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石電影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等了近2個月,終于等到“迷霧劇場”重出江湖。
8月18日,271的“迷霧劇場”播出它繼《十日遊戲》《隐秘的角落》後的第三部作品《非常目擊》。
《非常目擊》
《非常目擊》是由楊苗執導,宋洋、袁文康、尤靖茹、焦剛主演的懸疑劇。
作為接棒播出的“迷霧劇場”第三部的懸疑劇,前有高分的《隐秘的角落》打樣,觀衆對它的期待無形中拔高了不少。
再加上它又是“斷更”了近2個月才露面,更是讓人憋足了勁兒想要看。
可首日更新的2集播出之後,觀衆的回報卻并沒有想象中的好。且不說熱度不足,豆瓣短評區也不少3星、4星的評價。
有說“人物關系太亂,台詞刻意”,有說“故事剪得很碎,沒有懸疑片的感覺”。照這麼看,保守估計,開分可能隻會在8分左右。
同樣是“迷霧劇場”的力作,怎麼到《非常目擊》就不行了?
老實說,光從劇集的硬體上看,《非常目擊》的确值得我們的期待。
制作團隊是曾經出品過高品質懸疑劇《白夜追兇》的五元文化,劇本也是“迷霧劇場”裡難得的原創劇本,而且還是懸疑劇的經典套路。
主角宋洋和袁文康,都是顔值和實力兼具的中生代演員,演技絲毫不用擔心。這還是倆人繼《暴裂無聲》後的二度合作,默契問題也解決了。
不僅如此,演員陣容中還有曾出演過《紳探》的演員尤靖茹,《記憶大師》中的焦剛,《送我上青雲》的李九霄、宋甯峰,還有咱們“周隊”王泷正、杜志國特别出演。
實實在在的全員演技派陣容!
不過演技雖然線上了,但還是很影響觀感。
男主宋洋因為“衆所周知”的原因被動過的上嘴唇,讓人看得非常不舒服。而且劇中還有多次宋洋的特寫,不會動且非常薄的上嘴唇就顯得更加詭異。
其實除了山峰“隐秘的胡子”搶盡了風頭,就單純從劇作本身出發,《非常目擊》都算不上是一部懸疑精品劇。至少前兩集是。
首先,懸疑感營造不到位,且節奏拉垮,有些情節甚至莫名其妙;
《非常目擊》的開篇氛圍其實營造的很好,雨夜、紅裙、緊張的雙手,還有可以媲美《小白船》的《送别》。
畫面配合聲音一出,簡直雞皮疙瘩都要掉一地。
随後在樹林裡發現一具女屍,死者名叫秦菲。
很快因為秦菲被殺案的作案細節與二十年前的小白鴿兇殺案相似,于是市局決定并案調查。
當年和小白鴿案有關的少年山峰成長為警察回到小城,和當地刑警江流等人一同開始案件調查。
從這裡開始,主要角色就開始輪番登場了。
先是死者秦菲丈夫李銳,從他口中得知,秦菲和當年死去的小白鴿是同學。小白鴿遇害當天,他們原本是約好一塊看電影的,結果小白鴿有事先走,才發生的意外。
接着是秦菲的現閨蜜葉小禾,她既是秦菲的閨蜜,也是當年調查小白鴿案的葉警官的女兒。
在秦菲出事當天,她和她男友周宇正準備離開小城。再然後由周宇引出了周宇哥哥,和他們背後的秘密。
另一邊調查過程中,又出現了小白鴿的爸爸,還有一個一直頻繁露面的面館老闆。
第一集就在介紹主要人物裡結束,到了第二集,故事開始從人物身上展開,反轉和懸疑感直線上升。
在葉小禾的證詞下,李銳的人設被颠覆,疑點也開始冒出。與此同時,葉小禾身上的故事也開始有了慢慢被挖出來,她男友的“精神質”也讓人好奇。
但不得不說,伏筆都埋得太刻意了,失去了看懸疑劇的快感。
而且因為讓位給人物,劇中很多線索是通過說話來傳遞的。
比如李銳當晚的不在場證明,還有他的車莫名出現在其他地方,這些和案件有關的重大線索都靠人物直接說出來,少了懸疑劇應該有的真實感。
值得一說的是,第二集的結尾部分,非常出彩。
先是李銳失蹤,然後山峰發現李銳家一反常态,房間被重新布置過,還有床上詭異的婚紗,再加上街上一夜之間被貼滿恐吓傳單,氛圍一下就被吊起來了。
到了第二集的末尾,懸疑感才終于像那麼回事了。可這是一部總集數才12集的懸疑劇,懸疑感到第二集末尾才有,會不會太慢了點?
