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搖客家/Anitama 封面來源:《福星小子》
<h4>用時機、節奏、動作營造笑點,沒有玩梗和字數過多的吐槽的年代</h4>
當主要人物都盡數登場後,高橋老師的搞笑技法也日趨穩定,各種人物的黑曆史以及性格設定的原委也逐漸被披露。通常認為《福星小子》是搞笑漫畫中的最高傑作之一,但由于年代相隔久遠,日本漫畫中的搞笑技法已從最初充滿靈性的開創,逐漸穩定成為各種固定套路,昭和年代的讀者感覺到的笑點很可能會讓平成年代人麻木。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用超大的錘子砸人(雖然很難考證哪部漫畫是第一個使用),換在現在你能笑得出來麼?不僅不會笑,若是在近年的作品中出現甚至還會覺得極其過氣。
搞笑漫畫和綜藝節目中的搞笑手法具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即是一方負責引導或是抛梗,另一方做出反應或吐槽,講求的是兩方在内容和時機上的恰到好處,時機慢一拍或過早都會産生僵硬不自然的效果。而漫畫相較于動畫來說,由于讀者閱讀速度的有快有慢,在感覺時間的把控上難度較大,加上缺少BGM做氣氛引導,隻能通過減少或增加畫格間的動作節點,來創造引導方和反應方之間的互動節奏的時長感。
高橋留美子首先是善于通過人物的肢體語言來引發搞笑效果,這種技能随着時代的演進逐漸被現在的漫畫抛棄,是以如今語言式搞笑要遠遠多見于肢體式搞笑,吐槽役成了沒有就不行的存在,在漫畫中表現為語言框中大量文字的堆砌,在動畫中由于時長所限更是考驗聲優不斷提升的語速。更何況,那個年代是一個制造梗的年代,不像現在有那麼多梗可以博看懂了的死宅們會心一笑,展現的更多是對生活觀察入微的搞笑硬功力。
作為肢體式搞笑的手法之一,事實上無論在《福星小子》還是《亂馬1/2》中,錘子的使用機率是極低的,更多的是以手邊其他物品如桌子等替代,或是直接腳踩,另一種較多使用的手法是把人擊飛至高空。這兩種手法的實體方向互逆,用錘子或桌子砸代表的是制止或壓制對方目前的言論或行為,例如錯亂僧不合時宜的突然出現刷大臉便會引發衆人的此類反應技。進入八、九十年代後,錘子砸人作為一種僵化的搞笑定番被過度濫用,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城市獵人》中槙村香無時不刻從四次元菊花中掏出的噸數可變的超大型錘子了,錘子的使用時機不當或過量則很能引發尴尬症。
在昭和漫畫中無處不在的大錘砸人和擊飛至天空
而把人擊飛的構圖通常把兩方置于畫格的對角線兩端,根據反應方的情緒狀态和動機,分為開玩笑、不耐煩、不想再見到等多種情況,人物的射程也有所不同,為表達因怕惹到麻煩而把引導方徹底甩走時則會借助穿過窗戶和化為星星等極端要素。而伴随着這兩種行為的最有高橋老師個人特色的一個肢體語言細節,也是後人很少去模仿的,便是雙手伸出同時僅豎起大拇指、食指、小拇指的表示“愛”的手勢了,這個意味不明的謎之手勢在《福星小子》中初現端倪,到了《亂馬1/2》中尤其是在擊飛場面中已變得無處不在。
被砸或被擊飛時反應方常用的意味不明的“愛”之手勢
其次高橋老師善于通過畫格間的節奏引發搞笑感,最典型的例子是前一格引導方還在說話,下一格中已經被壓在錘子或桌子下,表示反應方已經把他給做掉了,中間的諸如驚訝、憤怒、抄起道具等行為完全不需要多餘的畫格贅述,甚至還能把這兩個節點并在一個畫格中來表達反應的迅速度。如下圖中便是一些典型的通過省略過程畫格來營造前後立場反差強烈的快速反應技的笑點,同時也包括了砸人和擊飛的要素。可以發現這類場面中高橋老師都很少使用速度線來增強動态感,常可以發現反應方動作的動态停滞感較強,和一般搞笑漫畫中為了強行制造搞笑氣氛,導緻反應方的行為比較激動且效果線豐富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可惜的是這種手法在《福星小子》動畫版中很難合适的表現出來,是以作為吐槽役早期代表的眼鏡兄填補了沒有漫畫版搞笑精髓的尴尬氣氛。
精簡至兩格内完成的反應技場面,不僅有反差感笑點還省去作畫量
有時也會使用故意用增加格數的方法拖慢反應節奏來制造笑點,來營造一種反應方因疑惑而陷入謎之長時間冷場的情境。例如在卷十六第一話《晩秋…そしてまつたけ!!(深秋…松茸大餐)》中,喜歡帶一些來路不明食材來做火鍋的錯亂和尚把他所謂的松茸帶到教室裡給大家吃,筆者通過這一話第一次體會到日本人對松茸和菌類食物的視如珍寶的程度,每個人都回憶起了小時候隻能吃一小片甚至隻是看别人吃松茸的怨念,而這批事實上的毒蘑菇卻意外地引發了大家的表演欲。在這裡錯亂僧并沒有像往常一樣爆炸式地突然出現引發衆人毆打,隻是暗示衆人把關注點放到他手上的松茸籃子上,為了表達由于他大臉的存在感過高而視線移不開,經過了三格後阿當才做出吐槽反應。
過于吸引視線的錯亂僧的臉和鏡頭的慢速推進
