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
明朝畫家唐寅,是中國藝術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位藝術家。但他更廣為人知的一個名字,叫唐伯虎。大衆印象中的唐伯虎,大多來源于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經典形象。風流倜傥、才高八鬥、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整日流連于酒肆青樓間吟詩作畫,甚至還娶了八個美若天仙的老婆。
現實中的唐寅,雖然沒有故事裡講的這般潇灑,卻也确實是一位行為放浪的窮書生。那麼,他筆下的美人是什麼樣子呢?或許,我們能從唐寅的傳世名畫《王蜀宮妓圖》中一窺究竟。
《王蜀宮妓圖》被認為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一幅仕女圖,也幾乎是整個明朝、甚至整個明清時期最美的一幅仕女圖。
此畫原名《孟蜀宮妓圖》,俗稱《四美圖》,取材于五代後蜀君主王衍的宮廷生活,畫面精心描繪了四個歌舞宮女的神貌情狀。她們亭亭玉立,身着道衣,頭戴蓮花冠,正等待君王召喚。
畫面中宮女們身材修長,體态勻稱,有着瘦削的肩膀,纖細的腰背。粉面桃腮,柳眼櫻唇,下巴尖俏。在“唐妝”仕女妝容基礎上,結合明代的審美标準,在額頭、鼻尖、下巴,以“三白法”開面,增強面部立體感,使得人物愈發優雅妩媚。
這一方法的運用,對表現宮女弱不禁風的情态,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些都展現了明代追求女性清秀娟美的審美風尚。
全畫線條如春蠶吐絲,精秀細勁,流轉自然。設色豔麗,富于變化和節奏感。畫面中間一正一背兩個宮女,近處的背向者身穿一件淡黃色長褂,與其相對者則身穿一件顔色較深的花青大褂,色彩上形成強烈的對比,産生了醒目的藝術效果。
其餘兩位的服飾,或濃或淡,或冷或暖,或呼應,或對稱,變化十分巧妙自然 。服裝上飄卷的祥雲,欲飛的仙鶴,在唐寅秀雅生動的線條和細膩的色彩下,栩栩如生。
在描繪這四位宮女時,唐寅放棄畫面背景,隻題了一首詩:
“蓮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鬥綠與争绯。”
由題詩可知,唐寅創作《孟蜀宮妓圖》旨在揭示前蜀後主王衍荒淫腐敗的生活,詩中不僅表現了他對宮女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同情,并以“借古諷今”的方式,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心境。
唐伯虎還畫過很多仕女圖,如《秋風纨扇圖》、《紅葉題詩仕女圖》、《吹箫仕女圖》等。
《秋風執扇圖》
《紅葉題詩仕女圖》
《吹箫仕女圖》
唐寅筆下的仕女,姿态優美,淡雅飄逸,對後世仕女畫的發展影響深遠。同時也顯示出畫家本人所特有的獨特個性,甚至對封建禮教叛逆的态度,而非一般借技巧取悅于世的膚淺之作。
【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南京解元等。吳縣(今蘇州)人。其繪畫擅長山水、人物、花鳥各科。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詩賦風流,才華橫溢,一生放蕩不羁,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合稱"江南四才子" 。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衆号“中外藝術鑒賞”閱讀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