還有雖然前兩集主要是在鋪人物關系,但是有些劇情也非常奇怪,甚至有些莫名其妙。
比如山峰在遇到小白鴿爸爸那段,小白鴿的爸爸上來就對着山峰一頓責罵,質問他當年為什麼要搬走?為什麼因為謠言就不管他女兒的清白?
是,山峰是二十年前小白鴿案件的目擊者沒錯,但當時他還是十一歲的小孩,而且也隻是跟丢了小白鴿,結果所有人都說他和兇手一起殺害了被害人。
小白鴿的爸爸在二十年後再次見到他,也是一副“都是你的錯”的樣子,還說什麼你早點回來我還理你,現在才不搭理你。
是以是要當年才十一歲的小孩怎麼辦?
對了,這部分小白鴿爸爸在醫院說的話和葉小禾造謠他殺人的橋段也很邏輯不通,希望後續劇情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吧。
再有,主要角色刻畫不到位,台詞太過矯情,顯得故弄玄虛
從前兩集的角色鋪陳來看,這兩起案件牽扯的人物肯定不少。這個操作在懸疑劇裡也是很常見的,主要是為了表現人物關系複雜,進而引出案件的撲朔迷離。
但是以前兩集導演在角色刻畫上來看,還是之前說到的老問題,懸疑感不足。而且比起懸疑感,感覺導演更想走“文藝犯罪片”的路線。
前兩集出場的衆多人物裡,沒有能夠支撐起角色的細節,基本上都是靠對話來立人物。這個做法放在需要邏輯的懸疑劇裡本來就不明智,更何況劇中的台詞都太過“矯情”,顯得非常故弄玄虛。
像是第二集裡周宇和他哥哥以及和葉小禾的對話,兩個人單獨會面時的台詞都在打啞謎,圍繞走不走的問題,說了十分鐘。
“你走吧”“我不走,走不走是我的事”“鬼讨債的日子到了”“你為什麼沒走”“你自己心裡最清楚”“誰不讓你走?”
“你是不是不想走了?”“要不是認識你我早就走了”“我不是不想走,我是想幹幹淨淨的走”
這些過分抒情的對話看起來每句話偶讀意有所指,看着是在埋伏筆,細想之下又覺得索然無味。
如果說是放在《南方車站的聚會》這種犯罪電影裡或許還不錯,但是在劇裡,隻是加重了“矯情”感罷了。
就連第一集裡山峰和江流之間的對話也非常“詩意”,說出來的道理雖然對,但是表達的方式真的太刻意了,有一種主角都不說人話的感覺。
兩集下來,出場人物裡除了當地警察3人組給人的感覺是“正常人”之外,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帶點神經質,看起來太壓抑了。
而且,盡管看得出來這些出場人物身上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沒給出可查的線索,推進全靠主角之間的沖突,沖突解決方案全靠吼,看着太累人。
最後想說的就是,《非常目擊》前兩集最大的問題就是鋪墊太長,花了将近2集額時間來鋪墊,除非後續劇情非常給力,不然很容易就此丢失觀衆。
而且前兩集的剪輯也是個大問題,稀碎的剪輯導緻轉場來得太突然,葉警官和山峰初見時的突然暈倒就沒有前因後果的解釋。還有濾鏡也太重了。
其實說了這麼多,也算是“愛之深,責之切”。
《非常目擊》是“迷霧劇場”裡難得的原創劇本,在懸疑劇上,我們很少能看到優秀的原創劇本,光是這一點,就值得我們關注。
就目前兩集來看,《非常目擊》走的是經典的懸疑片套路,算不上好也稱不上差。
隻是想走經典的懸疑路線,就應該在開篇懸疑感上下點功夫,如果想靠第二集最後幾分鐘來抓住觀衆,還是太大膽了點。
是以,很遺憾,《非常目擊》的開局沒能像《隐秘的角落》那樣出挑。
但好在從第二集末尾開始有了起勢,隻要後續劇情不垮掉,可能可以來個“低開高走”?
青石電影編輯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内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娛樂,有點有料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