有意加快或減慢的結合,便可形成引導方和反應方的節奏反差,例如日本綜藝中非常有名的燙水浴缸的段子,引導方花費大量時間糾結并懇求别人不要把自己推入熱水,而反應方打破冗長的節奏突然把引導方推下熱水,進入熱水的藝人立場切換為反應方,需要立刻做出“好燙啊!”的反應(即便水并不是真正燙),形成了前慢後快的反應節奏。下圖中阿當在偷看龍之介約會的行動敗露後,在發表言論前趁亂偷喝掉了飲料,用了三格來表現他對喝飲料的謎之專注和鎮定,還未等他說完就立刻在一格中同時表現了拉姆、阿忍、龍之介這三個反應方的快速行為,戲劇性的前慢後快的沖突感便躍然紙上。
阿當謎之鎮定的喝完飲料後被擊飛的節奏反差
再例如下圖中阿當既想要裝酷地背對着龍之介走遠,又想要龍之介求他教變得有女人味的方法,通過完全不變的鏡頭和近景人物姿勢,僅僅是遠景中阿當的遠近變化,來暗示阿當走遠後又倒走回來的滑稽動作和糾結的心理變化過程。
希望龍之介主動求他的阿當的糾結行為
伴随節奏由慢至快反差沖突的另一個微妙的技法,便是人物動作和表情略有變化、鏡頭角度幾乎不變,僅僅通過效果線的變化,來表現人物情緒上的漸進,并随後快速切入反應行為以制造反差。例如下圖中背對鏡頭的面堂,完全看不出任何表情上的變化,卻通過了效果線展現出被阿當撫摸的面堂的心情從平靜→小驚訝(此種效果線通常用在突然出現一種新鮮人物、事物時,緊張或沉寂的氣氛被打破的場面裡)→感到惡心(同時發梢有微小翹起)的過程。
依靠效果線的變化來營造微妙氣氛變化的手法
同樣是在吃松茸事件中,下圖便是集中于一整頁裡開展了上述手法的連擊。首先是通過圍觀男生的表情和動作的僵硬,和效果線從歡悅熱鬧的氣氛轉換到等待龍之介繼續脫的鴉雀無聲的凝重氣氛,兩者間的反差感表現出了男生們想看好戲但不敢打破目前節奏的心思。突然插入臉部暴擊的藤波爸爸作為反應方,對引導方龍之介使用了踩來壓制,而衆男生作為另一反應方很快對藤波爸爸以錘砸之。反應節奏的變化為慢、快、更快,構成了一套爆笑感十足的連續反應技小單元。
龍之介、藤波爸爸、衆男生之間的連續搞笑反應技
<h4>被爹從小坑到大的苦命孩子龍之介</h4>
讓我們回到劇情中來,自從龍之介登場後,就連許久沒有露面的克拉瑪公主也在卷十五第九話《花婿、それは女!!(新郎是女人)》中前來搶親了一回,好不容易看中的好男人龍之介居然是個女的,不甘心的克拉瑪公主結果用性轉換槍誤把阿當給變成了女性。僅僅是長出了胸部而其他完全沒有變化的阿當結結實實地惡心到了所有人,最終阿當被搶走性轉槍想用在龍之介身上的藤波爸爸射了一槍變回了男身。
在不同話數中,時不時出現一些龍之介童年時代被爸爸騙的經曆,不禁讓人同情這位沒見過世面的單純女孩子的凄苦成長過程。小時候龍之介曾撞見過偷吃松茸的爸爸,但被爸爸騙說這是一種可怕的蘑菇,而所謂的把蘑菇打敗了就是自個兒把松茸給吃了,以緻于如今面對美味的松茸時才發覺被爸爸騙了十幾年。在卷十六第六話《クリスマスツリーわいわいパーティー!!(聖誕樹之宴)》中,龍之介又回想起童年過聖誕節時,爸爸一邊偷吃蛋糕一邊說不知道蛋糕是什麼的經曆,實在是相當不幸。
龍之介從小被爹坑的痛苦回憶
<h4>消防員媽媽的孩子是個放火魔,豈有此理!</h4>
在卷十六第三話《母子斷絶火事模様!!=その1=(母子撲滅火災經過!!之一)》中,随着身為宇宙消防員的小天媽媽的突然而來,小天遠離家鄉的深層次原因被揭示了出來。但事實上小天媽媽對小天平時愛随意噴火的習慣并不知情,由于從小媽媽就喜歡在枕邊給小天講她是如何用火刑來處置抓到的放火魔,是以小天一直存在深深的恐懼,生怕有一天行為敗露就不能成為媽媽的乖孩子。但其實母子倆的思考回路的波段并不在一道上,小天媽媽是一個見到火災就興奮的工作狂,無時不刻地希望能有一場“更像樣的火災”能讓她大幹一場。但最後這層隔閡随着一場阿當參與的火災鬧劇的結束而依然沒有被捅破。
小天懼怕母親的心理陰影起源
雖然小天母子之間并沒有太多戲份,但這種因一場未解的誤會而引發母子間的長期你追我逃局面的劇情,在《亂馬1/2》中也得到了繼承,為了不讓亂馬的母親知道變男變女的體質,而被迫切換着亂馬和亂子的身份來欺騙母親。另外響良牙向小茜掩蓋自己是小P豬身份、九能帶刀對于實為仇敵亂馬的辮子姑娘的執着,這些不同CP間的長期糾纏也如出一轍。為了掩蓋謊言而産生的人物間的拉鋸戰,也是高橋老師用來拖劇情的一大法寶。
(待續)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機關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網誌:@AnimeTamashii
微信公衆号:Anitama0815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1371bb9c73963840?utm_source=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