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原大捷—中國軍隊首次主動出擊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引語:

今天内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下轄的一個縣叫五原。

熱河、察哈爾、綏遠、甯夏屬民國時期的塞北四省。五原當時屬綏遠省。

綏遠是抗日戰争時期,中國大西北的後方,一旦失陷,日軍将會從大西北直插陝北,進軍四川。

駐紮在綏遠一帶的中國軍隊是綏遠省政府主席、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的王牌軍——第35軍。

第35軍是傅作義的起家部隊,傅作文本人兼第35軍軍長。

五原大捷—中國軍隊首次主動出擊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傅作義将軍

第35軍下轄董其武的第101師、孫蘭峰的新編第31師、袁慶榮的新編第32師以及獨立炮兵第25團。共計3萬餘人。還有一支中央軍系統騎兵第7師。

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美國明确反對日本的“東亞新秩序”政策。

在這種背景下,蔣介石決定開展一次大規模的反攻:

其一是振奮全國軍民抗戰的信心;

其二是傳遞給美國一個資訊:中國軍民是不會向日本投降的,争取美國的貸款和軍事援助。

1939年11月,重慶軍令部作戰廳下達“冬季攻勢”指令。

北起内蒙古、綏遠,南至兩廣,中國軍隊同時出動71個師,在各個戰區内向日軍發起進攻。

冬季攻勢”的作用不在于殲滅多少日軍,而在于用行動告訴日本侵略者:中國軍隊有力量、有信心同日軍作戰到底。

在中國軍隊發起的“冬季攻勢”中,傅作義準備攻擊日軍重兵布防的標頭。

五原大捷—中國軍隊首次主動出擊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綏遠抗戰示意圖

標頭駐紮着日軍小島吉藏為部隊長的騎兵集團。有兩個旅團的兵力,一共四個聯隊。

日軍在標頭附近駐紮着兩個聯隊:固陽的第13聯隊和在安北的第14聯隊。

因為中國軍隊發起了“冬季攻勢。”,另外兩個聯隊被調往河南。

標頭城日軍重兵防守、碉堡林立。如果強攻勢必造成較大的傷亡。傅作義決定采取他慣用的“調虎離山”“黑虎掏心”“圍城打援”三招。

1939年12月20日,標頭城裡突然響起一陣激烈的槍聲。

一支中國便衣隊,趁機攻入標頭城,直撲小島騎兵集團的司令部。

這就是傅作義将軍的第一招:調虎離山。

主攻標頭的第35軍攻擊部隊的三萬多步騎兵,穿越茫茫草原和戈壁,悄悄向標頭進發,開始了一次艱難的長途奔襲。

在兵力部署上,孫蘭峰新編第31師為攻城主力,直接進攻標頭;袁慶榮新編第32師擔負打援任務;董其武第101師進入標頭西北,掃清昆都侖河到標頭沿線各據點的日僞軍,同時擔負總預備隊,随時支援孫蘭峰的攻城部隊。

五原大捷—中國軍隊首次主動出擊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日軍駐守的標頭城

第31師第93團團長安春山帶向一支便衣隊,從西門攻入標頭城,安春山團長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他對身後的士兵喊到:“標頭城裡的日軍,一個也别給老子放過!”

