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再度來臨,打亂了我們原有的生活。面對學生和家長,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學習和親子關系兩個問題。大家是否也有同樣的困惑呢?平安甘肅心理危機幹預與研究中心心理治療師王韬為您解答。
問題一:父母很看重我的成績。在家上課對我是一個挑戰,父母盯得很緊,我特别緊張,該怎麼調節心态?
答:非常了解你的心情。下面幾個方法也許可以幫助你。第一、通過錯題分析、重溫知識點等方式,提升對學習的可控感。第二、設定一個個小目标,做切實的努力,達到目标時及時給自己鼓勵或獎勵。第三、建立踏實感來消除緊張。比如上網課時,雙腳堅定地踩在地面;做作業前,把桌子收拾整潔;寫下自己的學習計劃,做完一條劃掉一條 …… 第四、跟同學、老師交流,努力探索上網課、在家學習的 " 别樣風景 " 和 " 意外收獲 "。第五、和父母多溝通,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問題二:孩子無法安靜地坐在一個地方,聽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開小差,隻有玩玩具和電子遊戲才能安靜,他是不是有心理問題?
答:根據孩子的表現,應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如果是新出現的情況:回憶一下孩子首次出現問題的時間,之前發生過什麼?之後産生怎樣的影響?加深對孩子的了解,找到改變的鑰匙。
如果一直都這樣:根據孩子的年齡、個性和同齡孩子的差異等,了解他們的行為是否偏離了心理發展階段。如果符合同齡人心理表現,可能家長需要調節自己的焦慮,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如果孩子的表現偏離了其心理發展階段,那就需要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采用個性化的治療幹預。
問題三:孩子在家作息不規律,該如何幫助孩子重建立立好習慣?
答:第一、與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生活作息表,合理安排作業和活動時間。第二、增加計時性活動,例如計時速算和拼圖等,讓孩子在限定時間内,有緊迫感。第三、營造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的環境。比如,讓孩子在做作業時,把桌子收拾幹淨,無關之物放置妥當。第四、對孩子的要求要符合其年齡和身心發展的規律。第五、獎懲結合。當孩子表現出色時,要及時表揚,調動積極性,建立良性循環;若孩子表現磨蹭,不要過多提醒,讓孩子體驗磨蹭帶來的不良後果。第六、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良好習慣做孩子的榜樣。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芳
編輯丨孫悅
責任編輯丨張亞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來源:ZAKER日報蘭州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