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北京舉行首映式,導演範元,編劇高滿堂,主演郭曉東、丁柳元以及在片中扮演焦裕祿六個孩子的小演員們一起出席。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也來到現場,她深情地回憶,由于工作忙,父親從來沒有跟全家拍過一張大合照,“這次在電影中,終于有了一張全家福,圓了我們全家的一個夢。”
影片根據焦裕祿二女兒、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名譽院長焦守雲的口述改編而成,她還擔任了電影的總監制。《我的父親焦裕祿》自2020年10月15日開機以來,攝制組輾轉淄博、洛陽、蘭考、銀川、阿拉善等地拍攝,作品全面回顧了焦裕祿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
據悉,《我的父親焦裕祿》将于8月6日全國公映。
現場
用焦裕祿精神來拍這部戲

焦守雲和高滿堂在首映式上
“我是一名劇作家,是容易控制住自己感情的,但今天,我卻熱淚盈眶,多少年沒有為一部電影這樣感動了。”編劇高滿堂激動地回憶,1964年焦裕祿同志病逝的時候,他才9歲,“我很熱愛焦書記,萬萬沒想到,我有機會來當這部影片的編劇。我很感慨,焦裕祿的精神為什麼在時間的長河中有如此穿透力,還繼續感動着現在的觀衆?答案就是:他是一個好人。我們時代需要好人,我們時代需要這樣的人。”他說,焦裕祿精神對自己是一個鞭策,激勵他做一個好人,寫更好的作品。
導演範元表示,由于1990年李雪健老師主演的電影《焦裕祿》太經典,接到這個任務時,自己壓力特别大,“感謝二姐焦守雲給我們講述了很多焦裕祿同志生前的故事和細節。”他透露,為了體驗生活,在片中扮演焦裕祿的郭曉東提前5個月就開始體驗生活,并開始減肥。焦裕祿在片中去世前的戲,是最早拍攝的,“郭曉東老師為了找到狀态,天天不睡覺,熬着自己,就是為了找焦裕祿生命最後那段時間的狀态。為了找筋疲力盡的感覺,他要做兩百個俯卧撐,正是有了這些優秀的創作夥伴,才有了今天這部優秀的影片。”
“我從來沒有這樣激動過,這是我流淚最多的一個戲。”主演郭曉東激動地說,拍攝時劇組的口号是:用焦裕祿的精神來拍《我的父親焦裕祿》,大家非常投入和忘我。“所有的辛苦都不值得一談,這是一個演員應該做的。我很幸運有這樣一個機會來飾演我的精神偶像焦裕祿。”
在片中扮演焦裕祿妻子徐俊雅的丁柳元說,這是一部大家豁出命去拍的戲,是一次難忘的創作經曆,“能觸及到這樣優秀的靈魂,真的是三生有幸。”
59歲的張繼焦也趕到了現場,他深情地回憶,1963年春天的時候,還不滿周歲的他得了重病,家裡太窮,父親準備把他扔掉的時候,被下鄉檢視災情的焦裕祿看到,派人趕緊送到縣醫院,最終救治了過來,“是他老人家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每次看都大哭,太感動了。”
(原标題:《我的父親焦裕祿》北京首映)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王金躍
流程編輯:u01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