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的南京,潛伏的敵特人員、隐藏的盜賊竊匪、逃離戰場的散兵遊勇,以及無所事事的地痞流氓,都時刻影響着普通市民的生活。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加隐蔽的地方,正在被罪惡之手所控制……

聖心兒童院外景
1950年5月11日,在《新華日報》當編輯的柳嘉禾,忽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是“聖心兒童院”的從業人員。聽到這裡,柳嘉禾心裡咯噔一下,因為夫妻倆工作繁忙,兩歲的女兒沒人照料,是以他們就把孩子送到了這個聖心兒童院暫時寄養。忽然打來電話,難道孩子出事了?
确實出事了,電話裡說,柳嘉禾唯一的女兒柳欠欠,被開水燙傷了!柳嘉禾趕緊放下電話,帶着生病的妻子丁琪趕往聖心兒童院。到了地方之後,他們看到女兒燙傷嚴重,傷心欲絕。第二天,柳欠欠搶救無效,不幸夭折。
對聖心兒童院的訴狀
兩歲的孩子怎麼會被開水燙傷,是不是從業人員的疏忽?其實,在得知女兒燙傷的當天,柳嘉禾就意識到事情不簡單,女兒的死應該不是意外。但是,因為寄養孩子的時候,填寫了一份“申請書”并簽字畫押,其中的條款賦予了聖心兒童院很大的權力,他們不會承認自己有責任的。
柳嘉禾忍着悲痛,當天就草拟了一份控訴書,準備交給《新華日報》,控訴聖心兒童院。通過控訴書,我們也了解了更多細節:柳嘉禾的妻子丁琪也是教育工作者,兩人都很繁忙。唯一的女兒出生後,兩人更加忙碌了。于是,他們反複考慮,決定去看看聖心兒童院。
據柳嘉禾回憶,夫妻倆親自考察兒童院時,看到這裡“場地寬闊、門窗地闆潔淨,環境并不算壞”,是以才決定把孩子送過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表面來看,聖心兒童院确實很不錯。</h1>
清末外籍修女和中國人合影
這是一家外國教會開設的慈善機構,始建于30年代,主要收養被遺棄的兒童。經過多年的發展,聖心兒童院越辦越大,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不過,直到1949年11月,才增設了兒童寄養所,負責人是法籍修女華安德。柳欠欠被燙傷的時候,這裡的“寄養兒童”其實并不多,隻有十幾人,其他都是被兒童院收養的孩子。
柳嘉禾的控訴書很快登上《新華日報》,南京的其他報紙紛紛轉載,要求調查清楚事情經過,懲罰兇手。聖心兒童院,到底隐藏着怎樣的秘密?
南京市民通過報紙了解此事之後,群情激憤,強烈要求政府解救聖心兒童院的其他孩子。與此同時,柳嘉禾也向法院遞交訴狀,狀告聖心兒童院。法醫鑒定後發現,“柳欠欠确系沸水重度燙傷,引發酸中毒猝死。”
很快,市法院、衛生局、基督教女青年會、金陵女子大學、中央醫院、南京孤兒院等11家機關,包括部分兒童家屬組成的調查委員會成立,進入聖心兒童院進行調查驗證。
初步調查結果,讓人觸目驚心:從1948年1月到1950年入院的577名兒童,被領養的隻有121人,死亡372人,當時兒童院内隻剩下嬰幼兒104人,死亡率達到了65%。
6月10日,市衛生局、中央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以及鼓樓醫院,聯合對聖心兒童院的孩子進行體檢。其中包括收養的104人,以及寄養的13人,共計117人。結果顯示,這些孩子全部生病,普遍存在發育不良現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另一件事情的發生,更加激怒了南京市民。</h1>
清末外國傳教士開設的孤兒院
聖心兒童院的孩子們,到底發生了什麼?在調查組成立的第一天,一名婦女就攔住了調查組的車子,哭訴說,自己的孩子李弟弟寄養在聖心兒童院,前幾天也是突然死亡,沒有任何說法。調查組立刻讓法醫鑒定,确定死亡原因為:“生前營養不良,慢性高度饑餓狀态,終緻衰竭而死。”
通俗地說,這個可憐的孩子,是被活活餓死的。此事見報之後,南京市民憤怒至極,要求調查組能徹查聖心兒童院,讓負責人給一個說法。當調查組找到兒童院院長、愛爾蘭籍修女蘭義德,以及法籍修女華安德時,兩人一言不發,以沉默抗拒調查。調查組最初提出的解決辦法是:聖心兒童院承認自身疏忽,公開向市民道歉。第二,賠償柳欠欠、李弟弟的醫藥費、埋葬費和養育費。
實際上,調查組提出的初期建議,是希望盡快平息市民的怒氣,解決目前的問題,并沒有深挖聖心兒童院的意圖。但是,兒童院的兩個修女負責人,态度極其抗拒。一周後,負責人蘭義德才表示,除非有判決書,否則不考慮調查組的意見。另外,她還散發緻南京市民的一封信,明确說明:“我院以慈愛為本,決無害人之意,柳欠欠系肺炎緻死,與本院無關……南京市民千萬不要輕信(調查組),聖心兒童院是無辜的。”
