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決定要和丈夫離婚,她提出了離婚理由就兩個字,心累。劉女士和楊先生是自由戀愛,13年的婚姻生活,雙方從親密無間的戀人變成了無法溝通的陌生人。因為孩子問題,他們常常發生争吵。然而妻子提出離婚,楊先生想不通,也想不明白。談到婚姻生活中的壓抑,劉女士淚眼連連。

楊先生覺得最主要的沖突在于小孩子要讀書,而夫妻二人又分居各地,出于部分原因導緻孩子無法上高中。這時候楊先生便提議将孩子轉去老家讀書,可妻子卻有意見了,在她看來,老家沒人帶孩子,而孩子也正好處于叛逆期,不适合将孩子送回老家。而丈夫竟說出讓老師帶孩子,這讓劉女士覺得丈夫有點不切合實際去思考問題。而每次劉女士想要溝通時,二人必會争吵,更是促進了之後離婚事件的發生。
對于自己的丈夫楊先生,劉女士覺得就隻是一個影子丈夫。不僅在孩子升學問題上沒有幫助,就連兩個孩子的日常開銷都是由自己一個人扛下。雖然丈夫平時有寄錢過來,可最後都被拿走花掉了。那年楊先生建了一套房子,經濟上變得不再寬裕。可面對這樣的情況,楊先生竟然舉債建了一套房子,這無疑更是加重了一家人的經濟負擔。在劉女士看來,丈夫隻顧自己的生活,從來就沒考慮過她們娘仨該怎麼過日子。
看着自己帶着兩個孩子,丈夫不僅不分擔,反而還覺得挺理所當然。而讓劉女士萬萬沒想到是,當自己每次解決好了一件事後,竟然也會引發楊先生的不滿。那個時候,女兒差不多要上幼稚園了,那邊就老追着要戶口。而丈夫一直沒有行動,于是妻子便決定把女兒上到了自己娘家的戶口上,父母掏了一萬多塊錢去辦理,可要想上戶口必須改姓,于是女兒便改為和劉女士姓。戶口辦下來後,過年回家,丈夫和自己大吵,非說劉女士和她父母聯合起來騙了他,在他看來,妻子早有預謀,想讓女兒跟他姓。對于楊先生的不滿,劉女士倍感委屈,她父母出錢又出力,把女兒的戶口問題解決了,不但沒有得到丈夫的感謝,竟然還引發了他的不滿。
三年前,分居兩地的劉女士實在是受不了,每次打電話都要吵,于是她向丈夫提出了離婚。一次劉女士給孩子買了點零食吃,丈夫給藏了起來,孩子不高興便和劉女士抱怨起來,而為了這件事,夫妻二人再次吵了一架。丈夫對孩子教育太過嚴厲,對自己也充滿了怨責,于是妻子實在是受不了了,過往自己所受的所有委屈在這一刻全部都爆發了出來,她對丈夫說道:算了吧,咱也不吵,沒勁,咱們去離婚。
本以為兩個人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時隔一年之後,劉女士竟主動提出要複婚。原來劉女士考慮到兩個孩子的感受,是以才向楊先生提出了複婚。而楊先生也考慮到了孩子,便答應了劉女士的請求。可在之後,楊先生的表現再次讓妻子很失望,很多時候,丈夫都不會考慮到孩子,這讓劉女士十分失望。
觀察員快人快語,指出夫妻二人雖然複婚,但是彼此的感情卻沒有回來,而隻是出于對孩子的考慮。觀察員告訴夫妻二人,感情才是婚姻的基礎。對于劉女士,希望她不再隻是逃避,而是學會去幫助并不完美的丈夫,學會真誠地,坦誠地和盤托出。對于楊先生而言,生活太過于僵化、刻闆,本身就是分居兩地,要做的是拉近彼此心的距離,而不是推遠。
劉女士答應再給彼此一次機會。經曆了分分合合之後,很明顯他們還有更長的一段路要走。現實生活中,很多客觀的因素造成了夫妻兩地分居。對于兩地分居的夫妻來說,往往需要面對更多的現實問題。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就是其中之一。隻有夫妻之間加強情感交流,互相包容和了解,才能克服地域上的距離。而心的距離近了,夫妻感情才能日久彌堅,婚姻才能經受住生活的考驗,駛向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