標頭西門駐紮的日軍一個中隊被安春山的部隊全部消滅了。

各路部隊也紛紛從各個城門攻入標頭城。

張家口駐蒙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聞訊,立刻派出兩個步兵大隊增援標頭。

從固陽方向回援的騎兵第13聯隊已出動;從安北方向趕來的騎兵第14聯隊也已上路。

這兩支日軍剛走了一半的路程,就被袁慶榮新編第32師和董其武第101師給包圍了。

日軍騎兵聯隊長小林一男大佐,被中國軍隊擊斃。兩支回援的日軍騎兵聯隊。被中國軍隊打得傷亡慘重,狼狽逃竄。

這就是傅作義的“圍城打援”。

各路日軍援軍紛紛趕到。

五原大捷—中國軍隊首次主動出擊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日軍援軍紛紛趕到

傅作義的“黑虎掏心”,消滅標頭城的日軍司令部,已經來不及實施了。

傅作義下令:撤出標頭地區,向西面的根據地五原轉移。

狂妄的日軍吃虧了,被中國軍隊侮辱了。

日軍決心要複仇。

1940年1月28日,日軍步兵第26師團,在師團長黑田帶領下分乘多輛卡車,發起了五原之戰。

傅作義和他的部隊早就離開了五原,轉戰在茫茫的戈壁灘上。

第26師團占領了空城五原。

日軍在五原城,留下了一批日本特務、一支僞蒙軍和一支雜牌軍。

日軍主力撤離了五原城。

1940年3月20日午夜,傅作義指揮部隊反攻五原的戰鬥開始了。

五原大捷—中國軍隊首次主動出擊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中國騎兵奔赴戰場

五原分新舊城,守軍有一萬多人。在舊城,是蒙僞軍的兩個師;在新城,是漢奸雜牌部隊的兩個師以及日本特務機關、警察部隊。

在35軍急風暴雨般的攻擊下,防守五原城的日僞軍四散逃命,被日軍攻克的五原城,重新回到中國軍隊的手裡。

五原大捷—中國軍隊首次主動出擊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中國軍隊收複五原

這是抗戰史上,中國軍隊第一次收複被日軍占領的淪陷區。

岡部直三郎立刻指令日軍出動增援部隊,援救五原城。

當日軍的增援部隊行進到五原東北的烏加河時,發現橋梁已被中國軍隊炸毀。 炸橋的是董其武的101師郭景雲第302團。

日軍增援部隊乘坐三百多輛卡車趕來了。在烏加河北岸下車後,日軍工兵在火力掩護下冒死前沖,想修複橋梁。郭景雲團火力太猛。

打到天黑後,日軍傷亡四百多人,仍沒把橋修好。

修橋不成,日軍開始在密集的槍炮掩護下,用橡皮船強渡,又被中國軍隊打死打傷二百多人。

五原大捷—中國軍隊首次主動出擊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烏加河上的激戰

郭景雲的302團,在河對岸占據有利地形,工事和火力點的布置層次分明,再加上多線縱深配置,與日軍血戰一天。

中國軍隊傷亡100餘人,而日軍則傷亡700餘人。

這是自抗戰以來中日軍隊傷亡比例第一次倒置過來了。

日軍的增援部隊還在不斷地趕來。

擔任阻擊的郭景雲團的壓力越來越大。

這時,101師的董其武親率第301團和第303團馳援烏加河,分别在郭景雲團的東西兩向延伸防線。

五原大捷—中國軍隊首次主動出擊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中日兩國軍隊大戰烏加河

中日兩軍隔着烏加河互相射擊、互相炮擊。

日軍的飛機來了。一陣狂轟濫炸後,董其武師長手下的三個團長全部身受重傷。

五原大捷—中國軍隊首次主動出擊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日軍飛機狂轟濫炸

日軍的增援部隊費盡心機就是過不了烏加河。隻能眼巴巴的看着五原城的守軍被傅作義的部隊全部吃掉 。

傅作義的部隊在圍殲了五原的日本特務機關和警察部隊後,指令攻城士兵撤出來,當日軍增援部隊沖進五原時,面對的隻是一個屍體累累的空城。

惱羞成怒的日軍駐蒙司令官岡部直三郎下令:日軍的增援部隊全部回撤。

傅作義下令炸毀烏加河大堤,河水洶湧北灌,淹沒了五原到標頭的公路。

日軍在水澤中狼狽退去,一部中國軍在後面追擊,另一部中國軍重新占領五原。

在以後的幾年裡,日軍再也沒敢西進。

◆結語:

五原保住了,西北的大後方穩定了。

五原大捷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從日軍手裡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失地。

五原大捷。沉重的打擊了日軍的嚣張氣焰,大大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日的鬥志和信心。

本文圖檔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必删。

參考資料:《抗日戰争》、《抗日戰争的細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