都鬧到這種地步了,為什麼外籍修女還這麼嚣張?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外國人自進入中國傳教以來,開設了大量的慈善機構,在一定程度上确實幫助了很多窮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他們和很多達官貴人、社會名流交往密切,有很多特權,自然态度嚣張。再加上數十年的戰亂,老百姓流離失所,對外國人的慈善機構有一定的好感,這成了聖心兒童院的最大底氣。
另外,建國初社會秩序還不穩定,由于敵特犯罪分子的破壞、散播謠言,有些人對政府還不太信任,聖心兒童院就抓住這一點,企圖蠱惑市民,逃脫罪責。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調查組明白,到了這個時候,必須徹查到底!</h1>
清末教會孤兒院
首先,修女蘭義德說柳欠欠是死于肺炎,調查組立刻請南大法醫再次鑒定,根據X光片和肺葉切片分析确認,柳欠欠沒有任何肺部發炎的症狀。她的死,完全是因為燙傷後沒有及時治療,感染導緻死亡。
這個結論出來之後,聖心兒童院的負責人依然百般抵賴,不承認自己的責任。既然這樣,調查組開始對兒童院的看護人員和勤雜工進行調查,進而揭開了恐怖的真相。
兒童院的勤雜工證明,這些外籍修女對孩子疏于照顧,導緻大量的嬰幼兒死亡。更恐怖的是,孩子因為疾病或饑餓死亡後,修女就會把他們的衣服扒光,然後用報紙裹上,草繩一紮,湊兩三個之後,裝進一個紙箱裡。因為兒童死亡太多,夏天隔一兩天就要埋兩三個。冬天不會天天埋,湊上五六個之後,埋在一個坑裡,有勤雜工表示,最多的時候一次埋了七個。
還有些孩子,奄奄一息時就被看護人員用報紙包上,拿去埋了。解放前一般都是埋在外面的亂墳崗,是一個叫張王氏的勤雜工負責的。解放後他們不敢埋在外面,于是就在院子裡挖坑埋葬。調查組在聖心兒童院的蠶豆地裡,一連挖出了120多具屍骨……
讓調查組震驚的是,這些被埋的孩子,本來是用草繩捆住手腳的,但現場有些屍體草繩已經松開,這意味着孩子被埋的時候可能還活着,一直在掙紮!
這一發現對外公布之後,南京城一片嘩然。調查組把這些屍體和遺骨用小棺木裝殓起來,第二天就有大量市民前來圍觀,短短兩天時間,大約一萬五千名市民來到聖心兒童院觀看。到了21日,南京各界人士大約3萬多人前來聲讨聖心兒童院,一排排的小棺木讓很多人掉下了眼淚,大家現在才明白,自诩做慈善的修女,原來如此狠毒。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5">到了這一地步,聖心兒童院的外籍修女,依然态度強硬。</h1>
當時的報紙報道
蘭義德、華安德、白潔貞等7名外籍修女,拒絕把聖心兒童院移交政府調查管理。調查組隻好向法院遞交起訴書,把這些修女送上了法庭。此時,外籍修女白潔貞才交出了一本名冊(現收藏于南京市檔案館)。這本名冊上記錄了收養和死亡兒童的情況,是蘭義德親手填寫的。
源源不斷地收養兒童,就算很快死亡也無所謂,因為她們可以博得社會上的同情,得到大量的施舍捐助。與此同時,因為是從事慈善事業,是以和社會名流來往密切,社會地位很高。聖心兒童院的修女們,雖然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她們主動殺害兒童,但這種麻木不仁、不負責任的态度,足以證明她們是惡魔一般的人物!
1951年1月25日,南京市法院以過失殺人罪判處華安德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一年,永遠驅逐出中國國境。院長蘭義德疏忽兒童生命,緻發生多起兒童死亡,且擅發傳單,歪曲事實,判刑6個月,緩刑一年,永遠驅逐出中國國境。聖心兒童院則賠償柳嘉禾人民币200萬元(舊币),并登報向全市人民道歉……
接管聖心兒童院的夏琫瑛院長
幾個月後,一個英國通路團來南京參觀,專門提出了聖心兒童院的問題,他們不相信修女會導緻這麼多孩子死亡,更不相信中國人辦的“嬰兒院”能比外國慈善機構更好。但是,當他們親眼看到證據和照片,以及親自參觀了南京市嬰兒院之後,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也看到了現在孩子的生活,無話可說了。
其實,從清末開始的外國傳教士和修女,有一部分并非完全為“慈善”而來。随便翻一翻清末的一些筆記雜錄和地方志,就能發現很多外國傳教士包庇“教民”為非作歹的案件,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